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封禁秦淮河(1 / 2)

小說:獨斷大明 作者:官笙

主簿抬頭看著方孔炤,一臉肅然道:“大人,國朝兩百餘年,陳科舊弊確實不少,但也不一定要推倒重建!”

方孔炤神色不動的點頭,道:“‘景正新政’是為了革除弊政,中興大明,朝廷力推改革,本意應當沒有破壞的意圖,只要我等按照朝廷計劃,逐步推動改革,皇上應該會滿意……”

雖然這樣說著,可作為天啟朝過來的官員,親眼看著當今皇帝登基以來的每一件事,這麼說心裡著實沒底。畢竟“南京”這個陪都都廢除了,還有什麼事情是皇帝做不出的?

主簿側耳聽了聽外面不休的吵鬧聲,皺眉道:“大人,秦淮河是應天府最為昌盛的地方,不說舊院,單說那些教坊,教場就背景複雜,這麼下去也不是辦法。”

方孔炤面無表情的看著手裡的文書,這是內閣下發的,要求地方各級衙門抓緊組建刑獄司,大理寺,督政院,朝廷也會盡快派人接手,推動“新政”落實。

一會兒之後,方孔炤冷聲道:“這幫人是沒有見識皇上的手段,若真是逼得皇上動手,只怕秦淮河染紅都不夠!”

主簿神色憂慮,兩百多年積累下的弊病,豈是一時半會可以解決的?

可是……皇帝如同一座大山壓在他們肩膀,由不得他們慢慢來。

主簿想了一會兒,還是得顧眼前,看著方孔炤道:“大人,是否請黃大人出面,安撫一下?”

方孔炤嘴角露出一抹冷笑,道:“你還不知道咱們這位大人,現在只怕是病入膏肓,不能視事了。”

主簿眉頭皺了皺,心裡默然,方孔炤畢竟只是右參政,很多事情做起來束手束腳,偏偏黃立極這個巡撫不敢擔責任人,推三阻四不肯露面。

方孔炤將事情看的通透,收起手裡的文書,沉吟不語。

黃立極稱病不出,左參政空缺,現在就他這個右參政挑大樑,想要推動刑獄司等事情,只怕力有未逮。

“錢大人,那邊有說什麼嗎?”方孔炤抬頭看向主薄。

主薄搖頭,道:“錢大人一直都在貢院,準備今年科舉的事宜,嗯……”

方孔炤眉頭一皺,道:“還有什麼事情?”

主簿遲疑一下,道:“有人舉告,黃大人曾在舊院出沒。”

舊院與江南貢院一河之隔,是青樓的集中之地。

方孔炤臉色驟變,旋即沉著臉道:“這件事嚴禁外傳!還有,除了教場,教坊,其他的青樓勾欄,一律查封,不得任何人出沒!”

方孔炤目光冷漠,心裡暗怒,卻不得不為黃立極遮掩,同時要防止其他官員再出沒!

巡撫衙門一面聲稱厲行“九條規定”,巡撫一面還去“狎妓”,這分明是打臉,一旦傳出去,巡撫衙門的威信,顏面將徹底掃地!

主簿也明白其中的嚴重性,卻還是道:“大人,舊院的青樓估計超過一千家,人數超過兩萬人,如果一下子封禁,不說牽扯到的人,單說這兩萬人不知道還會鬧出什麼事情來……”

秦淮河也不是一朝起來的,太祖皇帝當年就在秦淮河岸設立了幾十家官妓教坊,秦淮河之所以成為現在的“聖地”,也是由此發展而來,可以說,這是完全合法的。“合法”加上千家兩百多年的“底蘊”,誰敢輕視?

方孔炤自然清楚的知道里面的風險,一個不好,說不得他就會是身敗名裂,落魄歸鄉的下場。

只是,朝廷沒錯,“景正新政”沒錯,南直隸已經腐朽到了極點,其中秦淮河就是一個大毒瘤!

所謂的才子佳人,所謂的傳世佳話,所謂的名妓豔名,都掩蓋不了裡面的汙穢與齷蹉。多少士子,名士,官員流連忘返,虛耗光陰,最終意志消磨,蹉跎歲月,一事無成。

這些都還是好的,哪裡烏煙瘴氣,也是官宦,官商等等勾結,交易的最佳場所,儼然成了一箇中介場所。這是公開的秘密,所有人都習以為常,無動於衷。

方孔炤身體坐直,目光冷峻,胸中湧出一抹豪情,沉聲道:“‘景正新政’是朝廷的大計,大明中興之根本,任何人都不能阻攔!你我都是朝廷重臣,受皇上,朝廷信任牧守一方,當有捨我其誰的勇氣,也要無懼流言蜚語,更要將生死置之度外!”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