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問道兜率宮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張三丰隨呂洞賓煉丹,由於他原本基礎就紮實,又學會了控火之能,所以很快就基本上掌握了所有技巧。只是他那本命之火不同於呂洞賓的純陽之火,而呂洞賓所積累的藥材多屬陽性的,故落到他手裡煉出來的,藥性顯得有些不足了,溫和得多了!這點呂洞賓也挺無奈。這也正常,否則呂洞賓練的丹藥,別人也可仿,那豈不是天底下呂祖仙丹牌子就不響亮了麼?但張三丰反而覺得呂洞賓所煉丹藥性子猛了點兒,容易被當成虎狼之藥去用了!

不過,張三丰所煉出來的仙丹,其中道韻流轉,呂洞賓看了也不禁稱奇。只是他也不曉得那到底有啥功效,只有種不同一般的感覺而已。他不無可惜地嘆道“若不是太上老君近期忙於準備天界論道大會的籌備工作去了,倒真該請他來看看你所煉的丹藥如何!”

張三丰早就對太上老君仰慕己久。聽了呂洞賓的話,覺得原來自己這麼樣就可接觸太上老君了,心裡更是迫切地想能早日一見太上老君了!於是他向呂洞賓問道“那不知可不可以上門請教啊?”

呂洞賓說那是自然可以的!不過要考慮到太上老君是否有空才行。

張三丰說道“在凡間,有儒生為求得指點,竟在程灝門前冒雪等了一天,傳為美談呢!這故事在凡間廣為流傳,被稱為“程門立雪”!我等求道之人,還不如那儒生麼?可否去太上老君門前等他有空啊?”

呂洞賓聽張三丰如此說,知他已萌去意,又自愧自己已不能教張三丰啥的了,去太上老君處求教倒也不失為比較好的選擇。因此他點頭同意道“如此也可!老君向來也不怕被人打擾的。他一旦有空,倒是誰都接見的!”

張三丰便問呂洞賓是否同往。呂洞賓說自己還想突破下玄關,看能否修出民火來。若是修出民火(玄氣之火),已算真正達到三昧真火練成其二了,二者相互加持,修為肯定就更進一步了!況且近期他也有感覺,對凝聚出玄氣之火,似乎覺得可以了,所以準備閉下關。於是,他便對張三丰說道“我想閉關一陣子。太上老君處就你自己去吧!”

於是,呂洞賓透過傳音符向太上老君說了張三丰準備造訪,再把太上老君的兜率宮所在位置的星圖給了張三丰,讓他自己找去。

兜率宮相對而言居於紫徽仙界中心些,所以距離純陽宮還是有點兒遠,張三丰御劍飛行了好長段時間才到了。此界卻不止一顆星球,而是一個星系,名曰牽牛星。據說牛郎也居住於此。幫牛郎飛上天那頭老牛就是太上老君的坐騎青牛,因為它馱太上老君走時忘了與主人道別,又覺得主人辛辛苦苦勞作,自己沒幫上忙,所以在成仙后向太上老君請求回凡間一趟去報主人之恩。它這請求太上老君自然應允,以無上法力為它開闢了一條能保有一定仙力的投胎通道,投胎到了由它原來主人轉世而來的牛郎家裡。所以才有了它指點牛郎娶到了織女以及後來它死了把能飛上天的牛皮都留給了牛郎。正是憑著它的牛皮,才把牛郎及他那雙兒女給帶到此界的。太上老君感於青牛的忠誠,遂將此界命名成了牽牛星界,意思是牛郎一直牽著牛在等著與織女團聚呢!世人因牛郎織女為天河所隔,離恨綿長,故也將此界稱為“離恨天”。

太上老君的兜率宮就在牽牛星界內一顆行星上。若以我們現在的天文知識可以看出,其實這牽牛星也在銀河系的,只是比地球距離銀河系中心要近得多。

張三丰御劍飛到兜率宮後,現早有道童等著迎接他了。他隨道童進了兜率宮,看見這兜率宮的風格又完全大別於純陽宮。到處都透著很簡單很質樸的韻味,又不失古樸與渾厚。山林泉瀑,盡皆顯得平凡得很。花草樹木,也從未經過修剪整飾的痕跡。但一切又分佈得並不繚亂,處處都給人一種大道自然的感覺!

