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我是主母,也是孟婆 > 第836章 善恩堂(第2页)

第836章 善恩堂(第2页)

翌日。

叶欣和赵琳说:“女儿想让母亲,带女儿去宫里和皇后娘娘请个安。”

赵琳笑笑,说:“你又不是不识路,为什么一定要带上我呢?”

叶欣低着头沉默,赵琳笑了笑,说:“去找和你同路的人吧,找不到的话,独行也是可以的,我已经快要谢幕了,就不陪你了。”

叶欣最终自己去了凤仪宫。

在二皇子从京郊大营出来,向景平帝汇报军中制度漏洞,并提出改革时,皇后娘娘也向景平帝提出了,在天下各地开办善堂,收留无家可归的老人和孩子,并递上了详细的章程。

景平帝看过之后,对此行为大加赞赏。

皇后娘娘便趁机提出,此章程是由顺安郡主叶欣完成,是她这两年在外游历,看见民生疾苦后所想出来庇佑百姓的办法。

并且两人已经商议好,将善堂改为善恩堂,让天下百姓都感念皇家的恩德和陛下的仁慈,只是章程中的细节之事,还需陛下和众位大臣决断才行。

于是景平帝将此章程拿去朝堂之上,经内阁四位阁老和满朝文武商讨,修正不足之处,定下负责善恩堂事宜之人,于本月中秋开始施恩。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秋宴会上。

叶欣接受着来自各方夫人的夸奖,神情谦虚的坐在赵琳身后。

她已经从无食邑的郡主,变成了有食邑的郡主,并且还有了一座更大的郡主府。

与名誉和钱财一起到手里的,还有更多优质的青年才俊。

在外人眼里,平阳侯府深得陛下器重,又不站皇子,是妥妥的保皇派,忠君党,那叶欣的婚事,必然也不会在几位皇子中选。

何况如今朝中争的最厉害的,就是二皇子齐王,和还没有封王的九皇子。

景平帝的偏爱显而易见,而齐王又已经娶了正妃,以叶欣的家世和地位,绝不可能嫁于人做妾,即便那是皇家,所以叶欣最有可能嫁给一个门当户对,且年龄相仿的公子。

那符合要求的,可不就瞅准了叶欣。

毕竟乡野村姑,已经是过去式了,现在的人家,有钱、有权、有地位、有名声。

试问这样的姑娘,谁不想娶回家做儿媳。

然赵琳面对宴会上有意无意的撮合,都明明白白的说:“都看孩子们自己的,我不管这个。”

自古婚嫁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便是孩子们互相有意,也要请各家长辈出面,任谁都不可能越过主君主母去直接问人家公子或姑娘,因为问了也没有用,人家长辈不做主,这婚事就是绑了根麻绳,它也不可能成。

众位夫人悻悻离开,看着叶欣的目光,多少带着点不甘心。

毕竟先不说平阳侯府的实权,就说赵琳拥有的万贯家财,那叶欣的嫁妆也可见一斑。

一个能随随便便拿出百十万两银子送国库的人,对女儿出嫁肯定更加大方。

这要是娶了叶欣,那不光是面子上好看,就是里子也被填的满满当当。

众人看叶欣的眼神,就仿佛是饿狼看吃不到嘴的肉。

从宫宴上离开的时候,有人想避开赵琳,试着问问叶欣的意思,都被叶欣以刚从外面探亲回来,要留在家里尽孝道给搪塞了过去。

马车上,叶欣轻轻叹了口气,周清漓笑着说:“你现在可是个香饽饽,大家都想把你带回去呢。”

叶欣无奈笑了笑,说:“嫂嫂快别打趣我了,人怕出名猪怕壮,自从陛下颁了圣旨,我就一天没消停过。”

“那你可有想过嫁个什么样的?”

“听父亲和兄长的。”

周清漓疑惑,怎么是听父亲和兄长的,赵琳就在马车里,要说听哪位长辈的,不应该先说听母亲的吗?

不过周清漓也没有深究,毕竟选夫君,要看人品,而未来夫君的人品,也只能父亲和兄长去考验,内宅里的母亲或姐妹,确实没有办法出面。

而且周清漓的思路很快被赵琳打断。

因为今天是中秋,赵琳在护城河上包了船,想带他们去游船看江,但叶知珩还小,不好抱出来,更不好抱到江上去。

周清漓也刚出月子,最好不好去江上吹风,所以她们商量了,周清漓回周府过中秋,他们一家去游湖。

现下已经到了侯府门口,叶知珩也被乳母抱着在门口等候。

周清漓下了车,和赵琳、叶欣告别,然后上了另一辆马车,往娘家走。

赵琳等马车拐过墙角,才对叶西洲和叶承珲说:“走吧,我们也回去。”

这个回去,并不是回侯府,而是原路返回,往皇城方向走的意思。

谢明月和谢清风他们早就出,去了赵琳在护城河上包下来的船,只是要送周清漓回来,所以才多耽误一些时辰。

赵琳也有想过,换个别的方式过中秋,让周清漓和叶知珩也参与进来,可无论怎么想,都只有在家最保险。

喜欢我是主母,也是孟婆请大家收藏:dududu我是主母,也是孟婆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