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與賈生論道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漢武帝一群人並沒有走乾淨,還留了一名白麵儒生沒有走。此人向張三丰一禮後自我介紹道“我乃賈誼是也!道長高論,確實出人意外!然武帝當時,確實有囿於時局,不可能看得太清楚長遠之厲害所在。故竊以為,道長如此批判武帝,實在是過分了些!”

張三丰傲然笑道“事實如此也!況且武帝作為最高決策者,只圖自我私心的宏圖霸業,不顧天下民生展,其根本出點就錯了!若非如此,豈會為時局困惑而一錯再錯哉?司馬遷當時就提出過反對意見,然武帝竟不屑一顧!”

賈誼問道“你是指司馬遷說的““善者因之,其次利導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加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這些?確實,他說得有道理。但武帝安可如此緩慢地等著?”

對於經濟的展,司馬遷持任由經濟自然展與因勢利導的態度。他認為不要強求百姓去從事何種產業,更不能與民爭利。讓百姓各自樂業盡力,經濟自然就會繁榮。雖然這僅是從經濟展角度去想的,但司馬遷也認為這樣才符合“道”的。

張三丰聽賈誼如此說,不禁冷笑道“他就因自己等不及就要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與天下爭”?司馬遷勸過,那可是最下下之策!最終報應不爽,尚不知錯,你還來為他鳴冤?”

話說這個賈誼,史上人稱賈生,是漢初較為全面地關注社會經濟展之人,雖頗受漢武帝看重,但並未採取他的經濟思想。唐李商隱為他作詩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可見其所處窘境!無它,漢武帝還是覺得那樣做不能滿足他快來錢的需要而已!

賈誼是漢代較早而又較為全面地論述“重農”的思想家。賈誼的重農抑商思想具有鮮明的時代特色,他繼承並完善了法家的重農理論。先,在重農的目的上,賈誼以富安天下為根本目標;其次,在抑商的理由上,他著重分析工商業者的奢侈消費對社會風氣的影響;最後,在抑商的措施上,賈誼注重利用對流通領域的調節來實現他的重農抑商。賈誼在這三方面與法家的農戰論相比都有了很大的區別,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農商關係理論,進一步豐富了重本抑末思想的理論內容。賈誼繼承了儒家的“貴義賤利”思想,分別對法家的“不循禮義論”和6賈、叔孫通等漢初思想家重視禮義作用的觀點進行了總結和改造,形成了以禮義治國的思想。賈誼透過對秦亡教訓的分析,認識到貴義賤利思想對維護封建統治的重大意義,從而使儒家的“義主利從論”由維護奴隸主利益的思想轉化為維護封建統治的思想。賈誼的貨幣經濟思想表現為貨幣流通理論:第一,反對貨幣私鑄。賈誼詳盡分析了貨幣私鑄政策的四大弊端;第二,主張貨幣統一。賈誼提出了“法錢”的概念,國家需以法令來規定貨幣的形狀、重量和成色標準;第三,主張用貨幣手段調節流通。他重視貨幣對價格和商品關係的作用,並把貨幣作為國家管理和調節經濟的重要槓桿。賈誼針對貨幣私鑄對國家政治穩定和經濟展造成的危害,提出要從壟斷貨幣材料著手以控制貨幣流通、調節供需、實現封建政權對國民經濟的管理。賈誼這種重視貨幣在商業流通中的作用,的確很有前瞻性。

賈誼說道“我倒不是來為武帝鳴冤的。他的做法的確是錯了!我只是想與道長探討下展社會經濟方面的問題而已!老百姓是“倉廩足而知禮節”!司馬遷也說“凡編戶之民,富相什則卑下之,伯則畏憚之,千則役,萬則僕,物之理也。夫用貧求富,農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繡文不如倚市門。”就是說天下老百姓,貧富懸殊十倍,貧者就自覺卑下了;若懸殊百倍,就畏懼忌憚那樣的富人了(遇到時走路都自覺避讓);若懸殊千倍,則為其奴役;若懸殊萬倍則只能做那樣富翁的僕人了。而從致富難易上來說,行業間又是有差異的。農業不如工業,工業不如商業,商業又不如服務業。但這依次是有本業末業之分的。可見,經濟決定上層建築!民之尊嚴,平等,乃至於自由,性命皆取決於民生狀況。民不能富,何言尊嚴?富不能均,何言平等?貧富懸殊,自由、性命皆交付於人,何來民權!所以共同富裕是個大前提,而防止過度的貧富懸殊,則又是時時刻刻該重視的。一旦有“仇富”的社會心理產生,朝庭便當警惕,謹慎調整好社會各方面的平衡展。防止社會財富向少數行業少數人身上聚集而使社會展失衡。否則,輕則出現經濟危機,流民四起,重則政局不穩!所以有“本富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之說。雖然司馬遷說的是社會中個人的展,但對於整個社會的展,更宜深思!”

張三丰聽後,也覺?異世人將賈誼劃歸儒家,是不是弄錯了喲?雖然目前賈誼所提理論基本上是司馬遷的,但可以看得出,賈誼是認同司馬遷所說道理的。只不過他是想透過對經濟調節作用來讓行業均衡展罷了!這也確實是社會經濟展所必須考慮的呀!看來是錯誤地將他這方面的思想當成“重農抑商”而劃歸到“農業為本”的儒家思想上去了!或者說,儒家也未必全都是迂腐之人吧!