兜率宮主體建築分為三部分。中間是大殿,大殿前立有一個碩大的丹爐,其上鑄有八卦圖,乃那聞名遐邇的八卦爐是也。大殿兩側分別是煉丹室與圖書室。有著標準的道觀格局。太上老君就住在圖書室內。兩名丹童則居於煉丹室的側室內。

道童告訴張三丰,太上老君正在大殿等著他的呢。所以他們直接去了大殿。大殿正中上位供奉著的是伏羲與女媧的神位,以示對人類始祖的尊敬。當然,也含著以人為本的寓意。正如老子在《道德經》中所說“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進入大殿,張三丰見太上老君正獨自坐在那裡。太上老君臉方中帶圓,寬額大耳,並不是多麼清瘦。雖然慈眉善目,風神出塵,但並不顯得有多麼的仙風道骨的味道,反而平易樸實,宛如常人一般。張三丰知道,太上老君表面上如同常人,實乃返樸歸真,達到與常人“和光同塵”的境界了!

張三丰正要行禮拜見太上老君,太上老君卻丟給他一個蒲團,示意他坐下。待張三丰坐下後,太上老君才慈祥地笑著說道“來了就好,不必多禮。我輩學道之人,又不是儒者,重那些禮節幹啥?”

張三丰聽老君如此說,頓覺心境一寬,暗歎太上老君果然境界高人一等!於是作揖謝道“受教了!”

太上老君則樂呵呵地笑著說道“一點就透,果然天資甚佳!我實也等你久矣。一想看你是否可造之才,再則欲知你修煉到了何種程度。如今見之,果然不錯!看來此屆論道大會,我紫徽仙界,還真要指望你代表大家去出戰了!”

原來,前段時間太上老君比較忙,就是在準備論道大會的事去了。這論道大會要如期照開,需要各方大能互相聯通神魂,再在一定空間內共同佈置出神魂大陣,才能確保各界選出的代表的神魂進入大陣之中可以實現正常的交流及宛如身臨現場般的感覺。如果拿現代社會的資訊網路來作比方,各界大能就猶如建立起基站衛星一般,組成了資訊高公路,形成了網路系統,大家才能上網交流。至於不同空間內所設的神魂大陣不同,就形成了該處功能不同。這就猶如現今計算機網路系統中的不同網站一樣。所有這些,都要各界大能們通力合作,事先建好。如今,已基本完成了,只消除錯檢測下,確保論道大會上不會出現問題就行!

而各界大能還需要考慮選取參加論道大會的代表人物。雖然名義上天界論道大會各界神仙均可參加的,但在大家都最關注的板塊上,各界相爭,主要是看代表人物之間的對決。一般神仙,只能如同在評論區裡評論或下彈幕而已,很難引起大家的關注的!不過,他們倒算一種群眾力量,也能形成鋪天蓋地的氣勢,輔助他們所支援的選手攻擊對方!

太上老君又看了張三丰一陣後說道“你以武入道,身子骨己煅造得晶瑩剔透的了,本命之火極其旺盛。我非武修,這方面自不可能指點你啥子。後天玄氣貯備也很是豐厚,這方面也無需我插手相助。神海內靈炁充沛,已漸煉化生成靈冕,想來天魂無神方面修煉得也是不錯。只是不知你修的何道?”

太上老君這一問倒把張三丰給問住了!他研究過好多種道,但思來想去,於他感觸最深的還是人間大道。畢竟就算在黎山老母那行宮裡,他也還在感嘆該如何還世人們一個自在幸福的生活的嘛。於是,他便對太上老君答道“我想先弄清楚人間之道!”

太上老君聞言,微笑著捋了捋鬍子說道“這方面我倒可以與你探討探討!你應該看過《道德經》吧?不知你理解得如何?”

張三丰答道“老君所著《道德經》,學生自然是看過的。應該粗通大意的吧!”

太上老君卻說道“不敢!不敢!《道德經》豈是我所能著的?我不過錄下先聖於金人上留下的銘文,串通理解所整理成冊而已!所謂金人銘,就是歷代先聖人們鑄造金人時,把自己的治國方略和心得體會之箴言也刻鑄成銘文於金人身上,以求世代留傳下來。彼時無書,故不成冊。後遺留於周室太廟多也,故我見之後抄錄羅列研究之,得聖人之道,而自成冊也!故不可言是我所著!實眾先聖人集體所著也!聖人之道,實則人間大道爾!”

張三丰點頭稱是。太上老君見其神情,知他已然是懂了的,便欣喜地道“如是,倒可細細研討一番!”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