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顯化未來

小說:太極祖仙 作者:天民思想

張三丰原本想融合各種展模式,取其各自優點而嫁接成一種最優良的展模式予以顯化,但如今分析起來,其內在命脈似乎並不相融。

淨土界的情況,是原本就處於無政府狀態,人們習慣了自由散漫地生活。人們又盡都崇尚修煉,對道家有著天生的親和力。故而他們只要獲得道家的幫助,生產力有所展,生活過得好起來,自然是按著道家思想的引導,和諧而恬淡自在地生活。故而他們沒有什麼大的社會矛盾可言。其實這只是一種半仙的世界,就猶如物質條件比較富足了的老子所言的那種“小國寡民”狀態。先,張三丰他們一行經過淨土界時,就對淨土界的經濟和思想文化進行過一輪改革。胡鸞仙的房地產、丘處機的農業公司、林朝英、林正英的醫藥公司以及張三丰開辦的道院,已在很大程度上改造了整個社會。況且,他們所做這些全然都是為了淨土界的所有百姓,他們自己是分毫不取的(這實際上完成了社會由個體化私有制小生產向公有制社會化大生產的轉化)。至於社會秩序的維持方面,張三丰還留了一具分身進行彈壓。那可是“舉頭三尺有神明”存在的呀!這樣自然不會有人亂來。而這些,自然不是凡人世界所能比擬的。凡人社會縱使有“公道”的存在,但這“公道”是隱而不顯的,哪有張三丰那分身的震懾力來得明顯!況且,張三丰也知道,要不是他對自己那具分身的嚴加約束以及迅傳遞回去科技革命的資訊,這麼一個神權至上的社會,很容易弄成個一言堂,使得社會展陷入一潭死水的狀貌。所以,張三丰認為這種展狀況其實並非天然的情況,只是一種特例,僅有補充說明一些社會正常展要素的作用。

而尋歡它們推演的神龍秘境那第一種模式,雖然很科學,但中前期那種物資配給制度的確很笨拙死板,並不自由靈活,似乎還遠不如第二種模式來得更加自然流轉。二者的分界線也正在於此,稍不注意就淪為第二種模式去了。所以二者只是一種選擇執行,不可相容的。況且其中人為的不確定因素並未顯現。因為“人的心思”,可不是如同電腦那麼單純的!“人心複雜”,不也是人們往往感嘆的事情麼?對於這點呢,張三丰既感到唯有從體制制度上進行約束外,也感嘆要做到老子所言那種“鎮之以樸”,使社會人心純樸,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他從神仙角度去想,道家修煉,其實就是個“去除雜念,修煉真心”的過程。不過呢,哪能要求全民修煉的嘛!

反過來張三丰倒想到了華夏的現實歷史。自三皇五帝下來,既經歷的純樸的原始公有制社會,又最終步入了農奴制社會與封建社會。並且,最終封建社會為了穩固小農經濟模式,還不遺餘力地打壓商業展、打擊豪強。當然,這也造成了經濟一直不能迅展,使得連科學也沒展起來。畢竟科技要較好地運用到生產中去,可不是小農經濟能行的!所以,即使我們有“四大明”,有墨子早世界二千餘年的科學探索,有領先於西方數百年的數學成就,然而,我們中國,除了一輪又一輪的“改朝換代”之外,封建主義倒顯得堅如磐石!經濟上卻是稍微好一點,又被戰火塗炭,人民一直生活在反反覆覆的這種“洗禮”之中。所以,張三丰除了怒斥造成這些的千古罪人外,實際上是很看衰這種社會模式的!就連西漢“文景之治”與唐太宗的“貞觀之治”,張三丰也覺得這些帝王,僅觸及“以道治國”的皮毛而已,其內在動機不純,遲早還是會如葉公好龍般,被“以道治國”給嚇倒!所以,張三丰實在不太願意提出中華之歷史來說事!

不過,經過這麼一番比照,張三丰倒現了社會要更好地展必須搞好的幾個方面。

一,政治上必須“以民為本”,充分體現人民的意志,儘量滿足人民展生產的需要。當然,利益分配上也必須人民整體利益至上!

二,要有效地組織好社會生產,包括經濟模式的合理調整。展商品經濟是社會的必然,但又要儘量規避商品經濟的負面作用,即不可使財富只集中到極少數人手中去了,要儘量確保產業平衡展。不可偏廢。必須注意在不失自然的前提下搞好宏觀調控,兼顧各行各業的人民!

三,必須充分重視科學技術的展與運用,使之更好地促進生產力的提升。只有社會產出富足了,只要分配上不致於太不合理,就算喝口湯的小老百姓也是可以生活得將就可以的。

四,各種展模式最終都指向了一點人人平等、共同富裕!其實,就算是儒家,他們也提出過“大同世界”的理想的嘛!所謂“大同”,不就指大家都一樣麼?所以,最終目標,也不過如此而已!

