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原料(1 / 2)

“石英砂,純鹼,石灰石。”

王崇念著紙上的字,撓了撓頭,一腦子漿糊。

這裡面東西,只有石灰石他是知道的。

鍊鐵,煅燒水泥都要用到它。

趙煦自是清楚王崇不可能搞懂這個東西。

於是他說道“這個石英砂類似於河邊的砂子,不過這個砂子是白色的。”

“白色的砂子?殿下,這個東西下官見過,以前隨父親遊歷的時候經過遼郡,那裡的湖畔都是這種砂子,下官那個時候還很奇怪呢?”王崇細思一下,突然想起來。

“遼郡,的確,那裡的確是這種砂子的重要產地。”趙煦微笑點頭。

他腦子裡的知識可是貨真價實的。

而且在這裡生活了這麼長時間,他基本掌握了大頌的行政劃分相當於當代什麼地方。

這個遼縣相當於當代河北的靈山縣附近。

而在當代這個地方可是著名的石英砂產地。

所以王崇說在代縣現了這種砂子,他一點都不奇怪。

“嗯,如此玻璃這項原料的獲得就簡單了。”趙煦對王崇說道。

遼郡同屬燕州,距離燕郡不是很遠。

如果商賈知道這種沒有要的砂子可以賣錢,他們一定會前赴後繼去遼郡把石英砂給他運過來的。

“殿下,還有這個純鹼是什麼?”王崇又問。

現在三個原料中兩個解決了,只要把純鹼搞懂,便可以造玻璃了。

“就是蒸饅頭用的那種白色粉末。”趙煦說道。

純鹼在古代的歷史很長了,一開始人們從貝殼中,草木灰中獲得純鹼,在現天然鹼礦後,便大規模普及開來。

在北方純鹼普遍用於各類麵食的製作,所以純鹼的運用更廣。

“原來是這個。”王崇瞭然,他看向紙上融燒這三樣原料的法子微微點頭,覺得自己可以嘗試了。

“石英砂在遼郡,純鹼在豫州,讓商人去這兩個地方採購原料前,你可將圖上的蓄熱室造出來。”趙煦又補充了一句。

大頌的豫州就相當於當代的河南。

而在河南吳城這個地方有著國內一個最大的露天天然鹼礦,儲量上億噸。

他向楊賀打聽過了,燕州的鹼商都是從這個地方買的鹼。

如此一來,遼郡有石英砂,豫州有純鹼礦。

這樣製造玻璃的原料便不是問題了。

“殿下真是博學廣識,什麼都知道。”王崇的眼中滿是崇拜。

石英砂就罷了,燕王竟然還知道去哪裡買鹼。

這真是省去了他大筆的時間。

趙煦笑了兩聲,沒有解釋。

囑咐王崇籌備造玻璃的事,趙煦出了兵仗司,向北大營而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