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亡之路(1 / 2)

小說:曙光與暮色 作者:張煒

<h5>1</h5>

曲小心謹慎,然而卻是全力地準備一個事情。在他看來自己的一切都為了這一天,一切都取決於這一天。他開始注意節省力氣,保持和增加體力,咀嚼東西時儘量把食物磨碎,吃得多一些。可是他仍然覺得快要爬不動了。夜裡,那些比他年輕的人都不停地呻吟,脫衣服的時候就喊膀子痛。曲叮囑自己:你可千萬不要倒下去,挺住啊!只要堅持到中秋節——那是個最好的季節,那時候山裡不冷不熱,而且荒野裡食物充足。他想,如果能趕在秋天結束之前逃出重重大山,那麼也就成功了一半。他計劃著:逃出大山之後,可以先在邊遠村莊或什麼地方躲藏一段時間,然後再設法去找淳于雲嘉。有可能的話,他們將結伴逃向更遠——哪怕是荒無人跡之地。只要兩人在一起就什麼都不怕了,再大的困苦也能捱過來。孩子呢?他仔細想過孩子。如果在逃奔中難以攜帶一個孩子,那就先把他寄養在老鄉家裡——戰爭年代經常發生這樣的事情。

一夜一夜,只要睡不著,他就在想整個細節,苦苦盤算動身的時機。如果日子選錯了也只會失敗。近一二年裡農場設法逃跑的人不止一個兩個,可大都是失敗的結局。大家漸漸明白這是沒有指望的事情——往東是那個城市,像他們這副打扮、神情,很容易就被辨認和攔截;往北往南也差不多;往西則是惟一的出路,那兒是蒼茫大山。再說西鄰有一個守備更加森嚴的監獄,沒人想過怎樣才能繞過它……曲暗暗總結過前邊那些失敗者的原因:一是他們沒有在這之前作好身體和精神兩個方面的準備——要知道長時間的苦役和折磨已讓人衰弱不堪,這種身體狀況完全不適合長途跋涉,往往是奔跑多半天,讓那些身體靈捷而且備有武器和獵犬的人一兩個小時就追上了;再就是沒有為自己設計一個合理的逃離路線,結果跑了多半天也只是在近山打轉,這就被一些非常熟悉地形地貌的監管人員很容易地圍捕;最後是逃離危險地帶之後,發現重巒疊嶂、進退無路,自己先自妥協了(有兩位逃走的人就是自己跑回來的)。曲認為: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要考慮進山之後的生活。如果趕在中秋季節逃出,那麼果腹之物也許不難解決。他甚至想到衣服撕爛了怎麼辦?生病了怎麼辦?最後一條他認為是至關重要的。這把年紀如果病倒也就完了。山裡還有各種各樣的野獸。他相信要活著逃出去,最重要的就是解決疾病的威脅。於是他就想到了那本《赤腳醫生必備》——在大山裡總能找到治病的草藥,問題是要學會辨認。

他暗自做著紮紮實實的準備,而且一旦有了目標和方向,人就輕鬆了。他的心情好一些了,看上去彷彿快樂了許多。他有一次甚至主動找到藍玉,說自己想長時間反省,希望對方能夠創造條件讓他寫出深刻的檢查。藍玉喜出望外。

他真的住進了那個潔淨的、各種工具書齊備的小工作室。

他重新把自己以前揉破了的稿子接續下去,但進行得很慢。他要把時間拖延下來。

與此同時,他卻在更加仔細地盤算每一個細節。他與那個擅長作詩採藥的老教授常在一塊兒,這使藍玉很高興。兩人一同採藥,曲竟然在短時間內認識了幾十味草藥。那些容易辨認的,像蒲公英益母草徐長卿蘆根等等,他很早以前就熟悉,但只有在這時候才知道它們的藥性。有些從來沒有聽說過的,他們也對照那個小書的附圖一一辨認出來。曲好幾次想要來那本書用一下,老教授都板著臉說:

“這不行!”

曲想:在未來的日子裡,也許很重要的就是要有一支筆和一沓紙,最好還要有一兩本什麼書籍。他將在寂寞愁苦的生活當中做點什麼,挨下去。他要把所思所想所見的一切都記下來。日記早已中斷了,這有些可惜。他心裡一直難過的就是沒能把日記接續下來。在未來的大山裡,如果條件允許的話,他將一筆一筆把漏記的部分加以補寫。他將記下對她的思念以及農場的生活;還有,在鄰近那座礦山的經歷、他與路吟的生死之誼……他要記下這一切。這種慾望困擾了他,有時真想伏在桌上把這一切全都寫出。

在整個“反省”期間,伙食果然得到了改善。他吃的食物可以和監管人員一樣。而且藍玉每次都讓人用一個小飯盒把飯菜提到他的屋裡。他就在一個角落的茶几上把它們吃得乾乾淨淨。除了工作之外就是鍛鍊身體。曲覺得自己的體質明顯加強。他得到允許,開始出去散步,有時能夠走得很遠,一直走到鐵絲網附近。剛開始有人盯梢,再後來他們大概覺得沒有那個必要了,只由他走去。他呼吸著新鮮空氣,活動著腿、胳膊,擰腰、小步奔跑……以前受過傷的地方這會兒有點隱隱作痛,可是已經無有大礙了。

