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第分卷章 上架感言

小說:神州鎮魔錄 作者:冰炎紅龍

接到責編通知,明天要上架了,雖然早知道會走到這一步,但還是感覺很突然。

這本書其實很慢熱,真正精彩的部分還沒有開始,男主角還在成長,女主角甚至還沒出場。

摸著良心說,這會是一個精彩絕倫的故事,但受限於起點網站的諸多規則,後續作者很可能會走上單機自嗨的道路了。

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履約是作者的責任,後續作者會竭力保證作品的質量,哪怕只有屈指可數的讀者追讀,也是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

情懷可以參看作品相關中的《序言·沿革篇》,希望能找到志同道合的傳統武俠愛好者。

最後,摘抄書友圈副圈主,起點認證專欄主崑崙怨的一篇專欄,說說對傳統武俠現狀的一些看法吧

詩酒琴棋消永日,流年似水匆匆。

春花爭似舞裙紅,繁華如夢幻,惆悵怨東風。

人近中年愁鬢白,卻嗟壯志成空。

倚欄看劍劍如虹,豪情難自譴,高唱大江東。

——《臨江仙?詩酒琴棋消永日》【梁羽生】

傳統武俠以金古溫梁等大家的作品為代表,延伸至孫曉、鳳歌、小椴、時未寒、步非煙等新興作家的早期作品,流行於上世紀下半葉至本世紀初。而隨著網路文學的興起,傳統武俠也登入網路平臺,完成了舊貌換新顏的蛻變。

只可惜傳統武俠始終沒能搭上網路時代的特快列車,反而一直在邊緣地帶徘徊,網路時代鮮有流傳甚廣的傳統武俠名作問世,近些年來更以斷崖式跌落的趨勢迅離開舞臺中央,成為不折不扣的小眾題材。

傳統武俠的式微不可辯駁,或許是珠玉在前,後人難以越,也或許是煊赫多年,讀者審美疲勞,更或許是固步自封,再難迸活力。原因眾說紛紜,但結論基本一致,大抵是哀鴻遍野,一片唱衰,少有樂觀聲音出現。

寫好一本傳統武俠小說,需要極其出色的文筆,擁有足夠的駕馭古典白話的能力。為此需要作者大量的閱讀、積累和練筆,不僅僅是閱讀武俠小說本身,也包括其他各類文學經典,儘可能博採眾長、兼收幷蓄。

然而這樣錘鍊出來的文字,相對於伶俐活潑的網路語言,本身就形成了一定的閱讀門檻,拒絕了相當一部分讀者,尤其是活躍在網路上的主力軍年輕讀者。漫說是如今苦苦求存的網路傳統武俠作家,即便是金古溫梁等大家的經典作品,恐怕也沒有多少年輕讀者有心情去閱讀原著,最多是跟著偶像追追影視劇罷了。

除去文字風格方面的隔閡,傳統武俠的硬核俠義精神似乎也顯得太過“主旋律”了。俠義精神講求的是鋤強扶弱、悲天憫人,而非打怪升級換地圖、順風順水直達人生巔峰。在工作壓力不斷增大、生活節奏不斷加快的社會環境下,如果閱讀的目的就是消遣放鬆,那麼如何選擇自然沒有懸念。

此外傳統武俠的表現力和想像力確實也不及如今風靡網文界的其他一些題材,這一點必須承認。畢竟真刀真槍、拳拳到肉,比不上眨一眨眼就毀天滅地來得熱血沸騰,而天馬行空、快意恩仇,也比不上宮廷朝堂爭權奪勢、翻覆天下來得驚心動魄。

傳統武俠曾經是國人想像力流溢的土壤,是通向精神自由的彩虹橋,但如今網文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傳統武俠的獨特地位早已蕩然無存。對於整個網文界的生態而言,這當然是一件好事,但對於缺乏創新、積重難返的傳統武俠而言,這又是一件憾事。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情節組織和人物塑造方面,恐怕很多題材都要從傳統武俠吸取營養,或有意或無意,追根究底其實都是老前輩們玩剩下的套路,正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此之謂也。

這樣說不是為了證明什麼,畢竟“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搔(你懂的)數百年”,老前輩總有退場的時候,只是希望其他題材秉持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給老前輩一點必要的尊重,少一些冷嘲熱諷,與人為善,功德無量。

或許還有人記得一部上世紀九十年代的傳統武俠題材電影《黃飛鴻之王者之風》,這部電影主要展現了世事變遷下的俠義風範、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裡面紅燈照的苗三娘臨死之前還執意拿起書寫“扶清滅洋”的大旗,個人感覺很像如今傳統武俠的處境。

雖然傳統武俠很可能已經成為阻礙歷史洪流的朽木,但是這杆歷經滄桑的大旗,那些還在堅持寫傳統武俠的人們不希望她倒下,哪怕像苗三娘一樣最終被萬劍穿身,依舊此志不渝。

喜歡神州鎮魔錄請大家收藏神州鎮魔錄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