想到這些,張三丰雖對凡間中國封建社會的展情況極不看好,但他還是希望能有個改變的契機。很顯然,先必須廢除封建帝制。但中國幾千年來的封建帝制,卻極其根深蒂固,極難撼動。就算朱元璋領導農民起義成功奪取了政權,但他自己又搖身一變,成了新的大明王朝的皇帝!這其實使得張三丰頗為失望的。不過,張三丰還是不死心,他想到了用《天機策》的大衍神算術來測算下,看未來能否見到一絲改變的希望!

於是,他立即靜下心來,運用大衍神算之術對中國明朝及其未來進行了測算和推衍。先,他推測到了朱棣在姚廣孝的輔佐下造反得了皇位,並立精圖志,成就了永樂盛世。民間老百姓的生活好了起來,經濟繁榮,還出現了一些民營企業。商業也達起來。特別是派出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使得中國與西洋海上商貿更加頻繁密切起來。而義大利人馬可波羅來大明呆了十五年後,寫了本關於中國的書帶回了西方,使得全世界對富庶的中國無比嚮往。但後來明朝的皇帝們就有許多不像樣了,又把國家給弄得有些民不聊生起來。加上武備松馳,軍隊戰鬥力極差,東洋倭寇居然一度於沿海肆虐橫行。好在又出了一位戰神戚繼光,消滅了倭寇。東瀛島國結束了戰國時期,欲以高麗為跳板覬覦神洲,但也被戚家軍打敗。但不久後一場天災大旱,使得中原民眾受災嚴重,而朝庭救濟不力,便又爆了農民起義。並且,緊接著的又是一場大瘟疫流行,使得神洲大地餓殍遍野,大明江山風雨飄搖。再加上東林黨禍,官僚富豪只圖中飽私囊,國庫空虛,竟連軍餉都不起了。最終農民軍攻破京城,滅亡了明朝。但北方後金女真人乘勢南下,竟又滅了農民軍,建立了一個新的王朝。這些,本在張三丰意料之中。不過接下來的推衍,竟差點兒讓他後背涼起來。

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開始時還是挺強大的。但此時西方卻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推翻了封建帝制,打通了海上貿易通道,並使科技大興,社會迅繁榮起來。實力強大的西方帝國開始四處殖民侵略。荷蘭紅夷竟然侵佔了中國臺灣島!好在明朝遺臣鄭成功收復了回來。當然最後也還是被統一了。此時西方諸國對中國都還頗為忌憚。於是他們派出使團來一窺中華。當他們現中國已有些外強中乾時,便準備著想來打劫中國了。由於中國封建王朝的固步自封,農村土地兼併嚴重,又爆了一次極其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雖然最終被撲滅了,但也導至封建王朝迅衰弱下去。西方列強終於見到有機可乘,便用他們的堅船利炮,開啟了中國的國門,迫使中國朝庭臣服。東洋人也學西方,竟透過改革迅強大起來,也加入到了入侵瓜分中國的行列。泱泱中華,竟淪落到任人宰割的境地,幾近受亡國滅種之禍!

但好在又出了些仁人志士,動了一場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也學著西方諸國那樣,廢除了帝制,力圖革新。但可惜中國封建勢力太頑固了,各地軍閥擁兵自重,又出現了軍閥混戰。而此時西方也出現了鉅變,緊挨著中國的俄國,爆了新型的一輪革命並取得了成功,迅成為了一個強國。中國也受到影響,又一批仁人志士效仿之,掀起了新的一輪革命。但在中國如此根深蒂固的封建主義國家裡,要革命成功的確十分艱難。況且中華積弱已久,又值內亂,東瀛人居然打起了要吞併中國的主意。大敵當前,國人團結起來一致對外,透過艱苦卓絕的抗戰,中國還是熬到了勝利的那一天。而後,兩大政黨又進行了新的一輪決戰,好在新興一方取得了勝利,封建統治才自此退出了中國的政治舞臺,一個全新的中國屹立起來。爾後,又經歷一系列的立精圖志,臥薪嚐膽般地展,然後又是一輪大改革,切實展民生,搞好經濟建設,中國又逐漸富強起來,重返泱泱大國強國之列!

推衍到此,張三丰不由鬆了口氣。雖然道路是曲折的,但張三丰終於尋到了那絲契機與希望。這使得他不由露出了一絲微笑!

張三丰打消了原來那種顯化融合幾種社會展的想法。既然最終都能走向輝煌的未來,循其自然也未嘗不是更具說服力的事情。他改而決定將幾種展情況都顯化出來,以便大家對照分析。只是,這樣他的工作量就要大得多了,他也不知道自己的玄力貯存得是否夠用。但他已管不得那麼多了,便開始全力以赴地忙活開來!

喜歡太極祖仙請大家收藏太極祖仙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