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柳升的抉擇

小說:大明危局 作者:老文說

大明危局前傳第六百零七節 柳升的抉擇

大明永樂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開平城,被大雨困了十來日的明軍再度開拔。

就在祭奠儀式之後,一陣大風颳走了多日積壓的烏雲,暖暖的太陽重新照在了大地之上。這位老皇帝和大風是有著特殊緣份的,從鎮守燕雲邊境到起兵靖難,奇怪的大風已經幫助了他好幾次,甚至可以說救過他的命。只是這場祭奠之後的大風大概也是最後一次幫助老皇帝了吧!

曬了兩日的太陽之後,道路已經基本可以行走了,所以老皇帝下詔開拔。這次的行進方向正是阿魯臺逃亡的答蘭納木兒河上游地區。這一路行來,又看到了許多大雨沖刷出來的白骨,老皇帝又命柳升沿路收葬。眾人無不驚奇的現,似乎從駐紮開平城開始,柳升忽然間就成了老皇帝最親近的人。

大軍行到武平鎮時,老皇帝又開始覺得體虛乏力,特別是在看到柳升帶人收拾起來的幾大車白骨之後,忽然又生起了悲憫之心,於是再次下詔“古謂武有七德,禁暴誅亂為。又謂止戈為武。蓋謂止殺非行殺也。朕為天下主,華夷之人,皆朕赤子,豈間彼此哉!今之罪人惟阿魯臺,餘脅從之眾,悉非得已,不可以同日語。自今凡有歸降者,宜悉朕意撫綏,無令失所;非持兵器以向我師者,悉縱勿殺,用稱朕體天愛人之意。”

可這份詔書可是比在開平時出的施恩詔書還要更要命,這原本是老皇帝年老情怯體恤蒼生之念,可到了草原各部手裡卻成了對付明軍清剿的護身法寶,因為詔書裡明確的說了,凡是沒有手持兵器對抗明軍的草原百姓都必須放過,明軍不得濫殺。

於是,在之後的二十年裡,很多草原人都是剛剛劫掠殺戮了漢人百姓之後都不跑了,等明軍到來之時他們早就將武器藏好高高舉起雙手,明軍便不能再殺他們,明軍一走他們又繼續劫掠殺戮,如此反覆之下,邊境百姓苦不堪言,明軍將領卻無可奈何,這也讓草原部族愈猖狂,輕慢欺侮之心益盛,直到釀成了二十年後的大錯,這份詔書才被廢止!

大臣們不是不知道這份詔書意味著什麼,特別是像楊榮這樣深謀遠慮的政治家和張輔那樣的軍事戰略家,他們自然都覺察出了這份詔書將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於是在軍議之後,幾人心照不宣的聚到了一起,當然,這段時間最得信重的柳升自然也被邀約了過來。

楊榮率先開言道“諸位,陛下今日忽然出的這份詔書似乎有諸多不妥啊!”張輔也眼睛一橫不悅的說道“詔書不都是輔大人的內閣草擬頒的麼?怎麼此前不說,這時候卻才說不妥?”楊榮尷尬的搖搖頭道“英國公有所不知,老夫和金閣老今日受命安頓傷病未愈計程車卒並未在陛下身邊,詔書是由陛下口述,內侍草擬後直接加印頒佈的,老夫也是聽到宣詔之後才知此事。”

張輔長嘆一聲道“哎,陛下一向高瞻遠矚世事洞明,這次怎麼會如此糊塗!”一旁的柳升聞言眉頭一挑,卻旋即又平靜下來,他再得寵也不過是侯爵之,張輔可是世襲的國公,只要漢王不在的時候他就是武將之,再加上他爹河間王張玉的緣故,他敢說這樣的話也倒是合理,可柳升是會記住這句話也會轉告給老皇帝的。

楊榮也是微微嘆息道“老夫就是想讓幾位將軍知道,這絕不是內閣的意思,老夫也會想辦法勸說陛下收回成命。”張輔冷笑一聲道“詔書已經出,如何還能收回,輔大人這話是不是有些言不由衷了?”楊榮一看今日張輔說話咄咄逼人,也不由得皺眉道“英國公這是何意?”

