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你認為如何

小說:正德崛起 作者:何氣生財

校場展示的最後,以皇上對眾人的封賞收尾,雖然眾人都沒有說,可是英國公和他帶來的那些士卒心裡都明白,在這最後的軍容軍姿展示中,他們也如那倭人一般,輸了。

西苑士卒中的眾軍官,皆官升一級,自此姜三百戶也成為了姜三千戶,而剩下的那些普通士卒,也有錢銀賞賜到手。

既然犒賞了西苑士卒,自然也不能厚此薄彼,不過相對於西苑士卒的升官加賞銀獎勵,英國公帶來的那些士卒,則只有賞銀獎勵,其他的也就是皇上的幾句慰勉之言而已。

至此,校場大明和倭國比武的事情總算了結了,藩國使節也6續朝著宮外離去,而剩下的大明朝臣,則不約而同的跟著皇上朝著乾清宮行去,原本想跑的朱厚照,也被皇上拎了過去。

乾清宮。

皇上坐在龍椅上,先喝了樓香茗潤潤喉嚨後,對著朱厚照說到。

“燳兒,你贏的那個邇摩郡是何地方你可知道?”

朝臣們這才知道,剛才的比武中,居然還是有賭注存在,怪不得眾人還在納悶,為何那倭國沒道歉就走了,看來定是太子殿下改了這賭約,眾朝臣都開始琢磨起這邇摩郡是什麼地方。

一提到這個邇摩郡,朱厚照頓時來了興致,尤其是一想到待會自己說出那個佐摩銀山的秘密後,朱厚照甚至可以想象出待會皇上和朝臣們興奮的表情,可是剛要上前答話的他,卻被突如其來的一陣話語打斷了。

“啟奏皇上,臣楊廷和知道此處地方。”

一旁的楊廷和一直在仔細聽著皇上的話語,在聽到皇上說邇摩郡這個名字的時候,他就開始在大腦裡搜尋起來,接著聽到皇上問詢,想到一件事情的他立刻站出朝班,上前奏道。

“邇摩郡,屬於倭國令制國石見國中的一郡,在倭國中,令制國就和咱們大明的行省意義差不多,只不過叫法不同而已。”

“而這邇摩郡就位於石見國的北部,此郡西面沿海,境內多山巒,適合種植糧食的土地極少,屬於一個靠捕魚為主業的郡所。”

說到這裡的楊廷和似乎想總結一下,可是又找不到合適的詞語,於是糾結了一番後開口說道。

“反正就是一個漫地山巒的小漁村吧,不過地方到是挺大。”

朱厚照這邊剛要上前反駁楊廷和幾句,可是接著一旁的劉健又出班奏道。

“此地確實如楊大人所言,境內多山且人煙稀少,百姓多以沿海捕魚過活。”

朝臣們頓時開始喧譁起來,之前眾臣不瞭解這邇摩郡的時候,還以為太子殿下贏得了這個地方,也算是開疆闢地之功,註定要銘記於史書中的,可是當他們聽到劉健和楊廷和對此地的描述後,頓時感覺有些雞肋起來,一個那麼窮那麼破的地方要他有什麼用啊。

坐在龍椅上的弘治皇上一聽就是個山溝加漁村,也沒了之前的興致,原本還有些期盼的神情也漸漸淡漠下來。

劉健待喧譁過去,看著淡漠的弘治皇上,繼續說道。

“臣接下來的話語,可能有些不中肯之處,但是微臣感覺有些話不吐不快,如有失言,還望皇上和太子殿下見諒。”

說道這裡的劉健對著皇上和朱厚照躬了下身子,算是行禮了,之後接著說道。

“先,臣認為,海外佔有一地,與我大明並無任何好處。”

劉健此言一出,滿堂皆驚,朝堂立刻安靜下來,只有劉健的聲音在殿上回蕩。

“原因有三,一是海外佔地對我大明無任何好處,如此一個靠海吃海的小山溝,根本得不到稅收不說,甚至有可能還要投入大量的銀錢。”

“二是因為跨海的緣故,定是需要海船,而目前大明的海船僅有山東、淮浙、閩廣等沿海衛所尚存,不過因為這些衛所還承擔海岸緝私、打擊海盜之職,所以定是不能長期往來於大明倭國之間,長而久之,耗費錢糧不說,邇摩郡可能會形成方外之地,日後此地百姓遵紀守法到還好,可若是不服教化,仗著有大明的庇護,肆意妄為,是否會因此而損傷我大明中央之國、禮儀之邦的臉面呢?”

“第三個原因是微臣認為無解的,我大明的海禁之策,根本不可能在海外佔地,一旦海外佔地,則必須跨海來往,跨海來往則必須開放海禁,那祖宗所立的海禁之策立刻成為虛無擺設。”

“所以,臣認為這是塊雞肋之地,不值得要啊,不如將他反賜給倭國,即顯得我大國風範,又能讓倭國心服口服,豈不更妙。”

劉健說完,楊廷和謝遷等人思量了一番後,也紛紛上前附和。

“臣同意劉閣老的建議。”

“臣同意劉閣老的建議。”

其他朝臣也理解了劉健所說的意思,紛紛上前諫言,於是朝堂上又開始喧譁起來,而朝臣們看弘治皇上沒做表態,竟然開始紛紛跪倒。

眾口一詞的諫言皇上,將邇摩郡歸還給倭國,以維護大明中央大國、禮儀之邦的形象。

朱厚照現在在一旁已經完全被這文武百官震住了。

這是什麼情況?

這邇摩郡不是本太子贏來的嗎?

怎麼這麼會的功夫就要再送回給倭國去,那之前的比武又有什麼意義啊,難道就是為了讓那些藩國交相稱頌,就必須從自己身上割肉?

邇摩郡,境內的佐摩山,也就是後世的石見銀山,是十六世紀全球最重要的礦產基地,就這個地方,在之後的近百年時間裡,白銀的產量就佔了全世界產量的三分之一,如果這個三分之一還顯現不出他的體量的話。

據後世貿易史學者小葉田淳的研究,就在這百年時間裡,倭國平均每年就向大明輸送白銀近38噸,按照明朝十六兩為一斤的換算方法,這就是每年對大明過百萬兩的白銀輸入。

這還僅僅是大明一地的情況下,並且是在倭國前期生產力低下,在1533年前並未掌握吹灰法的前提下的平均數字。

要是採用新技術,並全部供給大明呢?

這將會是何等巨大的數字!

而就當他以為滿朝文武都會因為這個訊息而欣喜萬分,甚至因此撬動一絲海禁口子的時候,朱厚照沒想到自己得到的卻是這個答案。

送回去!

一想到這個,朱厚照都忍不住打了一個激靈,這得多麼的敗家,才能說出這般話語啊。

弘治皇上聽完的朝臣的諫言,思索了一番後,內心裡也同意了劉健等人的看法,不過他還是希望太子能自己主動將這個邇摩郡交出來,這樣不僅顯得大明太子高風亮節,而且顯得君臣同心,想到這些的弘治皇上,看向面色複雜的朱厚照。

“太子,你認為方才劉閣老所說的如何?”

喜歡正德崛起請大家收藏正德崛起本站更新度全網最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