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論道兜率宮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太上老君待張三丰回過神來,便笑問道“三豐,你可有所悟得?可否說來讓我一道參詳?”

張三丰向太上老君深深一禮後說道“多謝老君點拔!使得學生一下子想通了許多東西呢!”

然後,張三丰整理了下思緒繼續說道“民生自然,確是如此!老百姓總會根據自己所處的環境自食其力的。雖然人皆有想把日子過得好些的願望,但絕大多數人還是會腳踏實地地過好日子的。所以,民雖逐利,但並不見得貪。民眾之間,自然也就形成了一種共識,承認一些利益的交換。比如,有事請人幫忙,除了有互換勞作的潛在規則外,還需管好伙食之類的附帶利益。交換著幹活,還要盡力,不能偷懶,這便是義。守其公義,社會生活才能正常進行。物品交換上,也有個公認的價值對等範圍。出了價值對等範圍,則會被視為不義。由此而規範出百業之間的價值利益交換。這些交換中自然也有一些出入,就形成了利潤。當然,也就有了專門追逐這些利潤的行業,也就是商業。而圍繞著商業來進行的生產,就是商品生產。老百姓除了解決自己吃飽肚子之外,要想生活得更好些,都必須進行一定的商品生產。也就是說,即使是種地,地裡所產出除了供自己吃飽肚子之外,也要拿出部分去作為商品交換,以換取自己其它方面所需的東西。一個社會的繁榮程度,從某種角度上說,就是要看商品生產是否達、商業是否繁榮。反過來說,一個商業繁榮的社會,老百姓的生活從普遍上來說,應該是不錯的。民眾逐利,不過是為了把生活過得更好而已!故而,竊以為,並非不可使民見利!反而是民眾見利,趨利而為,實是自然反應。”

太上老君聽了張三丰這番話,也是驚?地“哦”了一聲,表示自己倒真沒想到如此。然後他又微笑著示意張三丰繼續說。

張三丰接著說道“然而,天下最大的利,不過於佔有社會資源收取利稅!此乃強者所為!天下強者,莫過於王,故有率土之濱,莫非王土之說。王作為統治者,實則是統治階層的代表而已。整個統治階層,皆賴此道而生!老君所言“不可見利於民”,不知是否指統治者不可隨意擴充隊伍,使民熱衷於做官這回事啊?”

他這一問,倒把太上老君給問住了!太上老君本意不過是按“不尚賢,不貴難得之物”那般理解而已,張三丰這一問倒把他的意思給坐實了!他倒是不會慍怒於張三丰有些“曲解”的,所以他並沒有明確回答,只是微笑著示意張三丰繼續。

於是,張三丰繼續說道“其實,統治者也肩負著管理社會、協調社會甚至於組織好社會生產的重任。他們收取一定的稅收,也是合情合理的。故而,做得好的統治者,民眾是擁戴的。比如老君所言的那些聖人們!但若稅收過多,而不顧及於民,則為禍害。驕奢淫逸,民眾就會看不慣他們,進而會反抗他們。這也正是老君您在《道德經》裡一再敲打那些統治者的地方吧!“不尚賢”不予賢人們過高的社會地位,防的就是這些人利用其過高的社會地位去謀取私利吧?如果能杜絕賢者利用其社會地位去謀私利,尚賢也是不錯的呀!畢竟賢者有能、賢者有品嘛!能促進社會正向展的。所以,關鍵在於規範管理上!至於“不貴難得之物”,講究個物盡其用而不奢糜當然沒錯,但交換的對等性決定了難得之物自然會貴些。況乎難得之物自然非大眾普遍使用之物,它們其實於民眾的生活影響不大。唯有權勢階層以此彰顯自己,有違平等理念,故當適當限制。”

太上老君聽到此,向張三丰拱了拱手道“你如此一說,我倒受教了!”

張三丰連忙還禮說道“不敢!不敢!老君所言是指先聖人所處之原始社會的情況。而我所言乃後世狀況,故不可同日而語!”

