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神箭對決(1 / 2)

小說:隋末暴徒 作者:劍關南山

“陛下請看,掛黑色箭袋的就是謝科,掛白色箭袋的就是王勇,此二人都是本次武會最厲害的兩位神射手!”

李元愷坐在楊廣身邊稍微靠後些的位置,探著身子輕聲將擂臺上正在比拼拳腳的二人介紹了一遍。

魚俱羅坐在李元愷身邊,離得近,插嘴嚷嚷道“陛下,這謝科是李元愷從江南帶回來的,武藝出眾,特別是那一手箭術,老臣也是傾心不已啊!”

魚俱羅乃天下名將,同樣也以擅射之名著稱,連他都對謝科的箭法讚不絕口,倒是讓楊廣興趣大增。

“哦?”楊廣笑著朝李元愷望去,李元愷忙道“小臣在江南行事時偶遇這位江湖奇人,便邀請他同赴洛陽為朝廷效力。謝科箭術群,陛下正值用人之際,如此人才若不在軍中效力,著實可惜。”

楊廣點點頭,繼續朝擂臺上看去,笑道“若是這謝科當真有你們說的那麼厲害,便算作你二人為朝廷薦才有功。”

正說著,只見擂臺上拳腳功夫不相上下的謝王二人在對轟一拳之後各自退到擂臺邊緣,二人緊緊逼視對方的目光中,有興奮也有戒備,正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

二人幾乎同時取下背上的大弓,又同時從腰間箭袋裡抽出一支箭,張弓搭箭瞄準對方!

一系列的動作行雲流水,彎弓如滿月,弓弦緊繃,看得四面觀戰之人叫好聲不斷,心情也隨那繃緊的弓弦一樣緊張起來!

為了確保安全和公平,謝科和王勇都是用各自的弓,只是箭矢卻是換成了箭鏃被磨平沒有殺傷力的特製用箭。

“陛下,他們各自有十支箭,箭頭上抹了紅色粉末,中箭者會在上身白褂子上留下印記,到最後若無認輸者,則以身上的紅印作為勝負評判標準!另外,比武者若墜落擂臺之外,直接判負!”李元愷解釋道。

楊廣笑道“主意不錯!今後此法可以推廣到軍中,專為挑選神射手。”

倏忽之間,擂臺上響起兩聲“嘣~”“嘣~”聲,謝王二人幾乎同時放箭!

兩股箭影迅疾如電,各自從擂臺東西方對射而出,“呯”地一聲脆響,只見兩支箭矢在飛行途中對撞在一塊,王勇之箭當即墜落在地,謝科之箭則被打歪失去了準頭,多飛了近一丈距離落在王勇身前!

擂臺四周響起一片驚呼。

謝科眼眸中的好勝之心陡然拔升許多,王勇則是面色一凜,接著眼裡同樣多了幾分熱切之色。

二人相視一眼,竟然有幾分惺惺相惜之感。

畢竟天下武人中,能將箭術練到此等地步的,已是不多見矣。

箭術技藝到了他們這個層次,勤加習練已是必然,更多的則是依靠各自天賦,才能決出高低。

遲滯了數息之後,二人又幾乎是同時繞著擂臺奔跑起來,成逆時針繞著擂臺旋轉,同時再次抽出一支箭搭上弓,尋找著合適的角度和機會出手!

楊廣也是看的大呼過癮,雙拳緊握連呼吸都急促起來,雙眼緊盯擂臺,生怕錯過了精彩之處。

神箭比拼和其他武藝較量還有不同,勝負往往只在須臾之間。

畢竟以強弓射殺敵人,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就能決定勝負。

李元愷朝眼露熱切之意的宇文成都看了眼,心中暗笑,宇文成都也是好武如痴之人,只是受制於宇文述的約束和護衛皇帝的職責,不能隨心所欲地找人比試切磋。

再說以他的武藝,天下堪當對手者寥寥無幾,東都之內,也就李元愷、魚俱羅、薛世雄、周羅睺等人能與其較量。

李元愷在備身府裡和他切磋過幾次,每次都會吸引大批人聞訊前來觀戰。

不過他和宇文成都打,沒個三五百招結束不了,常常以平局收場,若真是生死較量,這幾場比試裡,李元愷只能贏十之三四,宇文成都正值壯年,綜合實力還是要強出他一籌。

不過自從去了江南又回來後,李元愷終日忙碌,連進宮當值都是斷斷續續,宇文成都想找他切磋都沒機會。

此刻見到擂臺上兩大神射手的較量,宇文成都難免技癢,勾起了他心中好武者的痴意。

李元愷笑道“不如請宇文兄為陛下講解一下剛才這一輪對決的情況!”

