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年前,杨氏也只是门阀之一。
只是因为后面杨氏在推翻大应王朝的过程中,取得的功劳最大,最后大周太祖才被推举为皇帝。
但在其他门阀眼里,杨氏仍只不过是冠上了皇权之名的门阀。
他们自然不愿意永远被杨氏压着。
即便杨氏想要治理天下,那也得通过他们的手。
当然,杨承相信云氏这样做,肯定还有其他原因,只是这点他还需要继续探查。
“承儿见过二姨。”
杨承拱手。
这表面上的礼节,他还是不会疏忽了。
“太子,我上次见你,还是在你出生没多久的时候,如今这一晃眼,你居然也已三岁。”
云琯卿表面态度非常和蔼,“刚才还听糖糖说,你的剑道造诣非常之高,就连你表哥都比不上,真是让二姨我欣慰之极。”
“承承的剑道造诣,就是比他强嘛。”
唐星榆皱了皱小鼻子。
徐砚辞淡淡道:“徐砚辞见过太子殿下,按理说我一介草民,不应该对太子殿下指手画脚。
但与此同时,我还是太子殿下的表哥,所以请恕我直言。太子殿下你虽年幼,可身为太子,生来就应当懂得谦逊。
若是现在就如此浮夸,那今后还怎么承担国之重任?”
他姿态很恭敬,说出来的话却充满傲慢,一副表哥训斥表弟的姿态。
前世徐砚辞就是这样对杨承的。
那个时候杨承将徐砚辞当做表哥,还真以为徐砚辞是为自己考虑。
后面过了很多年他才明白,徐砚辞纯粹就是想打击他。
当下杨承茫然道:“表哥为何说我浮夸?”
徐砚辞皱眉。
看来自己高估了太子的智慧。
虽然民间传闻太子聪慧,但一个三岁小孩,的确再聪慧也聪慧不到哪去。
徐砚辞只好直白道:“太子,你修行剑道才多久,结果就在糖糖面前吹嘘自己剑道造诣强大,这难道还不浮夸。”
杨承挠头道:“可是,很多人都说我的剑道造诣不俗啊。”
徐砚辞面色一变:“还在这执迷不悟,别说是你,就算是我也不敢说自己剑道造诣不俗,不知太子哪来的底气说这种话。”
杨承眨了眨眼:“表哥你的剑道很强?”
“谈不上有多强,但指导太子想必还是绰绰有余的。”
徐砚辞自认谦虚道。
“那不如请表哥展示一番剑道给我看看。”
杨承道。
“也罢,我若施展一番,估计你也不会心服口服。”
徐砚辞淡笑,“那现在,我就给太子殿下你,施展一套我徐家的明月剑法。”
明月剑法?
这剑法杨承不陌生。
前世他跟徐砚辞学过。
但仔细想来,徐砚辞传授他明月剑法不怀好意。
整个过程一直在训斥他,打击他的信心,导致杨承一度以为自己的剑道天赋很差。
后面还是他成为修罗魔君后,常年用剑道与敌人厮杀,才逐渐知道自己剑道天符其实不差。
这也导致,杨承对明月剑法印象非常深刻。
此刻。
徐砚辞身形飘逸。
剑未出,一股凛冽而空灵的气息便已四散开来,周遭的空气仿佛都被这股气息牵引,凝结成丝丝缕缕的柔光,缠绕在剑身周围。
当他挥剑时,柔光随之舞动,恰若清冷月辉倾洒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