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誰與爭鋒 第二十一章 衝撞(1 / 2)

小說:詭刺 作者:紛舞妖姬

由三名中科院院士組成的科研小組,終於對那隻金屬箱,還有裡面可能存放的病毒得出了結論。

那隻金屬箱的確是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名古屋軍工廠,但是裡面的病毒,卻絕對不是幾十年前的產物。

原因很簡單,那隻金屬箱裡的病毒,除非是在負七十度超低溫下儲存,否則的話,最長只能存活十八個月!

“這種病毒,我想在座的各位都應該很熟悉。”

科研小組組長,是一位在傳染病研究領域,整整研究了四十年的老教授,可以說,經他的口說出來的結果,就是定論:“是天花!”

就算在座的每一個人,都是久經風雨,可以臨泰山倒而不變色的精英人物,在這個臨時指揮中心裡,仍然產生了一陣小小的騷動。

要知道,天花病毒和炭疽杆病菌,如果被人當成生化武器,以它們所擁有的強大殺傷力,可以被稱為“生化原子彈”!

這種“生化原子彈”,在十八世紀時,曾經在歐洲橫行,因為它致死的人數,超過了一點五億!

“天花病毒具有最高傳染性,不分男女老幼,都是高感染群體。而這種病毒,可以透過空氣,或者直接體表接觸感染。只需要十天潛伏期,病毒就會發作,最終會有百分之三十的人死亡,活下來的人,臉上也會留下嚴重的疤痕。”

聽著老教授的話,所有人的眼角都在輕跳。他們這些人,當然出生在八十年代前,當時每隔六年時間,他們就要去衛生所或者醫院,注射一次天花疫苗,就是因為中國政府全力控制,天花在中國幾乎沒有大面積蔓延開,就算在軍事角度,他們知道天花號稱“生化原子彈”,但是這種東西究竟有多大威力,他們並不是非常清楚。

“我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我們今天,放任島上那一百八十六個病毒攜帶者返回城市,病毒就會以他們為橋樑,進行次方式的裂變,大概只需要二十一天,天花病毒就會覆蓋整個中國,至少有一千五百萬人,會因此染上天花,而按照百分之三十的比例,就會有四百五十萬人,因此致命。因為我們國家大面積暴發‘天花’,世界各國必然會在最短時間內,切斷和我國一切人員來往渠道,直到世界紅十字組織,確定天花已經得到完全控制,向全世界宣佈警報解除,才可能慢慢恢復,因此造成的損失,還得另算!”

聽著如此心驚肉跳的數字,在場所有人面面相覷。

他們都是來自全國七大軍區的核心軍官,一接到訊息,他們就放下手中所有工作,搭乘直升飛機用最快速度趕到在廣州軍區,最終聚集到臨時危機處理中心,他們抱的目的,當然是要想盡一切辦法,把自己那批可以說是心尖肉的參賽隊伍,一個也不能少的全部帶回去。

在臨時指揮部,可謂是將星雲集,在他們中間,不乏那種護短到了登峰造極,為了保護部下,哪怕是面對直屬上司,也敢拔出手槍直接拍到桌子上的刺頭人物,可是一邊是自己最看中的特種大隊超級精銳,一邊是四百五十萬病死者,面對這樣的對比,在場這些軍官,真的不知道應該再說些什麼了。

還是李向商最先反應過來,“天花這種病毒,已經擁有一千多年曆史,在七九年更在全球絕跡,這麼說,應該早就有治療方法了吧?”

“沒有!”

老教授斷然道:“人類之所以可以戰勝天花,是因為人類發明了‘免疫’醫學。只要提前在身體內植入‘牛痘’疫苗,就可以對抗天花。但是,79年世界紅十字會,終於確定天花已經被徹底消滅後,全世界各個國家,已經停止給新生兒注射天花疫苗。換句來說,八十年代以後出生的人,面對天花病毒,沒有任何防禦。一旦被感染,就必然有百分之三十的死亡率,完全看他們自己的命運,現代醫學,幫助不了他們什麼。”

李向商沉默了。

天花病毒,早已經被人類用“免疫”醫學控制,但是因為種種理由,美國的亞特蘭大,還有俄羅斯莫斯科,仍然有兩個實驗室裡,保留著這種病毒樣本。世界衛生組織早在93年,就制定了徹底銷燬天花病毒的計劃表,但是美國政府卻拒絕了這個計劃。他們的理由是,美國必須做好面對生化武器襲擊的準備,為了繼續研究對付天花的手段,就必須保留這種病毒的樣品。

如果真的把“天花”病毒徹底消滅,又何必擔心恐怖分子用“天花”病毒為武器,進攻他們的國家?又何必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就非要保留病毒的樣品?!

這個問題,就像是這個世界先有了雞,還是先有了蛋一樣,扯不清楚。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第一個遭到“天花”病毒襲擊的主權國家,竟然是中國!

“我們趕到這裡,除了要向各位報告鑑定結果之外,還必須要提醒各位一些細節,徹底杜絕傳染渠道!”

又有一位中科院院士站了出來,他略略點頭示意,一名助理工作人員,立刻開啟了臨時指揮中心的鐳射投影儀。一張衛星拍攝的相片,隨之出現在幕布上。

“現在一百八十六名病毒可能攜帶者,集中在中國近海的島嶼上。雖然軍方已經對海島進行封鎖,但是單憑這種方法,想要把病毒渠道完全控制,還是遠遠不夠的。要知道,那個島嶼上面,可是有幾萬只海鳥,如果有海鳥和島上的人有過接觸,雖然海鳥不會被天花感染,但是它們完全可以用自己的羽毛,把病毒帶到內陸,或者附近的漁船上!”