秋天開始走向最繁盛的季節。在這個季節,他將做最後的嘗試。也許他會和這個秋天一起,結下一個豐碩的、安慰一生的巨大果實。他期待著,祈禱著,眺望朦朧的山野,流出了淚水。

<h5>2</h5>

他的計劃開始走入更實際的階段:打量從哪兒出逃。他選擇了一個山的陡坡,因為那兒的鐵絲網架在了山半腰。當時可能因為架網困難吧,他發現那裡的鐵絲網已向一邊歪去——常年的風雨已搖動了樁子。如果能推倒兩個樁子,或在那兒搞開一個豁口,第一步也就成了。那個地方地勢險峻,所以他料定看管也松。從腳下到坡地有一些散落的大石塊,他可以借其掩護匍匐向前。而通常那些逃跑的人都是向東,藉著高高的柳棵灌木來做掩護。其實那裡只是看上去安全,實際上越是那樣的地方越是被盯得緊。

他現在琢磨的是開始的時間以及所要帶走的東西。

一本醫藥書,就是那個老教授的寶貝;一些紙張、針線、換洗的衣服。還要帶一點食物。可是這些東西要全部攜出恐怕是難以做到的:它們不可能集中在一個地方,而且存放在哪裡都會引起懷疑。他散步的時候總是注意有沒有可以藏東西的地方。如果塞在一個遮風蔽雨的石塊下,並且記住方位,那麼到時候就可以順利取走。他勘察得很細,覺得自己差不多像一個地質學家了。真的,他對那些凸出的岩石越來越感興趣。

他不斷尋找一些理想的角落。可以藏些東西的地方似乎很多:灌木叢、石塊……問題是怎樣避雨。有的東西是絕對不能淋水的。可惜哪裡也找不到一個塑膠袋。由藏東西的地點又想到了一件器具:燒飯的小鍋子、一把鐵鏟。這些可是絕對用得著的——只可惜它們在農場裡搞不到;去那些鄉間代銷點能夠買到,但他出逃後不可能馬上去鄉村,況且自己身無分文。這一切從頭一想就讓人頭疼。

他知道必須把一切可能出現的艱難全部想過。比如不能總吃生冷的食物,那就應該有煮飯的傢什。後來他想到了一個搪瓷缸,一陣興奮。可惜那個缸子太小了一點。最後他才想起:有人給他送飯時常用一個鋁製小缽盛湯,它簡直就像一個小鍋嘛,那是絕對可用的!於是他決心把那個東西帶出來。

他開始留意盛飯的器具了。那個鋁缽總也沒有再端來。有一次它好不容易出現了,他趕緊洗淨放在寫字檯的抽屜裡,可是那個送飯的人要取走上次的餐具,問那個鋁缽哪去了,他拉開抽屜說:“在這裡,我剛才用它喝水……”怎麼獲取這個傢什成了難題。他想:如果故意留一點飯菜,把它們放在器具裡,故意讓餐具積多,那樣再想法從中留下一兩件也許能夠成功。

他試著這樣做了。送飯的人不高興。就讓他不高興吧。他終於做成了。

他把那個鋁缽藏起,然後讓送飯的人把積下的器具帶走。那個人噘著嘴很不高興,胡亂收起來就走了……

一天又一天過去,送飯的人終於沒有提及那個鋁缽。有一天他裝著散步,把那個寶貝放在衣服夾層裡。他將其藏入早就尋好的一塊岩石下。後來用類似的辦法,他又一點點帶出了一些東西,如一團線、一根針,還帶出了一隻半斤裝的瓶子,裡面是飲用水。接下去就是準備食物。他總是把那些吃剩的饅頭和窩頭設法晾乾,再掰成一小塊一小塊,放在寫字檯的一個角落裡,用一個紙袋裝起。它們都掰成了花生米那麼大,然後在散步時謹慎地帶出。

他在為那個了不起的時刻祈禱。一切似乎都很順利。

剩下的事情是搞到那本醫書。他想這本書不僅可以在路上消遣,更重要的是將在它的指點下做一個真正的採藥人。

他跟那個老教授一次次要求看一下那本書,終於引起了對方的警覺,這人堅拒:“不借不借!”後來他才明白:這傢伙是想一人獨掌採藥技能,這樣就可以為人倚重。這也使他明白了,為什麼後來約這人出去採藥,對方總是推辭。老教授把那本《赤腳醫生必備》鎖了起來。

曲不得不為這本書苦想辦法。他後來想到了藍玉,就說:他的工作中有時候剛好涉及到一點植物學方面的內容,可惜這裡很少那樣的書。有一本書也許可以取代,可惜不能用……藍玉問什麼書,他就說了,還說難就難在那人很吝嗇,人家不借的。藍玉說:“這好辦!”

只過了一會兒,那本書就擺在曲的面前了。

從那以後他再也沒有讓這本書離開自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