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这次商铺那边总共收了九千八百两。”
张良一脸兴奋。都快一万两了!有了这笔银子,这次的中秋活动,必能办得热热闹闹。
管月娆也没想到能收这么多银子。接过认捐名录细看。
周盛和谢家出的都是两千两,商量好一样。这两家今年从她手里贩盐,得利不少。捐得最多。
再来就是孙氏那边,出了五百两,郝家二百两。然后是她手里的铺子,每一家出二百两,余下的其他商铺,几十两几两的都有。
管月娆很满意,把名册递回张良。
“不少了。有了这笔银子,各处能宽裕不少。你再盯着其他各处,不能误了时间。”
张良点头,“是,小姐放心,各处都盯着。衣裳那边有一部分做好了,要现在给各处送去吗?”
“先做好的先送去,以便他们有修改的时间。”
“是。”
“戏班子那边派人去接了吗,能准时到吗?”
“能。传信来说已经在路上了。”
八月十三,霞光未露,还是遍天星辰,洪氏和董二壮挑着菜筐出了门。
“这路不好走,你慢点。”董二壮走在前头引路,不时回头叮嘱身后的妻子。
“你走你的,今天月色亮,我看得清。”
董二壮心疼妻子,安慰道:“等再卖一段时间,咱们也置办一辆驴车。”
“还驴车,板车都要五钱。”洪氏舍不得。
大女儿二女儿就要说亲了,得给两个孩子置办点嫁妆,不能让孩子以后的婆家瞧不起。
“落风镇那边养了不少牲畜,那驴我问了,只要三两就能买。”
董二壮还是想买驴。有了驴车他们省了力气不说,还能多带一些菜去卖,赚得也多。
夫妻二人一边议论一边拐到去往落风镇的路上。
“落风镇的路比别处好太多了,平坦,一个坑都没有。”
要是修到这边来就好了。
“我听那边人念叨,说要想富先修路,落风镇城门附近的路修了不少。”
董二壮就盼着落风镇能把路修得再长一些,最好能修到与他们风林镇交界的地方。
“咦,今天怎么多了这么多人。”
去往落风镇的路上,不少人冒着星夜在赶路,肩挑背驮的,比往日热闹不少。
“看来得到消息的人不少。”
洪氏顿时有些懊悔,应该今天就让娘家人跟着一起来的,不必等到明日。
等夫妻二人紧赶慢赶到了城门口,远远就看见城门口已经排了好些人。
今天排队进城的时间明显比往日长了。
轮到夫妻二人的时候,二人已是很熟练,菜放一旁,人站一旁,伸直双手方便城门兵扫描,还主动把荷包拿在手上。
除了荷包里的铜板出嘀嘀声,夫妻俩身上没有一处能让那个机器哔哔响的都没有。
两担菜筐也是安静如鸡。
“走。”城门兵催促。
“是是。”夫妻二人应声,弯腰就要去担菜筐。
回头看身边排队的人,对着机器一脸惊讶,有些人身上哔哔好几处,对着机器抖,像见着什么怪物。
夫妻二人笑了笑,淡定地挑着菜筐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