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終章及感言(1 / 2)

小說:隋末暴徒 作者:劍關南山

楊廣的緊急詔書抵達涿郡三日後,李元愷才進入幽燕之地。

河北的亂局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官道上的死人幾乎將路堵絕。

在可以預見的時間內,一場大規模的瘟疫恐怕會在上谷郡、河間郡等地爆。

若是波及到幽州,後果不堪設想。

羅藝從臨榆關回師以後,便駐紮在薊縣休養,薛世雄分了一半兵馬駐守漁陽郡,抵擋契丹聯軍。

羅藝接到楊廣的詔書大喜過望,下令薊縣封鎖,嚴禁任何人進出,同時派出兵馬四處找尋李元愷的下落。

他本以為會在薊縣將李元愷截住。

只可惜數日過去了,根本沒有半點李元愷的訊息。

李元愷繞過了薊縣,直接去往漁陽。

同時,也在朝廷官方宣佈的謀逆罪人名單上的薛收,單人匹馬出現在漁陽郡城下,求見涿郡留守薛世雄。

薛世雄率領薛氏四虎,開城門將薛收迎入城中,以族人身份設宴款待。

又三日後,薛世雄卸掉鎧甲,只穿著一身白衣,領著薛氏將門四個兒子,在無終山下見到了李元愷,以君臣之禮參拜,願意率領漁陽七萬餘隋軍,尊奉李元愷為幽州總管,聽其號令行事。

同時,一直聲勢躁動的契丹聯軍,竟然一日間偃旗息鼓,悄無聲息地退出臨榆關。

大業十一年六月初六,薛世雄領著四個兒子,押送逆犯李元愷來到薊縣城下,命令駐守薊縣的羅藝開啟城門。

羅藝站在城頭仔細看看,囚車裡的果然是戴著重重鏈索的李元愷,大喜過望,忙令人將薊縣城門開啟。

薛世雄詐開了薊縣城門,等羅藝現為時已晚,早已潛藏在薊縣城中的程咬金等人一擁而上將羅藝擒住。

薊縣城中的大軍,有相當一部分是當年跟隨李元愷從高句麗一路逃回來的,李元愷宣佈自領幽州總管,輕而易舉地得到了大部分兵馬的效忠。

幽州易幟,以極其微小的代價完成。

遼東當然沒有受到契丹人的肆虐,一切不過是大賀摩會在李元愷的授意下,玩出的養寇自重的把戲。

整合幽州兵馬,再加上契丹人的效忠,幽燕之地大定。

七月十二,李元愷率領幽州軍進抵懷戎,與突厥莫何佛咄苾設所率突厥大軍對峙於燕山長城隘口。

五日後,咄苾率軍退去,雙方沒有爆大戰,李元愷帶著阿麗亞迴歸涿郡。

李元愷雖自領幽州總管,但並沒有公開宣佈反叛。

十一月末,楊廣在雁門被圍,李元愷派遣一軍慢悠悠地前去解圍,卻意外救了越王楊侗,將其帶回薊縣。

自此以後,楊廣對北方局勢失去信心,萬念俱灰,不顧朝臣阻攔三下江都。

楊廣下江都之前所辦的最後一件大事,就是任命李淵為太原留守,負責掃滅河東義軍和抵禦突厥人。

楊廣下江都不久後,羅士信秦瓊帶著章仇太翼的骨灰迴歸涿郡。

大業十三年七月,就在李元愷和長孫無垢的第一個嫡子出生後不久,李淵正式在太原起兵,以擁立代王楊侑為藉口,尊奉遠在江都的楊廣為太上皇,布檄文昭告天下。

趁著中原混戰,李密的瓦崗軍與王世充激戰,爭奪洛陽的關鍵當口,李淵火南下關中,攻佔大興城。

十一月,李淵正式立楊侑為天子,改元義寧,李淵進封唐王、大丞相、尚書令。

唐軍兵馬火克定關中地區。

就在李淵太原起兵的同時,多年修生養息,兵強馬壯的幽州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掃平盤踞河北的最後一股強勢力量,夏王竇建德,飲馬黃河,威壓中原。

同時,大將王君廓和薛收搭檔,領一軍西出飛狐徑,擊破劉武周,兵鋒直指太原。

大業十四年三月,宇文化及在江都弒殺楊廣,大隋正式宣告滅亡。

五月,楊侑被迫禪位於李淵,李淵即皇帝位於長安,國號唐,建元武德,定都長安

宇文化及裹挾蕭皇后和公主楊吉兒以及宗室元老重臣,在驍果軍的護衛下北上,欲圖跟李密和王世充爭奪中原之地。

沈光和劉桂秘密攜傳國玉璽躲過宇文化及的重重追擊,逃至渤海,迴歸李元愷旗下。

李元愷宣佈擁護越王楊侗即皇帝位,改元皇泰,史稱皇泰主。

楊侗進封李元愷為燕王、大丞相、尚書令領冀州牧,總領天下兵馬,假黃鉞、劍履上殿,面君不拜。

同年,河西薛舉自號西秦霸王,進兵長安,在淺水原與唐軍激戰,大敗李世民。

李密率領瓦崗軍擊敗宇文化及後,作為交換條件,李元愷下令幽州軍退到平原郡一帶,暫時不插手中原爭奪,李密則把蕭皇后和楊吉兒還有一干隋室老臣交還給李元愷。

同年,楊吉兒以大隋公主的身份嫁燕王李元愷為側妃。

王世充佔據洛陽以後,擁護秦王楊浩為帝,李密無奈只得暫時接受洛陽朝廷的冊封,瓦崗軍進退不得,困守東郡。

同時,江南蕭銑、輔公佑、杜伏威、林士弘群雄並起,江表之地戰亂不休。

皇泰三年,趁著王世充與李密再度激戰的時機,李元愷親率大軍突襲洛陽,王君廓攻陷太原,程咬金突襲上黨,將大半個河東收入囊中。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