張輔也冷冷看著楊榮道“輔大人究竟想做什麼?可否給我透露點風聲啊?”楊榮聞言心頭也是一驚,如今正是計劃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之所以一直瞞著張輔就是怕他和老皇帝的那份特殊情義會壞事,可如今看他這樣子似乎是察覺了什麼,最要命的是如今還有一個漢王一黨的柳升在場!

楊榮只能小心的說道“不知英國公是對老夫有什麼誤解,要不我們找個地方好好敘談敘談?”楊榮本意是想讓張輔不要人前繼續說了,有什麼事可以私下單獨說。可張輔卻不管不顧的繼續說出了更讓人震驚的話“輔大人還不知道吧?在離京前柳侯爺已經投效了太子殿下,這是太子殿下專門交代給我的。”

這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的看向了柳升,柳升的臉也是瞬間就煞白,而後又羞愧的滿臉通紅,不由得轉而對張輔怒目而視,因為自古以來背主之人都是不義之徒,是會被人唾棄的。本來他想的只是給自己多留條後路,也好兩邊權衡,可如今被張輔當眾說穿,他就再也無法隱藏也再無法兩邊討好了。

只要這個訊息一傳出去,那所有漢王一系的將領都會對他嗤之以鼻,甚至謾罵和刁難也會隨之而來。柳升這才意識到,自己這些天的受寵看來已經深深的刺激到了本該和老皇帝最親近的張輔,這個看似灑脫的大將軍其實也是非常在意老皇帝的親近和寵愛的。

畢竟,張輔在父親張玉戰死後便被朱棣帶在身邊悉心照顧和調教,朝夕相處了三年有餘已經是情同父子,這份情在張輔的心中不可謂不重。而老皇帝對柳升的喜愛和照顧也是有目共睹的,柳升自己也一直明裡暗裡和和張輔較勁,可之前卻一直都被張輔穩穩的壓著。

直到這次出征,老皇帝明顯的和張輔有些疏遠了,除了正常的軍議和彙報之外,幾乎就沒有單獨相處的時間,而柳升則然而成了老皇帝的親近之人,不但隨時陪在老皇帝身邊聊天,還幫老皇帝修建了忠魂墓受到了軍中將士的一力誇讚,又沿途收葬屍骨,最重要的是,老皇帝草擬這份要命的詔書時柳升就在左近卻並未現不妥也沒有及時出言阻止!

這些都是張輔今日一反常態的原因,所以他剛才根本就不是真的對楊榮不滿,而已一直在將怒火引向一旁的柳升,一個背主之人,一個靠鑽營投機靠小聰明獲取老皇帝歡心的小人,一個不管是軍事才能還是戰略眼光都遠低於自己的人,你憑什麼想過我?你憑什麼風光無限的跟在老皇帝身邊佔盡好處?今日就要讓你顏面掃地讓你知道永遠都只能揹著背主的名聲被我踩在腳下?

誰說大度之人就一定事事都大度?又誰說他張輔就一定要做大度之人?漢王沒有救出他爹他就記恨至今,你柳升憑什麼認為你能搶走老皇帝對我的情義和信重?我張輔一旦要做什麼,就會像領兵出征一般一擊致命絕不會讓敵人有喘息的機會!

柳升啊柳升,從你向太子表示願意效忠的那一刻,你就註定了再也無法越張輔了!此時明白自己再無轉圜餘地的柳升也是渾身冰冷的如墜冰窟,臉色在由白轉紅之後又再次轉青,想反駁卻偏偏說不出一句話來,想為自己辯解上幾句找回點顏面也是無從說起。

一旁的楊榮也沒想到一向穩重的張輔一出手就這麼狠,就連他想說幾句緩和的話都一時不知道該怎麼措辭,只能連連眼神示意張輔適可而止。對於楊榮他們的計劃來說此時可是容不得半點意外的,萬一柳升被逼急了做出什麼出格的事影響了計劃的實施可就麻煩大了!

