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巡撫與府尹(1 / 2)

小說:獨斷大明 作者:官笙

曹文詔耍威風,一來是宣誓皇帝的堅定的改革意志,二來就是給方孔炤撐腰,三來也是希望這件事快速傳播出去。

方孔炤有些戰兢,又滿懷激動的接過旨意。

曹文詔又傳達了幾句朱栩的囑咐,這才帶著人馬大步離去。

方孔炤望著曹文詔的背影,胸口微微起伏,雙眸竟然有些紅,輕聲自語道:“有如此英明睿智的皇帝,何愁我大明不中興!”

主簿跟著點頭,旋即道:“大人,值此機會,有些事情就更好辦了!”

方孔炤神色微動,猛的轉身道:“好,傳令,召集巡撫衙門議事!”

聖旨剛下,說明他聖眷正隆,乘著其他人沒有反應過來之際,確實更好做一些一直不敢做的事情了。

黃立極被罷,方孔炤上位,這突如其來的變化,讓整個應天府都措手不及。

不知道多少人憂心忡忡,彼此奔走,相互打聽訊息。

秦淮河剛剛解禁,一些人本打算再次開啟門,照常做生意,可眼見方孔炤鹹魚翻身,又全都關了門,一面走動關係,一面觀望起來。

江南貢院。

朱栩如同尋常學子一般,在裡面的小路上走著。

這裡雖然不是富貴人家的庭院,可也是九曲八折,庭院深深。

偶爾有人路過,看了朱栩一眼便大步離開,每一個人都來來去匆匆,很是珍惜時間。

這江南貢院是大明學子的一處聖地,不知道多少人從這裡出來,然後位列朝班,烜赫一時。

“你說,你覺得方孔炤未必能成事?”朱栩搖著摺扇,神色不動的慢慢的走著。

在他身後的是應天府府尹施邦曜,今年快五十了,面如中年人,神色嚴謹,目光謹慎,一舉一動都好似在思索,推敲。

施邦曜微躬著身,道:“是。方大人出自世家大族,與東林邪黨,復社等都有關係,臣不是翻舊賬,只是認為,方大人受到的壓力會過大,他未必能承受得住太久……”

朱栩微微點頭,施邦曜的話是有道理的,在南直隸改革,不管是誰,都會倍感壓力,類似方孔炤身份背景有些複雜的,更是如此。

不過朱栩笑著擺了擺摺扇道:“朕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既然給了方孔炤機會,就是相信他,你是應天府府尹,好生給朕幫襯著,朕不止要看巡撫衙門的行為,也會看看各地知府,知縣的作為,你這個應天府府尹,要給朕做起榜樣來,別丟朕的臉。”

“遵旨!”

施邦曜連忙道,然後又抬頭看了眼朱栩,道:“皇上,臣還有一個擔心,方大人做事有些太過,秦淮河不能一封了之。”

聽到這裡,朱栩停了下來,望著前面,目光微微閃爍。

他想起了揚州的事。對於朝廷的新政,曹卜善幾乎是刻板的重複,絲毫沒有因地制宜的變通,將鹽政弄的亂七八糟,一點主觀能動性都沒有。

方孔炤可能是出於震懾,或者立威等目的,才下令封禁秦淮河,可從側面也說明一個問題:這些官僚脫離現實,沒有了解現實的各種規律,商業也好,農業也罷,都需要因勢利導,不能強用政策扭曲客觀事實,以此滿足內心的成就感,權力感。

朱栩想了一會兒,道:“朕呢,在山東見了百官,在江蘇也要見見,說些你們不愛聽的話,到時候,這些事情,朕再拿出來講講,只是希望你們這些為官一方的大人,能聽得進去朕的這些嘮叨……”

“臣不敢!”施邦曜慌忙抬手。

朱栩搖了搖摺扇,又邁步向前走。

這些大人們思維固化,哪怕現實在眼前了還要抗拒一番,豈會因為他幾句話就改變?不過,當事實到了眼前,這些人也就沒有改的必要了——朱栩已經不再需要他們。

施邦曜算不得幹吏,好在做事穩妥,對朝廷的新政有著極好的把握,執行力非常好,朝廷的評價也不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