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方落,便听龙椅之上传来一声夸赞,
“探花郎啊,你还是年少!”
“若论学问,赵中丞可是在翰林院编修十载,经史子集无一不通!”
谢怀瑾闻言,对着身前微微欠身,继而回身向上躬身,
“臣下的学问自身不及中丞大人,那便请中丞大人拟一个封号吧,也让河谷百姓见一见中丞大人的文采”
言罢!
朝臣之中,捂嘴偷笑者不知几何!
一直沉默不言的御史大夫李纲,轻声一叹,微微摇头!
待赵宣恍然之际,心头一阵羞臊,顶着涨红的面容,迎着龙椅上期待的目光,还是硬着头皮道:
“陛下,将军之职,是否有些过誉?”
“封赏个校尉之职,足矣”
不觉间,这位御史台的疯魔语气竟然有些减弱,不似方才那般见人便咬的模样
景平帝望着下方已经成了笑柄的御史中丞,并未出言申斥,反而语重心长道:
“赵爱卿之心,朕岂能不知?”
“爱卿是怕此子骄纵,持甲倚重,祸乱边疆!”
“可可在朕的眼中,此子是北地英烈的后裔,是不畏艰险的好汉!”
“尤其是那两万余颗马匪头颅,那可是严烨他们定下的军功,自身不能有半点差池,否则”
言下之意,朝堂朱紫,如何不知!
否则军功不兑,难安军心,军心溃散?
寂静之下,苏载轻咳一声,微微躬身,
“陛下,军功自当封赏,这于大夏立国以来便是不可更改的铁律!”
“至于此子的官职,臣认为赐个从四品的怀毅将军,足以彰显陛下缅怀英烈之心!”
“至于差遣嘛,此子已经建立了清溪庄,且还有着数万之众,便全知清溪庄吧”
一个全知清溪庄,不言朝臣如何,便是御史大夫李纲,亦是眉头微皱!
面子里子,便是不能顾全,却也不能做得如此不堪!
若真这般赏赐,那个怀毅将军的名头便是一出天大的笑话!
而那望北关十二万披甲,又会如何看待?
思量至此,李纲缓步出列,躬身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陛下,臣有言!”
景平帝见状,微微颔!
待见李纲一抖袍袖,看向一旁的苏大参,继而沉声道:
“大参,你我立足之地,乃是商议国事的宣政殿,国之兴衰,皆源于此!”
“你可知晓你在言语什么?”
“国家国家,先有国,后有家,还望大参斟酌慎言”
两万部曲死士,丧命河谷,此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可在这宣政殿内,谁人又会言明?
身为御史大夫的李纲,此番言语不可谓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