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黃池之會(1 / 2)

小說:春秋我為王 作者:七月新番

ps盟會次序和參與國家有小修改,以後文為準。

周王匄三十五年,趙侯無恤四年(公元前485年),春,正月一日清晨,天才矇矇亮,濟水之畔的黃池邑,專供盟會使用的會盟壇已經裝點完畢。負責這次盟會禮儀的座次排序的公西赤巡視了一圈後,十分滿意,便對著自己的下屬感慨起來。

“昔日齊桓公召陵之會,與會者為八國。”

“晉文公踐土之盟,與會者為九國。”

“楚國的蜀之盟,與會者為十二國。”

“哪怕是參與者最多的皋鼬之盟,與會者也不過十八國。”

他如數家珍地將歷次盟會都點評了一番,最後才洋洋得意地說道

“而現如今,黃池之會,有宋公、秦伯、燕侯、魯侯、鄭伯、陳侯、蔡侯、衛侯、中山子、杞侯、滕侯、薛伯、郯子、邾子、小邾子、濫子這十六國諸侯,加上曹國執政、吳國大宰、越國大夫,以及遠道而來的巴人,竟有二十國之多!周室東遷以來,諸侯盟會之盛,未有能出其右者!”

如此盛大的盟會,若是東道主沒有招待好客人,那是要被天下恥笑的,好在公西赤格外精通接人待物和朝覲禮儀,在他的主持下,黃池已經準備好了一切。

一座赫赫明堂在數月前就開始在濟水之陽建造,一共修了三個主殿,有祭祀用的廟宇,有覲見用的殿堂,此外還有讓諸侯居住的三十六屋,七十二牖。位於濟水畔的會盟壇上圓下方,東西南北對稱,法天地奇偶。會盟壇內環,諸侯的排序座次嚴明,朱干玉鏚,聳然相襯,龍旗豹韜,抑揚相錯。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大前天,參與會盟的諸侯便紛紛趕到黃池,與趙無恤碰面。

魯侯、衛侯本就是趙國的傀儡,召之即來。秦伯、燕侯等雖然路途遙遠,但也匆匆抵達。

連交戰正酣的吳國和越國也派人過來,他們當然是希望能拉攏趙國,因為兩國的仇恨太熾烈,廝殺難分勝負,而趙國虎踞淮北,助越則越必亡吳,助吳則吳國還能苟全社稷。

也只有自持大國,一向不屑於與諸侯同列的楚國裝聾作啞,沒有派人來參加。因為楚國自有一套獨特的體系,在南方,楚才是王,王者豈能與侯伯子男同列?

然而事實是,連楚國的屬國陳、蔡,也已經對趙國投懷送抱了,僅有一個隨侯依然追隨著楚國。

趙無恤也不在意楚國來不來,他比較在意的,是天子能否準時趕到。

好在成周也有自知之明,前天,周天子終於來了。

趙無恤沒有怠慢,他率諸侯在黃池以西三十里外迎接,請天子入住行宮,眾諸侯依次入內謁拜。起居禮畢後,趙無恤又獻上了禮物車百乘,奴隸上千人,金銀絲帛十餘車……

周王匄看到這麼多禮物,君心大悅,心裡對趙無恤的不滿頓時去了一半,因為周室太窮了,窮到必須鑄造大面額錢幣來償還債務的程度。

哪怕是為了這些禮物,他也得在這翅盟上好好扮演自己的角色,於是他親自扶起了只是做了個下拜樣子的趙無恤,加以慰問,讓他免去稽之禮,又讓劉公設醴酒犒勞趙侯。

周天子貴為天下共主,竟然肯親自前來慰問趙無恤這個才做了諸侯沒幾年的臣子,這個面子可真是大了去了從古到今,只有下臣朝見天子,哪有天子親自跑來慰問下臣的,這是何等的尊寵和榮耀啊,齊桓公要是地下有知,恐怕也要嫉妒得從土裡面爬起來抱怨幾句。

這時代畢竟是春秋,天子雖然大權旁落,但名分上依然是天子。公西赤等趙國臣子也與有榮焉,感覺自己正在見證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忙碌的疲倦也少了幾分。

昨日是除夕夜,也是公西赤最忙的一天,他要主持盛大隆重的聘享程式,宣讀那些辭情殷殷的赴告策書,親自持龜甲,做吉凶卜卦,還要替天子和諸侯們獻上三牲,恭敬虔誠地祭神祀鬼……最後,還少不了典雅雍容的飲宴賦詩。

至此,盟會已經達到了高潮,但公西赤知道,之前的一切不過是前戲,正餐將在正旦日這一天開席。

那就是趙無恤被天子命為侯伯的儀式!

一月一日午時,周天子已經坐在盟壇主座上,二十路諸侯、大夫,也冠裳佩玉,整整齊齊地抵達主會場。

他們的目光都集中在一個人身上,那就是站在盟壇中央,正在聆聽策命詔書的趙侯無恤!

……

“齊晉已卑,天下無伯,群兇覬覦,宗廟乏祀,予一人夙興假寐,於文武之廟前再拜曰‘惟祖惟父,股肱先正,其孰能扶持周室?‘乃誘天衷,誕育趙侯無恤,再建秩序,遮蔽成周,予一人實賴之,今將授汝典禮,其敬聽予一人之命!”

黃池會盟壇之上,趙無恤玄端白裘,佩玉帶劍,正受天子之命。

《尚書》體裁的詔書很長,很拗口,甚至已經脫離了這個時代的口頭用語,直聽得旁人昏昏欲睡。

不過趙侯卻精神抖擻,他恭敬地微微垂著頭,似乎在仔細聆聽,又像是在想著些什麼……

他現在正在想,歷史上的那個“黃池之會”,又是怎樣的光景呢?

趙無恤之所以把大會諸侯的地點選在黃池,不僅因為它位於濟水的樞紐,交通很方便,更是因為在真正的歷史上,三年之後,這裡也有過一次會盟吳國和晉國平分霸權的會盟。

當然,那其實是夫差和趙鞅二人的對手戲。

歷史上,吳國在西破楚、北敗徐、齊、魯之後成為東南一霸。遂向西北進軍,會晉定公於黃池。晉定公一個傀儡,自然撐不起場面,事事都要趙鞅出面。

當時夫差氣勢洶洶,說“在周室宗親裡,吳國輩分最高,我先歃血。“趙鞅那暴脾氣怎麼會對一個紋身的蠻夷之君認慫?也不相讓“在姬姓中,晉國是一直以來的霸主,我先歃血!”

雙方爭執不下,幾乎要訴之以武力,夫差還讓三萬甲士在外排兵佈陣,搞閱兵儀式向晉國示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