還好,張輔也不是那種得理不饒人的性子,現在該出的惡氣也出了,該彰顯的也彰顯了,看著楊榮頻頻向他示意自然也是要給輔大人點面子的,當下也便一抱拳道“怎麼能讓陛下收回詔書這種事我這粗人也沒什麼用,還是你們這些知道陛下心思的人好好商量商量吧,告辭。”

張輔說罷便頭也不回的轉身走了,其它人自然也是連忙找託辭告退,最後便只剩下楊榮和柳升還留在原地。看柳升還沒緩過勁來,楊榮也是隻能盡力安慰道“柳侯爺勿怪,英國公就是這樣經常分不清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的,這一點連太子點都經常訓斥他,這次離京前太子殿下還專門對士奇說了,以後他掌執天下之時,武將之必須得是一位有格局有心胸知輕重知圓融的人,這一點英國公是肯定做不到的,而柳侯爺你則恰恰就是這樣的人,所以太子殿下是對柳侯爺寄予厚望的!”

柳升聽得楊榮這麼說,眼中才漸漸有了一點神采,繼而有些不可置信的輕聲問道“輔大人不是寬慰我的?太子殿下真是這麼說的?”楊榮誠摯的點點頭道“當然,這都是士奇臨行前親口告訴我的,老夫絕沒有半句虛言。”柳升這才面色恢復如常的抱拳拱手道“多謝輔大人,我知道該怎麼做了,告辭。”

楊榮見柳升這麼好哄也是不由得鬆了口氣,而柳升說罷也轉身大步而去,他才不想去深究楊榮說的話到底是不是太子殿下的本意,重要的是他給自己有了一個臺階下,也給自己找了一個能夠冠冕堂皇的的忍下這次羞辱的理由,格局,大度,圓融,武將之,有了這些就足夠了。

就在楊榮在慶幸柳升還算好哄不會給他的計劃造成麻煩的時候,卻不知又有人給他幫了大忙。因為柳升已經投效太子這樣爆炸性的訊息很快就傳揚開了。其他人礙於身份地位也就忍了,可其中有兩位漢王的死忠又是脾氣火爆的侯爺可就率先就坐不住了,氣沖沖的就來找柳升的麻煩了!

柳升剛在自己的帳中歇息下來,就聽得門外喧譁聲起,柳升當然知道自己的麻煩來了,所以他回帳之後就和值守的親衛說了今日概不會客,所以在兩位侯爺找來的時候才會被值守的親衛阻攔而生了爭執引起了喧譁。柳升光聽聲音都知道是誰來了,這兩位可像其它人那麼好打,要是見不到他肯定會一直吵鬧甚至搞出事來,無奈之下柳升只能是高喝一聲“讓兩位侯爺進來吧。”

親衛們這才閃開了身子讓出路來,兩位老將軍這才氣哼哼的昂挺胸的大踏步進得帳中來。柳升也只能連忙賠上笑臉迎上前抱拳道“兩位老將軍這個時候來找我可是有軍務?”成山侯王通當先喝問道“聽說你已經改投了太子一黨?”王通可是寧國公王真的兒子,家世煊赫,當然不懼柳升。

還不待柳升回答,一旁的武安侯鄭亨也氣憤的說道“漢王殿下一向待你不薄,你被陛下貶斥邊境衛戍之時也是漢王殿下一力維護,還讓兄弟們多多照拂於你,你是怎麼就會投靠了太子一黨的?那邊是許你做國公了還是答應你做徵虜大將軍了?”

柳升早已在心中想好了對策,於是也便苦笑一聲道“兩位侯爺可否先聽我說幾句?”王通和鄭亨相視一眼後恨聲說道“好,我們且聽聽你如何狡辯。”柳升立刻一副痛苦的樣子說道“今日之事事關機密,我只說於兩位侯爺,你們也務必要守口如瓶。”

兩位侯爺一看他這個樣子,一時也有些不明就裡,畢竟有鬼才蒙禹在漢王身邊,還真是什麼事都有可能生的,於是再次相視一眼後也便點點頭道“這是自然,我知道分寸。”柳升這才故意壓低聲音道“我假意投效太子都是蒙先生的謀劃,漢王殿下也是知曉的。”

兩人一聽果然如此,也是重重的哦了一聲,王通這才小聲問道“蒙先生到底是有什麼謀劃,怎麼會要柳侯爺敗壞名聲投效太子的?”鄭亨也疑惑的附和道“是啊,這大軍出征在外,太子又留在京師,是什麼樣的謀劃需要犧牲柳侯爺名節的?柳侯爺莫要被那傢伙給坑了?”

