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再陷困局(1 / 2)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大明危局前傳第五百九十三節 再陷困局

大明永樂二十二年的正月下旬,最讓人安心的事大概就是老皇帝朱棣的身體逐漸康復,再處理了一些緊急政務又分別召見了內閣大臣和其它各部大員之後,老皇帝才下詔於二月初一舉行大朝會。

大朝會就意味著有軍國大事要商議,而如今所有人心裡都明白,現在最大的事肯定就是正月初七韃靼再次寇邊並殺害我大明邊境軍民的事了,老皇帝前腳才走,阿魯臺這隻躲進大漠深處的大老鼠便又跑出來咬人,這讓老皇帝如何能忍?

正月二十七日,京師依然大雪紛飛,正在翻看情報文書的蒙禹卻忽然眉頭緊皺,再將幾份文書又仔細看了一遍之後,不由得低頭沉吟了起來,良久,才長嘆一聲喊道“來人,去請於大人隨我出門一趟。”

馬車上,看著一向沉穩的蒙禹滿面愁容,于謙有些擔憂的問道“事情真如此棘手麼?”蒙禹微微頷道“是,上元節時讓殿下去禮部藉著為陣亡將士祭祀之事試探了一番,原本只是想看看有沒有讓殿下爭取隨軍北伐的機會,沒想到,卻讓東宮那幫老狐狸下了狠心!”

于謙更加不解的問道“他們真敢拼著身家性命阻止殿下隨軍?”蒙禹再度點頭道“自古以來,怕是沒有比咱大明朝骨頭更硬的官員了,只要能留得身前身後名,就沒有他們不敢的,當初方孝孺景清他們連夷十族都不怕,現在這幾位老大人又如何會在乎什麼身家性命。”

于謙仔細想了想,若有所思的問道“蒙先生是想提醒方尚書莫要跟他們硬拼?”蒙禹欣慰的笑笑道“是,如今殿下的心腹裡就屬方尚書職權最高,況且只有兵部牢牢掌握在方尚書手裡,京師大營才是殿下的後盾,否則......”

蒙禹沒有說下去,但于謙早已經明白了,此時六部裡只有兵部尚書是支援漢王殿下的,其它五部尚書全是東宮一黨,這也是因為明朝初立,沒有什麼大世家門閥,官員就多以家鄉和科考聯誼,這個可是刻在骨子裡的無形盟約,除非皇位易主,否則絕不是使點什麼手段就能徹底瓦解的。

此時的方府裡,剛剛安頓好上次北伐的後續事宜回到京師的柳升正在和兵部尚書方賓對坐敘談,忽然聽得門禁來通傳王府審理于謙和參謀蒙禹求見,柳升倒是面上一喜,可方賓卻是眉頭緊皺沒好氣的喝問道“這酸秀才來找我作甚?!”

柳升一聽方賓出言不善,連忙勸解道“方尚書可不要輕視了這傢伙啊,他此時忽然到訪,必然是有重要的事要和方尚書商議的。”方賓依然擺手道“他也就是能矇騙一下漢王殿下這樣心性爽直的人,想讓我這兵部尚書也聽他指使,絕無可能!”

柳升還想再勸,方賓早已不耐煩的皺眉道“我知道你與這傢伙淵源頗深,可這樣一個玩弄陰謀詭計的人休想在老夫面前頤指氣使,之前不與他計較是礙於漢王殿下在場,如今既然到了我的府邸,那就無需再顧忌什麼了,你若再勸,那今後也就不要登我的門了。”

面對自己父親一輩的方賓,柳升也只有無奈的笑笑道“那晚輩就不說什麼了,且等方尚書去見了他再說。”誰料方賓卻依然還是端坐不動的拿起茶盞抿了一口才悠悠說道“急什麼,他一個沒有官身的酸秀才要見老夫多等上一等又如何?”

柳升也是哭笑不得卻又不敢多言,生生又坐了一個時辰,方賓才放他告辭離開。這也讓心思活絡的柳升心裡開始有了其他的想法,只是眼下這個想法還只是一個種子,可隨著接下來事態的展,柳升心裡的這顆種子立刻就會快的生根芽成長起來。

蒙禹就在偏廳中足足等候了一個時辰,于謙也從一開始的正襟危坐到憤憤不平,最後更是氣憤的起身一邊來回踱步一邊抱怨道“這方賓也太過分了,讓我們在偏廳等候也就罷了,居然還讓我們等了這麼長的時間,完全沒有把我們放在眼裡!”