這話把太上老君也說得感嘆起來“是啊,雖然人心不古,但大道卻也正該如你所說的那樣!”接著向張三丰問道“那又該如何使民不爭呢?”

張三丰接著說道“民既見利必趨之,這是一種自然現象。正常情況下可以如司馬遷所說的那樣,因之、由之再整齊之。也就是對於急需展的產業,還需要適當的利誘老百姓去參與,再任由他們去做。到一定程度上為了避免不正當競爭,則要加強管理,使之良性展。當然,也需要把控好度,以免各方面產業展失衡,那就需要做好調控。要充分體現出社會的需要就是利益所在這一原理!比如您昇仙後,齊國與魯國之間出過這麼回事齊國為了搞垮魯國,故意大量購買魯縞。魯縞就貴了起來,展過度了。魯國民不耕作,糧食就為貴了。若魯國能一直靠出售魯縞來換取糧食,倒也沒啥。但這時齊國突然不買魯縞了,還大量賤價拋售,並抬高糧價,魯國經濟一下子就被整垮了。魯國雖僅一小國而已,若以天下而論,產業展失衡,那禍患就大了。故而,必須兼顧到產業協調展。對於利潤微薄甚至無利潤而社會必須的產業,除了加大利誘使民從業外,還應該以補貼乃至於國家介入的方式來使之跟得上整個社會的展。這也是國家政權必須盡到的職責和功能!當然,前提就正如您所說的那樣,統治者必須持聖人之心,行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太上老君聽到此,不禁點頭說道“原來如此啊!怪說不得我也總覺得我總結那聖人之道有些缺陷呢!受教了!受教了!”

張三丰連忙說道“不敢!不敢!這也是我想當然的而已!”

太上老君又微笑著意猶未盡地問道“那後來呢?”

張三丰知其意,答道“人勤地不懶!各方面暢通,百業興旺,自然民之所創富饒。民富而國強!況且,民之所願,太平盛世,自食其力而足矣!縱有小不平,也自安之!何言天下不患寡而患不均焉?天下無物,均之皆無物,眾皆不得生也。天下富饒,誰不願安享之?此亦老君《道德經》之要旨民生為大也!生財有道,民既富足而安穩,僅存有序之競爭而已,不會無良地爭奪利益!況乎民眾實不貪婪,多數之人皆會安享富足生活。生財無道,欲貪多也不得,徒留貪心取笑於人乎?”

太上老君則問道“人有賢愚,各自所出或相去甚遠。如你所言,不正應了終落個貧富懸疏之狀貌乎?”

張三丰又忙答道“天下富饒,縱愚惰者亦可活!雖有如老君此慮,然總比多數人辛苦勞累而不可得活好!況且執政者當忌天下民眾貧富懸疏,自應設法排程平衡。要之道,合理配給社會資源,此誠大事。能聚巨財者,皆為資源大量佔有者。一般民眾,不可能佔有大量社會資源,故不可能暴富。按理說,天下資源,乃天下人所共有!所以,社會資源,可用而不可佔!用則可排程,佔則不可排程也!縱執權者也不可佔!犯天下之大忌者,廣佔資源耳!西漢未王莽,即以帝王之命佔天下田產,又以重賦稅加之於民。民不堪種其地,嘯聚山林,故出綠林赤眉之禍,終身死而道消!此可謂天下大賊也!故合理調配資源之使用,亦是執政者必須習練之功課。調配之道,以利民為準。過度使用資源者,或可以增稅之類手段抑之。最忌之處,便是執政者不可懷竊取民財、與民爭利之心!此理老君《道德經》中已明確提出過,不消贅言!其次,則需跟進社會保障之機能,使民無憂。再次,國家富足,則可增加社會福利,使老有所養、幼有所撫,民皆幸福美滿矣!”

太上老君聽完,沉思一陣後嘆道“依你所言,我之以道治國,尚差之甚遠矣!我那僅僅一個大原則,以民為重,以展民生為要而已!具體做法,還當如你所言!況乎好些理念,似相沖突,然又相通!只是不知我所提之道,後世可有拾者?”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