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当天星峰上那道惊世巨响响彻云霄,他缓缓抬眸,眼中精芒闪现,低声自语:
“……终于开启了么。此次,孤必将取回那乱臣贼子的残余传承,以雪圣朝蒙尘之耻。”
他语气平静,字字如刀。此刻,他身后,一位身着蟒袍、神色俊朗的青年忍不住低声问道:
“辰哥,什么乱臣贼子啊?怎从未听你提过?”
帝子闻言,却未动怒,只是抬手敲了敲他额头,笑骂一声:
“你这蠢小子,一日到晚不知好好修行也就罢了,连我圣朝为何没落都一知半解?”
那蟒袍青年连忙陪笑解释道:“知,当然知!只是不明……那位大贤师,怎就成了乱臣贼子?”
帝子闻言,面色一沉,语气带着冷意:
“哼。当年,我圣朝统御九州,普天之下,莫非皇土。那大贤师,原是我圣朝重臣,曾于北境一战,独斩妖族两尊化神,一战封神。”
“朝廷念其战功赫赫,召其回都,封赏无数,更授‘天公大将军’之位,权势滔天,恩宠无双。”
说到此处,他语声顿了顿,眼神却愈加冰冷。
“可谁料此贼狼子野心,表面恭顺,暗中却布道于八州,潜修异法,之后又自立宫阙,号曰‘天星’,更在灵州、玉州、东州、辽州四地割据为王,最终与我圣朝分庭抗礼近千年!”
蟒袍青年闻言,神色微怔,低声道:“原来如此……看来此贼狼子野心,实乃祸根。当年圣主就该直接将其斩杀。”
帝子冷笑:
“如今那贼早已灰飞烟灭,天星宫也沦为一座遗迹。而我圣朝虽元气大伤,仍雄踞秦州,国基尚存。”
“这一次,天星宫再启,孤誓要将其所遗——无论是天授真经,还是诸般法统传承——一并夺下。以此,重振圣朝荣光!”
话音落定,帝子大袖一挥,玄衣翻飞,已然破空而去,直指天星峰。其余皇朝随行扈从皆肃然应声,紧随其后,气势如虹。
暂且不提诸势力的动向。
张炀与胡英俊身形一闪,已然踏入天星峰山门。那一瞬,一股古老而沉沉的威压扑面而来,仿佛天地骤然寂静,周遭万物尽皆沉入久远的过往,连风声都似隔了千年。
抬眼望去,一道通天石阶赫然在前。石阶宽阔磅礴,直入云霄,仿若从凡尘延伸至仙界。两侧石壁刻满古老铭文,繁复神秘,苍劲厚重。虽历经岁月侵蚀,却仍隐隐透出神辉残韵,昭示着昔年辉煌。
每隔百阶,便立有一尊石像。或头戴玉冠、面容庄严的神人;或手持神兵、英武威严的战将。他们静静伫立,神情肃穆,仿佛在俯瞰每一位踏上此阶的后人,评判其资格与胆魄。
张炀与胡英俊对视一眼,无言中已然明了,各自迈步登阶。
未行多远,便见一座天门矗立在前。牌楼高达三丈,巍峨庄严,牌匾之上,“天星峰”三字斑驳却不失锋芒,笔势飞扬遒劲,仿佛蕴含着某位绝世强者的一道神意。
而在牌楼周围,上古遗留至今的禁纹若隐若现,在空气中微微闪烁。尽管外围禁制已显松动,但此处依旧透着一股不可轻犯的威严。
两人穿过天门,眼前豁然开朗,却见前方出现一条岔道。张炀停下脚步,眸中银芒微闪,凝神望去,正欲开口。
忽然,袖中传来珑儿的传音:“主人,我感应到了许多灵物的气息。不过……那些气息飘忽不定,若隐若现,仿佛不存在一样。”
张炀眼神微微一动,眉宇间浮现一抹异色。他略一沉吟,随即以神念安抚传音道:“天星峰封存了不知多少万年,期间孕育出的灵物,自然非凡。但此地仍残存着大量上古禁制,你的天赋神通应是被这些禁制扰乱了感知。倒也不必焦急,待我们更接近灵物所在之地,你定能清晰感应。”
话音落下,身旁的胡英俊见张炀驻足不前,眼中露出几分疑惑,开口问道:“杜道友,是现了什么不对?”
张炀这才回过神来,轻叹一声,略显无奈地说道:“前方那道岔口,我方才以神识探查,似是通往类似宗门内务堂一类的区域。那里气机平淡,想来并无太多机缘可寻。我们不必浪费时间,继续前行才是。”
胡英俊闻言,点头称是,并未多疑。两人随即绕过岔道,顺着主阶继续深入。
然而前行不过百丈,便在一段石阶前骤然止步。只见前路之上,残存着一道道古老禁制。虽多已破碎残缺,但彼此交错,仍勾连成一片玄妙禁网,将去路封得严严实实。
张炀目光微凝,手指轻抬,灵光闪烁间已有数道法诀没入虚空,探查禁制脉络。他沉声道:“想要通过此地,必须破开这些禁制……但恐怕要花上一些时间。”
胡英俊脸色也微微一变。他明白,如今诸势力的妖孽强者必然已在赶来的路上,若在此处迟滞太久,被人捷足先登不说,说不定还会遭到围堵。
张炀与他对视一眼,二人心中同时闪过一个念头——若不能迅突围,那他们,很可能会成为第一个被淘汰出局的目标。
喜欢玄青录请大家收藏:dududu玄青录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