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渡江深入(1 / 2)

小說:隋末暴徒 作者:劍關南山

鴨綠水,浩渺的江面上籠罩一層薄紗似的水霧,一隻船影從南岸緩緩朝北岸駛去。

船尾一位戴著斗笠的艄公在搖擼,船頭,從船篷裡鑽出一位身著漢式青色襴袍,頭上戴著烏黑幞頭,腰間懸一柄長劍,相貌似有幾分遼東胡族的特徵,但整體氣質卻偏儒雅的中年男子。

男子扶劍立於船頭,平靜的目光注視著遠處,江北岸隱約可見的大量大大小小的船隻,那邊似乎一片忙碌景象,有許多兵士正在登船,似要渡江。

男子名叫乙支文德,他還有一個身份,高句麗駐鴨綠水守將,統掌高句麗五萬兵馬構築鴨綠水防線。

乙支文德在高句麗朝廷上並不起眼,在淵氏家族的光環遮掩下,像他這種不屬於淵氏一族的將領更是默默無聞。

若非大隋天子攜大兵壓境,像鴨綠水這種深處高句麗腹地的天險之地恐怕永遠不會生戰爭,鴨綠水守將,也就是一個無關緊要的清閒職位。

現在情況卻有不同,淵氏父子率領高句麗最精銳的大軍在北方抵抗大隋,遼河一役,高句麗在東岸折損過半兵馬,其餘兵馬則分散被圍困在四城。

鴨綠水,似乎成了平壤城最後一道防線。

鴨綠水守將,突然間變成了事關高句麗存亡的最後一根砥柱。

慌了神的嬰陽王高元慌忙從平壤城調集軍隊衝入鴨綠水守軍,交由乙支文德統領。

其餘所剩不多的兵馬,則全部歸入平壤城中,準備拼死抵抗從海上登6的來護兒大軍。

高句麗大部分有名望的將軍都被淵太祚調到北方,要麼戰死在遼河,要麼就被困在四城,乙支文德成了平壤城最後的希望。

“將軍~還要再靠近嗎?那些大隋的軍隊,已經登船了!”艄公老漢笑呵呵地問道。

乙支文德微微一笑,輕聲道“繼續劃,再往前些。”

艄公老漢應了聲,沒有多問,船櫓搖得越快了。

乙支文德回頭看了他一眼,笑道“這麼多大隋兵馬,你不怕嗎?”

艄公老漢咧嘴笑道“不怕!我老漢本就是遼河岸邊的漁夫,漢話講的好,年輕的時候還去過西邊的柳城郡。萬一被大隋軍隊盯上了,我就說是遼東的漢人,被你們高句麗人擄來的。”

乙支文德哈哈大笑數聲,點頭道“隋人驕狂,隋朝皇帝做夢都想著恩威並行征服高句麗,只要你服軟討饒,說兩句好聽的話,他們不會把你放在眼裡的。”

老漢又是嘿嘿笑道“實在不行,我就告你,說你是鴨綠水守將,說不定還能得到隋人的賞賜。萬一大隋皇帝高興了,還能封老漢一個官做做。”

乙支文德笑著搖頭,絲毫不惱,說道“你還是不瞭解隋人。就算你告我,只要我投降乞活,隋軍不僅不會殺我,還會把我當成貴賓對待。到那時,他們反而會殺了你來向我示好。”

“這...”艄公老漢一陣啞然,悻悻地罵咧道“這隋人還真是奇怪,既然是死敵,逮住了為何不殺?”

