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驚聞(1 / 3)

“國丈過譽了,本王只是有感由勢族掌控的推官制已成拖累大頌的弊政,既然燕州豪族被清掃一空,何不給天下寒門士子一個機會?”趙煦緩緩說道。

“殿下之魄力令我等敬佩,只是推官制乃是天下勢族和豪族的命根子,殿下這樣做就不怕天下勢族群起而攻之嗎?”

這時,桌子末尾一個三十餘歲,國字臉的書生起身說道。

糜莊看向書生,對趙煦道“殿下,此人叫朱沱,曾在寧州做過六年縣令,後因不滿上官貪贓舞弊,怒而辭官,這兩年一直隨我在京師私塾教書。”

趙煦微微點頭,對朱沱說道“你想錯了,坐鎮燕州,即便本王什麼都不做,勢族也會將本王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與其如此,不如大刀闊斧,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接著,他將勢族在商貿上打壓他,被他化解,又用袁家制衡他,剛剛自己又經歷一場刺殺等事說了。

糜莊皺了皺眉頭,嘆道“殿下真是多災多難,若如此,殿下唯有依靠自己了。”

“本王也是如此想的。”趙煦說道。

朱沱聽完,沉默了一會兒,說道,“在京師時,在下便聽說殿下重商,府庫才支撐到現在,如今殿下掌控北四郡,需要的銀子更多,而勢族善變,常常出爾反爾,說不定日後還會繼續在商貿上做文章,殿下當未雨綢繆。”

“朱兄說的是,在下倒是也有一法,殿下若是能走通,將來盈利何止千萬。”又一人起身。

此人坐在朱沱對面,一張圓臉,面色黝黑,眉心一點黑痣。

“殿下,他叫夏淮,曾因生計在海船上做過賬簿,後來又京師做過三年小吏。”糜莊道。

趙煦一聽,對夏淮的興趣大增。

這倒不是因為他做個三年小吏,而是因他在海船上做過賬簿。

自從醒來後,他基本掌握了大頌國內的壞境,但對大頌之外的壞境倒是一無所知。

只是知道這個世界西方有裝載火炮的戰艦在海上橫行。

但是根據當代的經驗,大航海時代從十六世紀繼續到十九世紀。

這期間都有西方的戰艦抵達東方。

所以,他想確切地知道,這個世界的西方到底處在什麼階段。

“請講。”趙煦沒有急於詢問,想讓夏淮先說。

沉吟了下,夏淮說道“海貿!只要殿下的商貨出海,必可盈利豐厚。”

趙煦暗自點頭,燕州的官員俱都對海洋沒什麼概念。

其實這倒是不能怪他們。

畢竟東土大6千百年來都是6權強國。

即便是當代,海權重要性也不過是近些年逐漸被強化。

只是大頌人不懂,他懂。

“不瞞諸位,這件事本王提過,但皇上已經拒了。”趙煦望向夏淮。

“這……”眾人聞言頓時一陣竊竊私語。

夏淮輕笑一聲,目光炯炯,“即便如此,殿下難道就不懂得變通之道?”

趙煦怔了下,兩人相視一笑,接著他略過此事不提,而是問道“本王一直對大頌當下的海貿甚有興趣,不知你在海上做賬房時遇到過什麼趣事,可以為本王講講。”

夏淮仰頭望了望灰濛濛的天空,徐徐道“以在下之見,當今八大勢族中,以梁家最富,甚至可以說富甲天下也不為過,由此足見海貿之利。”

想了想,他繼續道“至於趣事,在下見識倒是不多,一些重要的貿易梁家只有核心子弟能參加,外人根本無從得知,當時在下參與的是絲綢貿易,船從浙州出,專去東瀛。”

“東瀛?”趙煦怔了一下。

這個世界中原的歷史變的一團亂麻。

其他地方同樣有不小的改變,不過在這個世界到還能找到一些熟悉的元素,比如說東瀛這個詞。

“不過說趣事的話,在下在東瀛倒是見到過一些模樣奇怪的人,東瀛稱其為不列顛人,佛郎機人諸如此類。”

“不列顛?佛郎機?他們是不是藍眼睛,白面板。”趙煦問道。

夏淮吃了一驚,“殿下如何知道?”

糜莊同時疑惑地看向趙煦,他也很奇怪,趙煦一直長在深宮中,是如何知道這些事的。

“本王聽一些商人們說的。”趙煦辯解。

夏淮露出原來如此的表情,他繼續說道“這些怪人還教會了東瀛人制造一種叫鐵炮的火器。”

趙煦聞言,心中泛起一陣波瀾。

不管是不列顛人還是佛郎機人,很顯然,他們就是這個世界的西方殖民者。

在當代的歷史中,十七世紀荷蘭人,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英國人先後與倭國貿易。

當時的倭國由幕府統治,幾國中以荷蘭人和倭國關係最親密,甚至在倭國鎖國後成為唯一與日本貿易的國度。

正是在與這些國家的貿易中,倭國掌握了製造火繩槍的技術,倭國人稱之為鐵炮。

在豐成秀吉入侵朝鮮的戰爭中,這種火器揮了巨大的作用。

所以,夏淮這麼說讓他有一種歷史重演的錯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