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李太说要找人来的,春玲已经走了这些天了,也再不提这些事了。
想到李太这几天心情不好,丽芳也不好催她,自己抓紧干吧。
吃午饭的时候,丽芳刚做好饭,李太就回来了。而且是满载而归,手里提了很多东西,朝沙上一放,洗了手就去抱着嘉嘉亲了起来。
嘉嘉见到妈妈,嘴里又开始‘妈,妈,妈’的叫了起来。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懂事,还是随口打哇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丽芳只炒了一个青椒干煸卤牛肉,一个青菜。
好在李太吃饭并不挑剔,但最好有汤。
丽芳临时做了一个鸡蛋海米紫菜汤,把两样菜都拨了一些,又盛了半碗米饭端到餐桌上。叫了李太吃饭。
吃过午饭,小瑞带着嘉嘉上楼午睡去了,李太一个人坐在沙上喝起茶来。
丽芳在厨房里收拾碗筷时,听到她给黄老太太打了视频电话。
很快,丽芳就的到了黄老太太那热情高亢的声音:“小艾,你吃午饭了吗?就你和嘉嘉在家呀?”
李太在这边说:“吃过了。你们吃了吗?”
“吃啦吃啦,我和你爸爸,吃了点剩饭。”
“干嘛吃剩饭呀?”李太问。
黄老太太说:‘早餐剩的粥还有,所以我们就对付了一口。’
李太说:“把你们的身份证拍照给我,我用一下。”
黄老太太立刻警觉地问:“小艾,你要我们的身份证做什么?”
李太撒娇地说:“哎呀!你拍给我就行啦,我要个资料要填你们的身份证号码。”
那边,黄老爷子的洪亮的声音突然飘荡在了偌大的客厅里:“填什么资料?”
李太说:“我买了一份人身意外险。受益人要写你们的名字。”
黄老太太啊了一声,老两口在那边沉默了。
丽芳收拾完厨房了,轻手轻脚的回了自己房间。听到黄老爷子说:“受益人你不要写我们。”
李太问:“为什么?我可是你们唯一的女儿,不写你们写谁呀?”
黄老太太的声音放低了一些,说道:“小艾也有她的考虑。”
黄老爷子提高音量说:“考虑什么?李家会稀罕那点受益?我们也不会稀罕!我们只要小艾好好的,要受益做什么?让她写小李或者是莹莹和嘉嘉!别因为这点事情,又闹矛盾!”
李太拖长着声音说:“爸他同意写你们名字的。有些事情,你们不知道。。。”
黄老爷子说:“你们家的事情,我不想知道那么多!反正受益人不要写我们就行了。我只要你人好好的,我要受什么益?”
黄老太太像突然拐过弯来似的连声说:“对对对,小艾,你爸爸说得对。我们啊只要你平平安安的。真有那什么,我们也花不下去呀,,,你为什么突然想要买保险,还要写我们名字呀?是不是生什么事情了?”
李太低低的说:“没有。就是想起来就再买一份。”
黄老太太明显松了一口气,说:“小艾,有什么事情,你可不要瞒着我们,别让我们担心,啊?”
李太略有些不耐烦地说:“哎呀,我知道了。”
黄老爷子说:“就这样吧,我告诉你,别写我们啊。省得以后为了这点事闹矛盾。”
李太说:“我知道了。爸,我去年就想出去开店的。可时机不对,现在我想把店开起来了。”
黄老爷子说:“我早就说过让你出去工作了,不过这是你们的家务事,你和小李商量吧。如果需要资金,我们可以给你拿一些。”
李太说:“不需要你们拿钱,我就是和你们说一声,商量一下。”
黄老爷子语气诚恳地说:“我去年就说过让你出去工作。但是做生意的事情我们不懂,小李家里从小就是做生意的,你多向他请教吧。”
丽芳惊诧于黄老爷子居然用了请教这个词。
李太不情愿地说:“那好吧。你们午睡去吧。”
挂了电话,李太又和朋友打电话聊了一会儿天,丽芳大概能听得出来是去年准备一起开店的那位朋友。
聊的正是开店的一些准备事项。听语气,李太想把母婴店开在医院旁边,还和几个月子中心有些联系。
这说明她不是今天又突然起了念头,而是早就已经在准备了。
也许,从去年到现在,她始终就没打消过这个念头吧。
如果按丽芳一个保姆的想法来分析,觉得李太实在大可不必如此劳苦。
开一个母婴店,规模小了,不符合李家的排场。摊子铺得太大了吧,又没有经验,容易亏。就算赚点钱不知够不够她花销。
唯一的说头就是有自己的一点事业。可这点事业,在李家人眼里,算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