蒙禹笑笑道“於大人消消氣吧,你這是被我連累了,若是於大人單獨前來,方尚書一定早就把你迎入正廳奉茶了。”于謙更是氣憤的說道“我知道啊,也正因如此我才如此氣憤的,他憑什麼如此輕慢先生?就憑他尚書的身份?”

蒙禹依然平靜的回道“無妨,方尚書是我們的長輩,又身居要職,我這做晚輩的多等一等也沒什麼,你回去後也不要與人提起,特別是漢王殿下那裡,更是一個字都不要多說。”于謙不由頓腳道“先生就是這般替人著想,也不知道有沒有人替先生想想的,先生才是最難的那個啊!”

終於,方賓踱著步慢慢前來了,蒙禹和于謙連忙躬身見禮,而方賓則是看了看蒙禹又對於謙說道“想必今日是蒙先生要見我吧,那就勞煩於大人先到書房稍等片刻,老夫與蒙先生單獨說說話。”

說罷也不待于謙說話便做了個請的手勢,蒙禹也微笑的衝于謙點點頭,于謙無奈也只有隨家丁去往不遠處的書房中等待。可於謙哪裡還坐得住,又哪裡靜得下來,只能不時的探頭去看偏廳裡的動靜。

終於,一刻之後,就見蒙禹走出了偏廳,到了門口,卻又回身施禮說了兩句話,于謙聽不清說的什麼,但見蒙禹出來了也連忙走出去匯合,蒙禹下了臺階碰見於謙,只是淡淡了說了一句出去再說便不再言語。

待得上了馬車,于謙才焦急的小聲問道“先生與方尚書談的如何?”蒙禹苦笑搖頭道“該說的我都說了,希望方尚書能聽進去吧。”于謙忽然驚覺不對,立刻蹙眉問道“那老傢伙是不是羞辱先生了?!”

蒙禹看看于謙欣慰的笑笑道“老大人心中有氣,說話自然不好聽,這也確實怪我,身為謀士卻讓殿下陷入了而今這種被動的局面,我也的確是該罵的。”于謙憤怒的低吼道“他們懂什麼,要不是殿下顧及什麼家國天下做出了取捨,哪會讓先生如此為難的!!!”

蒙禹依然是淡然說道“罷了罷了,那些義士們連身家性命和名聲都可以捨棄,殿下連大好局面都可以不要,我受這一點氣又算得什麼?”于謙還是憤憤的說道“可這對於先生真是不公啊,太不公了!我這心裡憋的難受!”

蒙禹這次是真的笑了,自內心的笑了,彷彿又看見了木雪公主臨別贈刀時的情形,都是一樣的自肺腑,都是一樣的真心實意,更何況,于謙還多了一份赤誠,多了一份亦師亦友如父如子的情意,蒙禹忽然有些恍惚,不由得想象著,如果那一年他帶著月如一起去拜祭宋老侯爺,那或許他們的孩子也該十多歲了吧。

~~~~~~~~~~~~~~~~~~~~~~~~~~~~~~~~~~~~

二月初一,大朝會,所有在京的官員和將軍們都去參加了,唯獨被老皇帝禁足的太子和漢王沒有去,這大概也是這場大朝會最大的變數所在,而漢王和于謙此時都聚集在蒙禹的小院裡,焦急的等待著大朝會的結果。

終於,只聽得急促的腳步聲響起,可這急促的腳步聲立刻就讓三人的心猛的一沉,因為報喜的腳步聲絕不是這樣沉重而雜亂的,果然,王府長史進門的第一句話便是“殿下,大事不好了,方尚書被陛下拘押問罪了!”

“什麼?!!!!”漢王聞言猛然抬頭,驚愕的問道“怎麼回事?就算父皇不同意我隨軍也不至於將方尚書下獄啊,到底出了何事?”于謙卻搶先一步問道“同時下獄的還有誰?”漢王聞言又是一怔,長史也略微愕然後回道“還有戶部尚書夏元吉和大理寺丞鄒師顏,工部尚書吳中押往長陵,戴枷監工!”

漢王聞言再次倒吸一口冷氣,繼而憤怒的吼道“東宮那幫老傢伙真是瘋了,居然要和本王玩魚死網破同歸於盡的把戲,用三個大員來換本王這邊的一個兵部尚書,到也真的是捨得下本錢的,我那一向寬仁體恤的大哥這次終於是露出本性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