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開始搞研究

這時林依依,手裡把玩著一塊玉石,剛好從外面進來,看見李不凡躺在竹椅上,便走過去問道“不凡哥哥,你在這什麼愁啊?有什麼事情,說出來聽聽,看我能不能幫幫忙?”

“沒什麼,只是一時半會想不到什麼材料可以耐高溫而已。”

“那瓷土不行麼?”

“比這還要高溫。”

“那我就不懂了。”林依依愛莫能助,也開始苦惱起來。

“哦,對了,不凡哥哥,什麼時候可以開始釀酒啊?那糧食都酵好幾天了。”林依依為了逗李不凡開心,轉移李不凡的視線,不由得問道。

“再過幾天吧,等糧食完全酵好了,就可以了。”李不凡睜開眼,無意間看見林依依手裡把玩的玉石,便問道“你這是什麼啊?”

“這是玉石啊,我父母親留給我的唯一念想了。”林依依把玉石遞給李不凡,說道“因沒請大師雕工過,所以不是很值錢。”

“玉石,石頭?石英石……鵝卵石?”李不凡突然站了起來,親了林依依一口。

“依依,你真是我的福星,我想到代替石墨的耐高溫材料了。”

弄得林依依臉紅得像個熟透了的桃子,一臉懵逼地站在那裡。

等林依依反應過來,現李不凡正快向軍械研究所跑去,已經跑遠了。

“什麼石英石?石墨?不就一塊石頭麼?”林依依嘀咕著。“這不凡哥哥不會是想趁機揩我的油吧,”林依依越想臉越紅,“算了!反正遲早是他的人,隨他吧!”

李不凡記得,石英石的熔點在熔點175o度,而經過水流衝擊摩擦等形成的鵝卵狀石頭的莫氏硬度在7左右,熔點卻在18oo度左右。

而鐵的熔點在1535度 ,鋼的熔點也在1515度左右,只要用鵝卵石來建造鍊鐵鍊鋼用的窯體,就相當於石英石坩堝了,雖耐溫達不到28oo多度,但用來鍊鐵鍊鋼是綽綽有餘了。

現在就差窯內溫度的問題了,不過這李不凡早就想好了,那就是鼓風機。

現在的瓷窯窯內一般都能達到12oo—13oo度,就差了二三百度,如果能從外部加大送風量,讓柴火充分燃燒,相信應該可以達到16oo多度,用來鍊鐵鍊鋼應該夠了。

“大人,我的玉石……”林依依說著趕緊跟著跑了過去,看見李不凡一直在忙碌,又不好意思上前,只是在一旁默默地注視著“果然,專注的男人最有魅力了。”

來到軍械研究所後,李不凡便讓泥瓦匠按照蒸餾器蒸餾的樣子來做一個石英坩堝,不過卻把製造的材料換成了鵝卵石和瓷土,去掉了蒸餾罩和冷凝池。

讓木匠在旁邊搭一個架子,方便人上去靠近石英坩堝不斷攪拌,這就是“炒鋼法”。

接著就是鼓風機的製造,因為沒有水流經過,李不凡只好用人力代替。

讓木匠打造一個大型的送風口,連線在鼓風機上,在鼓風機上裝上大葉片、轉輪,用人力來帶動,就可以源源不斷地往爐子裡送風了,不僅可以讓柴火更加充分地燃燒,更能利用鼓風中的氧使生鐵脫碳,變成鋼。

再讓泥瓦匠把刀、槍頭、箭頭、匕、馬掌、馬鞍等的模具用黃泥雕刻出來以備使用。

再在旁邊築一個大水池,等從石英坩堝裡舀出液態的鐵水倒進模具後,用來冷卻之用。

等冷卻之後,直接就是鋼了,而不再是鐵了,後面只需鐵匠打磨就行。

其實鐵和鋼都是鐵碳合金,是以碳的含量多少來區別的。一般含碳量小於o.2%的叫熟鐵或純鐵,含量在o.2-1.7%的叫鋼,含量在1.7%以上的叫生鐵。

熟鐵軟,塑性好,容易變形,強度和硬度均較低,用途不廣;生鐵含碳很多,硬而脆,幾乎沒有塑性。

而鋼具有生鐵和熟鐵兩種優點,既容易塑造又夠硬,是製造上好兵器的不二選擇。

李不凡一忙活又是三天,三天後,終於把鍊鐵的爐子和石英坩堝建好了,就等其硬化後開始生產了。

等鍊鐵的事情告一段落後,李不凡並沒有閒著,又忙起了手榴彈的製造。

但這回,李不凡真的沒轍了,除了只記得火藥是由硫磺、硝石、木炭混合而成,比例為一硫二硝三木炭外,其餘的真的不會。

不過李不凡相信,只要把這個配比告訴齊飛等會製造炮仗的工匠,讓他們好好研究一番,多試驗幾次,應該不用多久,就可以製造出威力巨大的手榴彈來。

如果實在不行,就拿數量來湊,總會有辦法的。

為了便於手榴彈試驗,李不凡還在前院中用沙袋建了個厚三尺,高半丈的沙井。

於是,大都統府每天都會傳出“砰!砰!砰!”的巨大響聲,附近的居民不堪其擾,又不敢上前理論,只好默默地選擇搬離,而李不凡也因此被戲稱為“愛玩炮仗的小屁孩大都統”。

李不凡對此並不在意,畢竟是自己擾民在先,愛咋說就咋說唄,如果是在前世,肯定會被查水錶的。

等李不凡把有關手榴彈的製造方法跟齊飛等交代清楚後,便又讓木匠加緊了床弩和連弩的研。

李不凡前世因一時好奇,曾專門找相關資料研究過諸葛連弩和三弓床弩,這應該是中國古代史上最有代表性的連弩和床弩了。

李不凡雖設計不出像諸葛連弩那樣的弓弩,但設計出單兵作戰用的連弩還是可以的,只需在原有弓箭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加上箭匣、拉桿、扳機就行,李不凡還參照了前世“五六式”步槍托把的設計,更好地提高了連弩的手感和精準度。

在李不凡的前世歷史上,三弓床弩,又稱“八牛弩”,箭矢以堅硬的木頭為箭桿,以鐵片為翎。

主要由絞軸、牽引繩、牽引鉤、後弓、滑輪、主弓、前弓、扳機等七個主要部分組成,值得一提的是,主弓和前弓是正面擺放的,而後弓卻是反向擺放的。

在架子上安裝“十二石”強弩,以軸轉車即絞車張弦開弓,弩臂上有七條矢道,居中的矢道擱一枝巨箭,“長三尺五寸”,“粗五寸”。

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諸箭一齊射,蔚為壯觀。箭支猶如標槍,近距離射可以直接釘入到城牆裡面,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緣而上。

據《宋史·魏丕傳》記載“舊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這是古代射遠武器所達到的射程最高紀錄之一。

李不凡也沒製造過,也只能把相關製造知識告訴木馬流等木匠,讓他們按照這個樣式來搞研。

“書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啊!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只是他們的思路沒有被開啟而已,我只能做這思想的燈塔,給他們指一條明路,至於能不能成,就看天意了。”李不凡在心裡嘀咕著。

喜歡穿越第一天老爹竟給我下毒請大家收藏穿越第一天老爹竟給我下毒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