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聽葛洪講道儒之爭及老子傳說(1 / 2)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大家細細地把那藥茶品飲了後,端的感覺神清氣爽,口齒餘香。張三丰知葛洪學識淵博,知曉許多仙家秘聞,想聽上一聽,便請教道“素聞師祖博古通今,可否與弟子講講何以道儒成仇而互相攻擊呢?”

葛洪捋了捋頜下那山羊鬍說道“道儒相攻,起因在於孔子問禮於老子也!實質就是雙方對治理天下之道相悖也!

話說孔子曾去老子那裡請教關於周禮的事。他先派子貢去探訪。

子貢到了後,老子告訴他說:“你的老師名字叫丘,他如果能跟隨我三年,然後我才能教導他。”

孔子聽子貢傳回老子所說的話後,雖覺不快,但他畢竟小了孔子不少。兼之老子早已聞名天下,孔子也想圖個好學之名,最終還是決定了去見老子。

經過長途跋涉,孔子見到老子後,老子告訴他說:“善於經商的人會把財富藏得很深,就像他沒有財富一樣。君子修養到很高的道德後往往顯得很愚訥。你應該去掉你身上的驕氣和過多的慾念妄想,這些對你都沒有好處。

孔子一想自己也的確有那麼點兒臭毛病,便欣然表示接受。

一天,孔子在讀書,老子看見了問他:“你讀的什麼書?”

孔子說:“我讀的是《周禮》,聖人也讀它。”

老子說:“聖人讀它是可以的,你讀它有什麼用?它的要義是什麼?”

孔子說:“它的要義是闡述仁義。”

老子說:“蚊虻叮咬面板,搞得人整晚都睡不著,就像現在有人痛心疾地宣揚仁義來擾亂人心一樣,其實是在製造大亂。天鵝不用每天清洗羽毛就很白,烏鴉不用每天染色也很黑,天空是自己變高的,大地是自己變厚的,太陽和月亮都是自己光的,星辰是自己排列好的,花草樹木生來就有區別。這些都是道所決定著的!你要是向著修道的方向行進,則道自會來居,又何必要用仁義來框之!以仁義框天下,那不是敲著鼓尋找逃跑的羊嗎?你這是在擾亂人的本性啊。故而,道之不存,方有仁義也!我認為你不應該捨本逐末而自我迷失也!

孔子對此卻感到茫然,他辯解道“我之所以在研習仁義,便是為了尋求治理天下之道啊?”

老子就問孔子:“那你已經得道了嗎?”

孔子說:“我求索了二十七年也沒有得道。”

老子說:“假使道能拿出來獻給別人,那麼沒有一個人不獻給他的君王;假使道能拿出來送給別人,那麼沒有一個人不送給他的親人;假使道可以告訴別人,那麼沒有一個人不告訴他的兄弟;假使道可以傳給別人,那麼沒有一個人不把它傳給他的子孫!但是從來都沒有人做到!沒有別的原因,那些人心中沒有承載道的能力,則道不能降臨到他們身上。”

孔子說:“我刪定《詩》《書》《禮》《樂》《易》著《春秋》以成六經,弘揚前代君王的道,以明用公、召公的宏偉業績,用它們來遊說七十多個君王,都沒有被採用!人真是太難被說服了!”

老子說:“六藝是前代君王們那些過時的東西了,這個怎麼能拿出去向他們說教呢?你現在所學習的,都是因為太過陳舊了,所以才說服不了別人。“述’就是鞋子踩出來的腳印,鞋子如果不換,踩出來的腳印能有什麼區別嗎?”

孔子回去後,沉默了好幾天不說話。子貢很奇怪就問他為何。

孔子說:“我遇見人家的心思像飛鳥一樣飄逸時,我就構造一個弓箭去射他,沒有不成功射落的;如果別人的心思像糜鹿樣敏捷跳躍時,我就構造一隻奔跑的獵狗去追逐他,也沒有不咬到嘴裡並拿住他的;別人的心思要是像潛在深淵裡的魚一樣深藏不露時,我就是構造一個帶釣鉤的繩子投下去,也沒有不釣出來並制服住他的。至於龍,乘著雲氣往來,遨遊在天空之中,我就追不上了。我現在見到老子,他就像神龍一樣,驚得我張著嘴合不上,吐著舌頭縮不回,精神恍惚,都不知道他人在哪裡。”

司馬遷所知不詳,故只記下孔子評價老子的思想猶若神龍也,向前不見其,向後不見其尾,而其身又在雲霧之中忽隱忽現爾!實則是因老子欲指點孔子追尋大道,而孔子終不開悟耳!孔子頑固駑鈍如斯,安能得道家正眼視之?其後莊周與孔子交遊,更是變著方來挖苦孔子及其思想,一篇《盜拓》,就把孔子罵得體無完膚!然孔子也不齒莊周等隱者無所作為,但求養生,曾斥其道家小“老而不死謂之賊”也。道家為天下民眾呼籲,讓君王放下架子,甘處民下。儒家則為君王鼓譟,要以禮匡治天下之民,本就背道而馳的嘛,怎不互相攻訐?”

張三丰聽了,不得不佩服葛洪曉得的東西真多!至少,連司馬遷都不知道的他也知道得如此詳細。想到此,他便更來興趣了,又問道“世間對老子的傳說不少,但又都語焉不詳的。就連司馬遷《史記》裡對老子的記載也說或許有幾人都被稱作老子,不知您對此有何看法?”

葛洪不愧為寫了《神仙傳》的人,一提到這些立馬精神也來了,便侃侃而談起來

老子名重耳,字伯陽,是古代楚國苦縣曲仁里人。

他的母親感應一顆大流星而懷孕,雖然是接受天然胎氣而生,但是出現在李家,所以還是以李為姓。

有人說,老子是出生在天地之前的,有人說,老子是上天的精魄,大概屬於神靈一類的東西。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