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又一個要辭官(1 / 2)

小說:獨斷大明 作者:官笙

慢慢的喝了口茶,周應秋思忖半晌,折中道:“你的辭呈別說我了,就是孫閣老也接不了,皇上還在神龍府,我給點事,你去南直隸走一趟,見見皇上,再見見那位老先生。”

沈珣一聽,認真想了想,站起來道:“多謝閣老周全。”

周應秋搖了搖頭,他最近壓力也極大,對於沈珣,他倒不是想周全什麼,只不過沈珣去留對朝廷,對“新政”干係重大,不得不慎重。

孫傳庭不在,周應秋坐了一會兒,出了班房走進傅昌宗的班房。

傅昌宗是一腦門子官司,強打精神,處理著堆積如山的政務。

見周應秋進來,也沒有在意,兩人關係近,比內閣其他人交流更多。

周應秋與傅昌宗在一邊的茶桌坐下,不等喝茶,周應秋就嘆氣道:“沈幼玉的老恩師寫了斷恩信,他準備辭官了。”

幼玉,沈珣的字。

傅昌宗眉頭一挑,道:“有人在背後唆使?”

周應秋端起茶杯,喝了口,才道:“還需要挑唆嗎?整個大明都如一鍋沸水,別說一心治學的老先生,就是深山老林的都被驚動,咱們的麻煩才剛開始。”

傅昌宗想起傅濤的事,搖了搖頭,道:“沈幼玉雖然不是皇上潛邸老臣,但在禮部也有五六年,是皇上看重的人,孫白谷現在更是倚重,他要走了,朝廷非大亂不可……”

周應秋倚靠著椅子,看著門外無休無止的雪,道:“孫白谷那邊惱怒還好說,我擔心的是皇上,如果皇上也認為孫白谷沒有能力擔當這個重任,那局勢就會又一變。”

傅昌宗聽出味道了,道:“你是覺得皇上還有別的預案,有人或頂替孫白谷?”

他們二人都在朝廷最高處,俯看整個大明官員,有什麼人能替代孫傳庭,沒有人比他們更清楚。

思索一番,周應秋搖頭道:“暫時還沒有人能接替孫白谷,我擔心的是,皇上或許有的別的想法,藉此大亂,對大明再犁一遍。”

傅昌宗神色微緊,久久不語。

周應秋見傅昌宗也不清楚,道:“你兒子的事情還好說,小懲大誡就是,問題是,朝廷不穩,還需沉得住氣。”

傅昌宗默默點頭,片刻道:“我知道,你注意一下,有什麼情況要及時把控,不能出現大事件,否則朝廷就更被動了。”

周應秋自然明白,道:“各省的壓力也極大,有幾個巡撫給我發了私信,話裡話外也是去留,必須要想些辦法了。”

傅昌宗目光閃爍,道:“今年國庫會相當充裕,皇家銀行那邊正在準備一種債券,由朝廷擔保,向民間借錢,三年五年附帶利息歸還……錢糧充足了,工部可以先行動起來,各種水利,官道等工程繼續,然後朝廷擬定的幾大政策先緩緩,隱下來,推動有大義的政策壓一壓,再不行,就對緬甸開戰,轉移國內的注意力……”

周應秋知道,傅昌宗說的這些是不得以的辦法,但孫傳庭未必願意用對外開戰的辦法轉移朝野注意力,他沒有糾結這個,斟酌著道:“這個債券倒是可以,能加速對民間藏銀的替換,儘快建立乾淨,穩定的貨幣市場秩序……”

周應秋顧左言他,也算是對傅昌宗的安慰了。

兩人閒聊著,對朝局,政務漫不經心的談著,卻也是在等待孫傳庭的回來。

沈珣的辭官,最終還是要孫傳庭來決斷。

孫傳庭去城外觀察了今年的雪災,一回來就聽到這樣一個“噩耗”,不曾多言,只道:“依周閣老之言。”

這樣就將一件極其重要的事情,輕輕鬆鬆的決定了。

第二天,沈珣就打著回鄉探親的旗號,離京,向著杭州方向匆匆趕去。

不說現在朝廷是多事之秋,年關將近,各部門一堆事,單說大雪紛飛,一個六十多歲的老者,有必要這個時候突兀的探親嗎?但楊錦初剛走,沈珣突兀又離京,自然是謠言四起,喧沸於天。

孫傳庭坐鎮內閣,無動於衷,致力於推行政務,任由謠言滿天飛,朝野沸沸。

過了十二月,大雪飄飄,冰天雪地之下,京城依舊熱鬧非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