第508章 大明危局前傳508(1 / 2)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第五百零八節 烽煙再起

大明永樂十九年(公元1421年)十月,大明邊境重鎮興和。

此時的大同總兵都督王祥早已接到了韃靼軍已經蠢蠢欲動的線報,傳達命令讓各邊境衛所加強防務,同時傳令讓邊境百姓內遷,只可惜,已經平安了八年的百姓哪裡捨得下好不容易積攢下的田產和家業,自是應著寥寥無幾。

韃靼太師在得到瓦剌和兀良哈兩部願意前來會師的確切回應後,立刻便聚集了五萬韃靼軍揮師南下,為了不引起明軍警覺,阿魯臺將部屬分成五路向著興和進,約定在興和城外匯集後動進攻。

因為興和曾經是元朝的中都,北元離開大都退守草原後還曾經一度以興和為臨時都城,所以奪取興和對於草原人來說是有著特殊意義的,這也就是為什麼想要統一大草原的阿魯臺先選擇了佔領興和。

五萬韃靼軍集結於興和城外之時,興和城內的五千守軍也早就嚴陣以待,初冬的邊城已經有些寒冷,而守城的軍士們在八年的平安無事之後,早些年常年作戰的老兵已經只剩一半都不到,而另一多半都是些從未上過戰場計程車兵。

看著城外的敵人越來越多,這些沒有真正參加過戰鬥計程車兵心理也在逐漸生著變化,興和城不大,也沒有大同那樣堅固的城防,敵人又人數眾多的氣勢洶洶而來,這些士兵的心裡都在想著這一仗該怎麼打?這小城又怎麼守得住?

躊躇滿志的韃靼太師阿魯臺仔細的看著遠處的興和城,心裡也是感慨萬千,這麼多年過去了,也終於輪到他阿魯臺主導一次大草原的對明作戰了,這將是他統一大草原的第一步,也將是他這個色目人後裔成為草原之主的重要一步。

想到這裡,老狐狸阿魯臺的眼中燃起了熾熱的火焰,將手高高抬起又重重劈下,看到這個手勢後,悠長的號角聲不斷響起,三聲號角後,韃靼軍對興和城動了進攻,太平了八年的大明邊境也即將要被鮮血染紅。

得到重鎮興和被韃靼軍圍攻的訊息,都督王祥立刻率兵兩萬前往救援,只可惜,太久沒有用兵的王祥大概也忘了他的對手阿魯臺是這大草原裡最狡猾的老狐狸,就在王祥率軍開赴興和的途中遭遇了韃靼軍的埋伏。

狡猾的阿魯臺只留下一萬人繼續猛攻興和城,卻將四萬韃靼軍埋伏在了王祥的必經之路上,這是一場異常慘烈的伏擊戰,王祥率領兩萬明軍奮力作戰,這場混戰一直打了三天三夜,兩萬明軍最終被消耗殆盡,全軍覆沒。

援軍的消亡讓本就岌岌可危的興和城軍心潰散,又堅守了一天也終於淪陷,這一戰,阿魯臺用戰死近兩萬韃靼軍的戰損攻下了興和城全殲了兩萬明軍,也再次將韃靼的旗幟插上了興和城頭。

阿魯臺立刻派出使者騎上最快的馬奔赴瓦剌和兀良哈,因為按照約定,只要阿魯臺真的攻下興和城,瓦剌和兀良哈就要派兵來會師了。當然,阿魯臺的使者也再次前往了科爾沁、鄂爾多斯和居延海,最起碼也要將勝利的訊息傳出去,讓所有人都知道他阿魯臺的功績。

~~~~~~~~~~~~~~~~~

邊關的緊急軍報在一片落葉蕭蕭中也快馬加鞭的送到了北京城,面對如此慘敗,老皇帝的憤怒是可想而知的,更何況面對興和城淪陷這樣的局面,原本想在遷都後安穩兩年再用兵的計劃也不得不提前了。

可大軍出征可不是一句話的事,這牽涉到整個大明的方方面面,老皇帝的心思朝臣們都明白,可該說的話朝臣們也不得不說,所以一天之內,各部的奏章便如雪片般的湧入內閣繼而又被內閣挑選出最有用的送到了老皇帝面前。

皇城乾清宮御書房中,老皇帝翻看著滿桌的奏報,面上卻看不出任何的表情,良久才將手中的奏章重重一放,身子向後一仰說道“朕這八年的休養生息看來收效並不大啊,這連年的災害可一點都不比打仗消耗的少!”

海壽在一旁連忙安慰道“陛下無需如此憂心,我大明如今已是國富民強,量他阿魯臺也猖狂不了多久,只要陛下大軍一到那廝定是望風而逃。”老皇帝微微一笑道“不愧是跟了朕幾十年的老夥計,倒是知道朕心裡想什麼的。”

海壽諂媚的說道“那是,陛下一直都在等待御駕親征的時機,奴婢如果連這個都不知道那就真是白活了。”老皇帝微微搖頭道“可這一次用兵不同以往,這戰端一開就再無休止,朕很怕來不及啊!”

海壽立時驚惶的說道“陛下龍體正盛,何出此言啊!”老皇帝微微搖頭道“你又不是不知道朕今年夏季剛剛大病了一場,明顯感覺身體大不如前,更何況朕也是年過六十的人了,不得不服老啊!”

海壽剛要勸慰,老皇帝又擺擺手道“你那些恭維的假話就不用說了,還是給朕說說這北京城裡的反應吧。”海壽聞言立刻正色道“回稟陛下,這一次朝臣和公侯們似乎都沒有太大的異議。”

老皇帝點點頭道“嗯,若是面對如此慘敗他們都還要勸朕忍耐那就不配做我大明的臣子了!那朕的那兩個兒子呢?可有什麼動靜?”海壽欠身答道“今日太子殿下見了楊閣老,漢王殿下倒是沒有什麼動靜。”

老皇帝嘿嘿冷笑道“朕的兒子朕最清楚不過了,老大可不是這麼甘心受制的,只見他的老師才正是說明了他心中有所想,至於老二嘛,那小子既然已經到了他身邊,那朕就要看看他們到底有幾斤幾兩了。”

海壽連忙諂媚的說道“奴婢明白,其實一切都在陛下掌中,陛下不過就是想看看他們的表現罷了。”老皇帝不置可否的笑笑道“朝臣那邊如何?”海壽斟酌的回道“夏尚書和吳尚書似乎頗有微詞,說是國庫錢糧艱難。”

老皇帝點點頭道“這是事實,他們幾句牢騷也說得過去,只要在大朝會上不要胡亂說話就好。”海壽連忙回道“應該不會吧,這麼多明軍將士喪生,如果他們還敢阻止陛下北伐怕是要被公侯武將們撕了的。”

老皇帝點點頭道“只要戰端一開,朕就要將北疆之患至少解決一半,這可不是一次北征就能解決的,這些書呆子只知道錢糧吃緊,如何會明白朕的心思,又如何會明白外患不除家中難安的道理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