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3章 風雲激盪(1 / 2)

小說:獨斷大明 作者:官笙

宋獻策神色很是激動,他比李鴻基還激動。

作為一個讀書人,曾經立志要科舉入仕,為民請命,一展抱負。但眼下的朝局與發展,讓他這個讀書人深為失望與痛心。

李鴻基看著宋獻策與李錦,神色遲疑,道:“連闖王都失敗了嗎?我們能成嗎?”

所謂的“闖王”就是高迎祥了,這位蹦躂的太快,當年官軍三路大軍入陝西,甚至還有禁軍統領曹變蛟的一路,極短的時間撲滅了高迎祥,這給了這些漏網之魚一個很深的恐懼印象。

宋獻策見李鴻基動心,立即就道:“黃來,咱們這些年的事情也不是白做的。陝西巡撫的‘農莊策’早就激怒了不知道多少人,只要咱們稍稍言語相激,必然成勢!朝廷國庫空虛,昏君為此不得不裁軍,只要我們撐住一兩年,大事可期!”

李鴻基這些人在這幾年雖然東躲西藏,戰戰兢兢,但也不是就放棄了,他們做了很多事情!

李鴻基自也不甘於平凡,一輩子是通緝犯,他看著宋獻策,李錦,神色肅容,沉聲道:“好,舉事就在今夜!先佔通德縣,然後轉向去陝北!只要聲勢足夠大,官軍調集的軍隊必然更多,現在國庫空虛,地方災情若火,朝廷必然兩難,撐住他兩年,整個陝西都將是我們的!”

“不止是陝西!”

宋獻策目光閃爍,道:“現在的大明就像一個紙糊的大殿,外表看著華麗,只要推倒一根柱子,整個大殿都會轟然倒塌,最重要的是,想要推倒柱子的人,不止我們一個人,滿天下到處都是!”

李錦聽著兩人的對話,神情興奮,道:“沒錯。現在處處都是民變,身後都是那些大戶,讀書人指使的,如果我們成勢,肯定會有很多人給錢給糧……”

李鴻基臉上相當堅毅,看著宋獻策道:“那糧食還在縣裡?”

宋獻策面上從容鎮定,道:“還在,明天運走。聽說巡撫衙門已經透出風聲,農莊的範圍要擴大,通德縣也包括在內,到時候,地,糧食都不是我們的了,只給一點口糧,保證餓不死就行了……”

李鴻基會意,赤著上身,目光冷峻,道:“先將訊息散播出去,通知我們的人,今晚就行事!到時候,整個陝北都將大亂!”

“好!”宋獻策與李錦相當痛快的答應,兩人臉色興奮,胸口起伏。

這一天,他們等待的太久了!

實則上,陝西一直不平靜,暗潮湧動,李邦華的“農莊策”還在摸索階段,這對整個陝西計程車紳以及百姓形成了很大的衝擊,更何況後面還有重新丈量田畝,登記戶口以及再分配等等。

滿桂的騎兵已經在西安,離這裡數百里,陝西正在推動“軍改”,不止正規軍在裁兵,總督府的府兵也在調整,進行“軍民融合”以減少負擔。

通德縣不大不小,但遠離西安,又靠近四川,屬於兩管兩不管兩難管之地。

入夜,一絲微風在流動,卻沒有帶來絲毫的涼意,反而越發燥熱。

陶府。

陶員外今年六十多,卻依舊有四十歲的面容,整個人胖的不像話,滿臉油膩,笑起來眯著小眼睛,如同彌勒佛般。

陶家在通德縣算是大戶,往前三代都有人入仕,他十六歲的小兒子如今也在西安府學裡,傳聞學問極好,很得師長看重,準備推薦他去京城考政院。

現在政院的影響力越來越大,更知道政院的院長由皇帝兼任,那進去就算是天子門生,那前途還能了得?在這偏僻小縣,陶家還不是橫行?

陶家有良田千畝,鋪子數十,家資豐厚,在通德縣甚至是附近都首屈一指,備受尊重。

但是,朝廷的“按畝納糧”,戳中了陶家的要害。他們陶家從來沒有交過稅,現在居然要交稅了!

陶員外如大部分人一樣,堅決不交,一粒都不給!

憑什麼,我陶家辛苦數代積累的家資,憑什麼給朝廷,就算是我倒了扔了,別人也休想撿,那是我的肉,我的命!

陶家大院,陶員外坐在涼亭內,四周都是冰塊,手裡撕扯著一隻雞,血盆大口撲上去咬了一口,咀嚼半天,又喝了一大碗涼水,這才語氣淡淡的道:“都辦好了?”

他身後站在一個瘦高的讀書人,一看就是西席打扮,微笑著道:“都辦好了,到時候他們闖進陶家,放幾把火,運走一些糠末,事情就成了。”

陶員外又狠狠的啃了一口,又好半晌,臉色漠然的道:“現在糠末也是精米價,不要浪費了。”

讀書人一怔,道:“是,我會讓他們再運回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