宇文成都知道是李元愷故意推讓機會給他,忙感激地頷致意了下,輕聲道“陛下,剛才這一輪較量,純粹是二人為了試探對方。看似兩箭對撞落空,但實則是謝科優勝一籌!王勇也感受到了,謝科之箭所攜力量更大,度更快,若是臣沒有看錯的話,謝科所用銀弓,甚是不凡!”

李元愷笑道“宇文兄好眼力!謝科所用銀弓名曰銀蛇落羽,此弓非千斤臂力者無法拉動,更換弓弦後,最大可達四石之力。平時謝科所用將其調整到兩石,今日只怕是用上了三石之力。王勇所用的弓也不簡單,其力量遠勝我軍中強弓,只是與謝科的一比,恐怕稍有不如。”

楊廣面色微變,驚詫道“三石強弓!那是何等驚人的力量!這謝科果然好武藝!”

李元愷笑道“自古高手在民間,大隋盛世繁華之下,不知還隱藏了多少能人異士,若能掘出來為陛下所用,大業藍圖定能早日實現!”

楊廣笑了笑沒有說什麼,繼續目不轉睛地盯著擂臺。

李元愷心裡暗暗嘆了口氣,他說這話倒是七分誠懇三分吹捧,本意是希望提醒楊廣多重視一下民間百姓,將他的精力和注意力朝著天下民生轉移一些。

但看起來並沒有什麼作用,自小錦衣玉食又沒有經歷過全國性的浩大的統一戰爭的楊廣,似乎並沒有見識過天下百姓真正的力量。

楊廣懂事以後,楊家已經建立起坐擁整個北方大半壁江山的大隋,而他面對的又是一個腐朽無能的陳朝後主,那時的大隋軍隊北據突厥東滅高齊,渡江南下滅陳似乎只是順應天意,手到擒來之事。

所以,楊廣在整個大隋統一過程中,見到的都是順風順水,見識的都是由世家門閥所主導的整合性力量的展現。

一個王朝初期的艱難創業乃至浩大的農民起義戰爭,楊廣沒有經歷過,也就認識不到其中包含著什麼深刻含意。

嚴格意義上來說,楊堅也沒有這些經歷,但他卻經歷過當年宇文氏篡魏立周,經歷過大周宇文皇族的混亂黑暗時刻,經歷過周弱齊強的卑躬屈膝。

而他的父親,太祖皇帝楊忠更是追隨鮮卑貴族征戰四方,在動盪混亂的戰爭年代,更清楚漢人百姓為了恢復漢統所付出的努力和犧牲,所迸出的驚天動地的力量。

楊堅耳濡目染加上自身經歷,養成了他小心謹慎勤勉節制的性格,所以他懂得珍惜民力,懂得為天下積累財富,他明白雖然世家門閥掌握權柄,但百姓之力更似無窮。

只可惜楊廣驕傲自負的性格和較為順利的登位經歷,造成了他在仁德方面的巨大缺陷,而這種缺陷對於天下百姓來說,往往是災難性的。

李元愷緊皺眉頭,低垂著眼皮沉思,一時間思緒紛飛。

和楊廣接觸的時間久了,他才越體會到這位在歷史上爭議頗多的皇帝,身上的優點和缺點是多麼明顯和突出。

擂臺四周再次響起一片驚呼將李元愷驚醒,他急忙抬頭朝前望去,只見場中情勢再起變化!

二人圍繞著擂臺疾周旋,又經過了兩輪對射後,誰也奈何不了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