想到此,張三丰不由收起了小覷之心,正色言道“民富而自安,確實如此!我道家理念也是倡展民生,使民富而求國強!然更強調循其自然展之理也!既不可拔苗助長,也不可人為斫刈之。故我道認為,統治者應真心實意地幫助老百姓展生產,搞好民生。而對於利益不均之處,應以宏觀調控之手段,引導人們去做到自然均衡。而非政令性的一刀切,更不可能像漢武帝那樣,強行徵收算緡告緡。漢初經濟局面,的確是失卻監管造成的。但矯枉也須循道逐步而來,豈能如他那般強搶?就算打擊豪強,然其所出資產,也該用於均衡展,扶持該幫扶之人,而非充於國庫而他自個用去了!”

賈誼聽張三丰如此一說,眼睛一亮,頓然猶如找到知己一般!迫切地問道“既然如此,真人認為該如何調控?”

張三丰卻有點兒賣關子地說道“這先要看經濟該如何展!民本自然,逐利而為也在所難免。然此中智者,自會以其獨到之眼光及手段而為之。於其始,有引領潮流之作用,對啟用經濟展是有益的!若此時抑之,無異於滅殺希望於未然乎?然一旦其利過份,即有造勢而撓亂經濟之嫌,即當注意監控管理而調控之也。倚門賣笑者,其無本生意而世人盡逐臭之,利潤自不待言,然仁兄以為,該如何處理之?雖管仲倡之業,不也不可甚囂塵上乎?”

賈誼點頭說道“該管則管,該禁則禁!”

張三丰繼續說道“該禁者,必有不容於世間之理。如倚門賣笑者,有悖於社會人倫道德,影響家庭安定,又破壞經濟秩序,其有百害也!故而該禁。該管者,於社會有利,卻由於利潤豐厚,有擾亂社會經濟秩序之嫌疑。然何從管之?徵之以高稅以薄其利,為手段之一也。但商人必以其稅計於成本內,又昂其值,則當從道義角度限其價。至於從商作奸者,以違律論處。若仍無法調控,則宜設義商以競爭之。何謂義商?乃薄利或無利之官商也!雖由官方排程,然其利又不歸官府,而屬天下。一切營運,皆公諸於世,使民知之其利之微薄或無利而市義也!若此,必能限制物價,而斷奸商暴利之念!然官營產業,其宗旨皆是為民也,而絕非如漢武帝之官方壟斷經營!其利也必須及時返還民眾,用以調節產業平衡展,補貼無利行業。”

賈誼聽後笑說道“張真人,你真狠!如你這般,僅留一線予私人操作,世人自會審時度勢而為之!然唯恐官商怠於事或從中腐敗耳!”

張三丰點頭認同道“確實如此!若行義商,又難免不生此類弊端。然若以律論處,則可敬效尤!此又涉及吏治也!不過,義商也不可濫,畢竟有挫經濟展之活力!需由社會監察部門指導而為之,使之呈若有若無狀態。此猶如災年施粥也,有而不常存!”

賈誼擊掌嘆道“你這義商的設想真好!可使商業展相生相剋也!我曾以為司馬遷的經濟思想也滿不錯的,但他並未給出“整齊之”的具體作法!我始終認為按他那樣施行下去,商業終會失控,商人成為豪強,就成了魚肉天下人之禍害!但若以你說這種“義商”來制衡之,足可使商人較難暴富也。若此,商業可控也,使之只能作為農業工業的輔助產業,則可實現天下之民均貧富,天下自可安也!”

張三丰會意一笑後繼續說道“至於組織和展農業和工業,可能因為失去了商人資本的投入,就需要朝庭真心實意地予以幫扶和組織了!其規模化生產,也可由成員共同集資完成。那麼,組織起來的產業性質將趨於公有制也!若其產品滯銷,也需要朝庭組織義商介入幫助。總之一點,朝庭必須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朝庭!於這一點,先生可能可以接受,然漢武帝之流的帝王們,安會接受?”

賈誼一聽,頓然驚出一身冷汗來!顫慄地說道“如此豈不等於無君了麼?此等大逆不道之設想,恐怕也只有你們這些方外之人可想!”

張三丰笑道“先生果然還是有些迂腐!我們為天下百姓著想,為社會平穩健康地展設謀,何來大逆不道之理?相反,那些帝王私心作祟,欲霸天下而奴役老百姓,才是真正的不道!他們也不想想為帝王者,不該為老百姓著想麼?民富而國強,不也能遂了他們之意?”

賈誼搖搖頭嘆道“縱然如此,道長此論終難入君上之心,也是終不得用的!”

張三丰淡笑道“或許正如先生所言吧!我曾推衍過,的確要到取消帝制後,社會才有可能如此展!然先生懷經世之才,又忠心於帝王,可曾得用?”

他這一問,又問到了賈誼內心之痛處!賈誼默然一陣後,搖頭嘆息道“縱世有良才,也有明君,然時運不濟,也會命途多舛矣!道長就勿要笑我了!不過,道長所言,確實也有理!回思起來,若無文景之治,又安有武帝一展雄才大略之機?只是冥冥之中似有天意,盛極必衰也!”

張三丰笑道“先生差矣!武帝違逆祖上之訓,棄道不顧,好大喜功,肆意妄為,方釀千古之禍,豈是天意哉?他若能如文帝那般,保持以道治國,懷無為而無所不為之心,勵精圖治,國家必更加繁榮富強,漢室江山,豈會不固?是為人禍,何以怨天哉?”

賈誼見張三丰又說回到漢武帝的問題上去了,為免尷尬,便長身一揖,說道“真人固慧眼如炬!不說那些了也罷!今番有幸討教,我也當回去反思,或可得益也!”說完,告辭而去。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