乙支文德摸摸嘴唇上黑黝黝地一圈短硬黑鬚,微笑道“中原漢人講究以德服人,對於投誠的敵人,他們往往會恩賞相待,以此來顯示他們的寬宏和仁義。況且我好歹也是一方守將,還是有些利用價值的,即便落入敵手,也不會被輕易殺死。”

老漢撇撇嘴,小船已經劃到了距離江北岸只有幾十丈的地方,大隋軍隊登船時的嘈雜聲和吆喝聲,都能清晰聽見。

船上有不少大隋兵卒都現了他們,可無人會將這兩人一小舟放在眼裡,還有不少隋軍兵卒朝他們吼叫叱罵,朝他們投擲石塊驅趕。

乙支文德面掛微笑鎮靜自若,縱使有濺起的水花濺到他的青袍上,他也絲毫不以為意,朝艄公老漢一揮手,小舟一拐順著江流往西南而去,很快就消失在江面水霧中。

六月二十二,宇文述統領九軍三十萬兵馬,乘坐大大小小的船隻跨過鴨綠水,順利登6南岸。

除了在河中心的兩座小島上,與駐守的高句麗兵士生兩場小規模戰鬥外,隋軍以一種出奇順利的方式渡過鴨綠水。

高句麗在鴨綠水南岸的守軍一觸即潰,慌不擇路地朝著南邊平壤方向逃去。

六月二十三,宇文述在南岸整頓兵馬,大軍朝著平壤開進。

在幾名高句麗俘虜和經常往來遼河兩岸的胡商帶領下,大隋軍隊沿著一條夾在兩山之間的溪流河谷前進。

宇文述在行軍路線上還是比較謹慎的,不單單聽信朝廷的調查,還從高句麗俘虜和胡商嘴裡多方比較印證,最後選擇了一條較為穩妥的進軍路線。

大軍隊伍綿延十數里,李元愷所率領的一軍三萬人走在中後方。

行軍的過程是枯燥的,李元愷騎在青騅馬背上,緊皺眉頭一言不,身旁跟著的是做親衛打扮的北宮嵐,除了身材較為瘦弱些,不知道她身份的,倒也瞧不出她是個女子。

謝科和王君廓跟在後頭,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

竇師武騎馬從前軍趕回,一抱拳說道“將軍,宇文總管有令,今日還要再走三十里方可歇息。”

李元愷抬頭看了看天色,又回頭看了眼已經顯露疲憊之色的隊伍,沉聲道“天色已晚,若是再走三十里,豈不是到了入夜都無法紮營歇息?我軍多攜帶輜重糧草和軍械,負荷沉重,將士們本就辛苦,為何要加急行軍?”

李元愷說著就要駕馬上前,自己再親自去問問。

竇師武忙苦笑道“將軍還是莫要去了,軍令已經傳遍全軍,無人反對。宇文總管...怕是不會聽將軍的勸諫。”

王君廓湊上前冷哼道“這宇文老兒立功心切,想著早日克定平壤城,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哪裡肯放慢行軍度,侯爺莫要去自討沒趣!”

李元愷嘆了口氣,的確,不管對錯,宇文述是絕對不會聽他所言的。

渡過鴨綠水時,李元愷和於仲文建議留下一支兵馬駐守南岸渡口,看護船隻,確保大軍返回時能第一時間渡江。

宇文述拒絕分兵,說什麼進駐平壤城以後,不知道多久才能返回,那些從各處徵調來的大小船隻用不著放在心上。

即便到時候撤軍,也可以從海上走,乘坐大隋海船風風光光的走。

李元愷心裡暗罵,連平壤城都還沒見著,宇文老兒就已經做著進駐平壤的美夢了。

昨日傳來訊息,不知從哪裡冒出來一支人馬,將南岸渡口的船燒燬過半,宇文述知道後也不以為意,還嘲笑高句麗人已成喪家之犬,只敢搞些偷偷摸摸的小動作。

李元愷卻從這處舉動裡,嗅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意味。

按照他們的情報,駐守鴨綠水的高句麗守軍已經全部倉惶南逃,那麼這支燒船的隊伍又是哪裡來的?

這明顯是早已藏好的一支兵馬。

“他們為何只燒燬了一半多的船?而不是全部毀掉?”李元愷忽地充滿疑惑地嘀咕一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