“還有,”那位院士繼續道:“如果那些病毒可能攜帶者,在海岸上拾到幾個瓶子,閒得無聊,甚至是心存怨恨,刻意報復,寫上一封信,或者只是撕下衣服上的一塊布,放進瓶子裡,再重新投回大海。又有誰敢保證,這樣的飄流瓶,在十八個月時間裡,不會被人撈起來,並把它開啟,在不知不覺中,成了第二波次的病毒攜帶者?!”

第二個院士說的話,實在太尖銳,更帶著科研工作者,“牛頓”式的目中無人。終於有人忍不住問道:“那你說怎麼做才算是萬無一失?直接派轟炸機,用燃燒彈把整個島嶼變成一片火海?”

“用火燒,的確可以有效消滅天花病毒。在十八世紀,天花病在歐洲橫行的時候,當地人也經常使用這種方法。”

第二個院士實話實說,“我是一個傳染病學科研究者,我的職責,就是找到疾病可能流通的渠道,並把自己的意見提交上去。至於如何決策,那是你們的事情。對了,我還要提醒各位,中國有十三億人,就算全國所有制藥廠一起加班加點,趕製天花疫苗,所有衛生院和醫院一起二十四小時營業免費注射,也絕不可能比得上天花擴散的速度!”

在一片沉默中,第三個院士走上了發言臺,她赫然就是風影樓接受“鬼刺”訓練時的心理學導師!

“我不是傳染病學專家,也不是生化武器專家,我主要研究竟的是人類行為心理學。”

她沉聲道:“我在趕來之前,專門調閱了關於天花病毒發作的相關病例。在那種封閉的島嶼上,親眼看著身邊的人,因為病毒發作,全身大面積面板出現紅色斑疹,直至變成厚痂;還有些重症患者,雙眼失明雙耳失聰,直至因為敗血症發作死亡,很可能會有人,明明沒有被病毒感染,因為無法承受持續性心理壓力,而變得暴躁易怒,甚至因為過度恐懼,而做出我們誰也不願意見到的激烈反應。”

說到這裡,臺下傳來了一個聲音:“他們都是最優秀的軍人,他們不怕死!”

女老師二話不說,抓起主席臺上一個白陶水杯,不管三七二十一對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砸過去。

“啪!”

水杯重重摔在牆壁上,在清脆的破碎聲中,十幾塊碎瓷片,以輻射狀向四周飛濺出去,而茶杯裡的水,更在雪白的牆壁上,留下了一灘抽象派畫藝般的水漬。

“你也是優秀軍人,你也應該不怕死,可是在我用水杯砸你的時候,你卻害怕了。你甚至沒有經過大腦反應,身體就本能地做出了反應。”

女老師瞪著那個下意識一低頭,避開水杯攻擊,但是臉上已經揚起憤怒神色的軍官,揚聲道:“你記住,是人就不可能不怕死。人類要沒有躲避危險,儲存自己的本能,早就在上千萬年漫長進化中,自我毀滅了!”

三名中科院院士組成的科研小組,已經離開臨時指揮中心半個小時了,可是全場仍然一片寂靜,所有人都在靜靜思考著些什麼。

這麼多人,也只有李向商才真正明白,一場他與金擇喜之間的戰鬥,以那個荒島為平臺,展開了。

“金擇喜,我知道的。你故意用帶著731部隊標誌的金屬箱來傳播病毒,本身就是在警告我們,立刻行動,把病毒傷害縮到最小程度,說到底,你仍然心裡牽掛著國家,不願意因為私人恩怨,傷害到所有人罷了。”

兩個人曾經在學校裡,因為校長的位置而明爭暗鬥,他們真的是太熟悉彼此了,熟悉得根本不需要交流,就能明白對方在想些什麼。

但是李向商發現,現在他真的看不懂金擇喜了:“你和我比,最大的優點,也可以說是最致命的缺點,就是太重注個人感情,你看起來一臉嚴厲,但是對自己喜歡的人,你心太軟。你為了一個被學校淘汰的徒弟,甚至不惜成為軍隊叛徒,帶著他逃離祖國。我不明白的是,風影樓不同樣是你最喜歡的一個徒弟嗎?手心手背都是肉,就算風影樓拒絕了你的‘招安’,已經註定是敵人,你又怎麼可能立刻痛下殺手,非要把他逼到不死不休的絕境上?”

“有人說,時間會改變一個人。”李向商在心裡發出了一聲嘆息,“十一年過去了,金擇喜,我曾經最強的勁敵,那個外冷內熱的你,難道真的變了嗎?”

四周一片寂靜,這個問題,當然沒有人回答。

李向商站了起來,在所有人目光的注視下,他沉聲道:“我們絕不能讓一個已經被人類消滅了二十多年的病毒,死灰復燃,否則的話,我們就是歷史的罪人!”

說到這裡,李向商只覺得心裡一陣抽痛。金擇喜的這次進攻,使用的不是陰謀詭計,而是堂堂正正的陽謀!

金擇喜已經把一切,都堂堂正正的擺到了檯面上。但是李向商卻發現,金擇喜的進攻,根本……無解!

只是用了區區一個金屬箱,外加一個已經被人類消滅了二十多年的病毒,金擇喜就把整個中國十三億人,全部綁架,成為了他手中的人質!他就是想看著中國軍方,對著自己精心培養出來的特種部隊大開殺戒,他就是想看到李向商,把學校裡第四顆獠牙,推進萬劫不復的境地,徹底打散風影樓和戰俠歌,這兩個還沒有並肩作戰,但是一旦聯合,就必然會成為夢幻組合的最優秀學員。

就是因為大家都知道,在這個時候,理智的選擇,就是直接派出轟炸機,用燃燒彈對整個海島進行地毯式轟炸,把上面所有的人,連帶天花病毒一起焚燒乾淨,所以才沒有人願意第一個開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