只因武將們心裡一直都不怎麼待見文人,所以就算蒙禹已經是文人中的另類了,可當這些武將聚集在一起的時候卻還是從心底裡把他當成異類的,所以第一時間不是想柳升有沒有騙他們,而想的卻是柳升會不會被這傢伙給坑了?這大概就是文武之間最根本的矛盾吧。

柳升當然也知道這樣的事瞞不了多久,最晚也就是拖到返回京師之時就真相大白了,可事已至此也只能先把這兩個難纏的傢伙打走再說,等這次北征回去看是什麼情況再說吧,就算真的是漢王殿下翻盤了,那到時候以他的聰明才智肯定也能讓漢王覺得他是忍辱負重的假意投效太子。

所以他便也坦然的介面道“兩位侯爺放心,我與那鬼才蒙禹也打過幾次交道知道輕重的,況且只要能幫助漢王殿下成就大事,我這點個人的名節又算得什麼?”兩人聞言自然是一起感佩的點點頭,可忽然一向執拗的鄭亨卻說道“柳侯爺能有此心我等甚是欽佩,可那傢伙未達目的是可以不擇手段的,可別真的把柳侯爺給坑了啊,我還是得寫封密信回去給漢王殿下說說,這種犧牲大將名節的事還是不做為好。”

一聽鄭亨要給漢王去信柳升立時就有些慌了,畢竟軍中信使來往京師一趟他就徹底穿幫了,漢王殿下接到信後的震怒可想而知,而一旦事情敗露後他的處境可就艱難了,這可是在戰場上,真要是漢王一系的武將們想要整治他,那他很可能就要提前去見先帝了!

柳升當即就出言阻止道“多謝鄭侯爺好意,可這密信還是不要去了,一則此事關係重大,我也是因為信得過兩位侯爺才將實情相告的,這密信的內容一旦洩露可就前功盡棄了啊。”兩人聞言也是一怔,仔細想想也對,哪有什麼絕對保密的密信,先前好多他們私下交流的密信陛下不也都知道了麼?

這邊鄭亨剛點點頭打消了寫信給漢王的念頭,那邊的王通卻又出言道“那我們這麼進來了又相安無事的走了是不是也頗為讓人起疑啊?那幾個老狐狸可不是這麼好糊弄的,別因為咱們搞砸了柳侯爺的大事!”柳升一聽也是暗叫一聲苦也,王通說的在理,他們這麼氣勢洶洶的來找柳升的麻煩,怎麼可能會相安無事的走了?

所以,柳升也只能一咬牙說道“兩位侯爺就打我一頓吧,這樣才能瞞得住所有人!”兩人也只有一抱拳道“那便只有得罪了,等漢王殿下的大事抵定之後我們再向你賠罪吧。”兩人說罷便拳腳齊出,柳升一看他們來真的也只能一邊極力的推開他們一邊護住自己一邊大喊道“你們竟敢動手!快來人拉開他們!待我去陛下那裡告你們蓄意毆打同袍去!”

隨著柳升的喊聲,親衛們這才連忙跑進來把兩位侯爺拉開,兩人這才假裝氣哼哼的罵罵咧咧著走了。柳升撫摸著臉上的傷痛一時也是苦笑不已,原先只是想落個兩頭討好不管誰上位都不吃虧的局面,可如今這麼一鬧他就真的只能先站在太子一黨的陣營裡了,因為回京後漢王殿下會不會被自己說服還很難預料的,畢竟漢王身邊可是還有一個智囊蒙禹的!

也就是張輔那有心無意的一搞和這陰差陽錯的一出鬧劇,卻讓楊士奇他們太子一黨原本還有變數的計劃又忽然多了幾分勝算,因為柳升現在可是老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他的倒向至關重要!此時已經是五月下旬,距離龍虎之藥還能起效的最後時限已經不多了。

一切都在朝著本不該去往的走向在偏移著,而大明帝國未來的命運也將在未來這一百天內被徹底的改寫和決定!

——未完待續,敬請關注——

~~~~本文為長篇歷史小說《大明危局》第五卷“大明危局前傳”章節,如果覺得還不錯,敬請點選下方書名加入書架訂閱更新~~~~~

喜歡大明危局請大家收藏大明危局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