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論功行賞起爭論(1 / 4)

大概是月餅太難吃了,讓皇帝切身的體會到了士兵們的不易;又或許是演習太過成功,讓皇帝覺得不能夠虧待這些大楚棟樑。總之皇帝第二日的大朝會上,便提出了為之前的戰事論功行賞的事。

之前這件事倒也提過一次,在戰爭剛剛結束的時候。

不過朝廷的辦事效率嘛,一向都是如此,要計算戰功,層層上報,最後在兵部進行統計。然後再擬定出具體的賞賜和撫卹標準,交由政事堂進行商定……總之這是一個十分繁雜冗長的過程,到現在還沒有弄完。

因為朝廷並不是只有這一件事,總有些事情要安排在前面,這件事自然就只能往後推了。

但現在皇帝開了口,那大臣們自然不敢再怠慢,必須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將這些東西弄清楚,東西下去。

然而趙璨卻在這個時候扔出了一個重磅炸彈。

他在朝會上上奏,說西戎,北狄和長河部落在這場戰爭中的表現,證實他們之間在站前就已經聯合在了一起,給大楚布了個局,企圖坑大楚一把。而他已經查證,這一次的聯合,是由長河部落起的。

在朝堂內外一片讚歌,因為戰勝西戎而沾沾自喜時,趙璨及時給大家潑了一盆冷水,讓他們知道,大楚真正的勁敵,還在北方虎視眈眈呢。西戎人的確厲害,但是跟長河部落比起來,就不算什麼了。

究其根本,是因為西戎說是一個國家,但實際上只能算是個部落聯盟,然後推舉出一位國主。但實際上具體到國內的各種事務,仍舊是由各個部落的領自己做決定的,國主就像是個吉祥物。

這種內部都不團結的國家,就算對大楚有威脅也十分有限。

北狄跟西戎實際上也差不多,同樣是個部落聯盟。而且國力上比之西戎還不如。

但長河部落不一樣。他們是真正建立過國家的,而且曾經佔領並統治過中原。所以他們在政治構成上,更全面,也更近似於大楚。尤其是經過了一次分裂之後,內部不同的聲音已經被剔除出去,所以雖然叫做長河部落,但實際上,領擁有絕對的掌控權。

他們的騎兵不光是馬好,而且訓練有素,令行禁止,所以才能夠號稱“滿萬不可敵”。

這才是大楚真正的心腹之患。當年太/祖將長河部落驅逐到北方之後,便因為身體原因而停止了征戰的步伐。但是他對長河部落,卻始終不能放心,認為一旦放縱他們,那麼將來必定會成為大楚的後患。

所以當年他留下來的文書中,不少都曾經提到過這個問題,甚至在傳位詔書上,也寫上了這一點,可見重視。

但是大楚立國百年,經歷太宗,世宗,宣宗和今上幾代帝王,卻始終沒能徹底將長河部落給除掉。非但如此,反而給了他們休養生息的機會。要不是因為內部分裂,恐怕在這之前早就有一場大戰了。

現如今,長河部落已經元氣漸復,他們還能夠忍得住不對大楚動手嗎?

對長河部落的認識算是朝堂上下的共識,所以趙璨提出這個問題之後,便引起一片譁然。如果這一次的戰爭,是長河部落在後面主導,目的就是為了折損大楚的軍隊,那麼他們想幹什麼,簡直一目瞭然!

如果西北路陷落,大楚不但損失錢糧無數,最重要的是西北近二十萬的軍隊,恐怕就要在這場戰爭中消耗掉了。說不定還有更多的增援部隊。

這一戰只要打到過一年,大楚的財政便無法負荷,到時候長河部落從河北長驅直入,誰能抵擋?連糧餉都拿不出來的河北軍,恐怕是不行的。

但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三國在早在戰爭開始之前,就已經達成了合作!

國與國之間的合作,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先,如果沒有足夠的外部壓力,他們內部根本無法統一和協調起來,就更加談不上合作了。只有當外面有一個巨大的威脅,才能精誠合作。

而他們的外部威脅,還有什麼?自然只有大楚。

但那時候還沒有開戰,他們為什麼要防備大楚?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大楚內部的打算,早就已經被他們所知!這也能夠解釋後面西戎和北狄能夠鑽空子,利用空檔針對西北三路大軍,甚至長驅直入進入西北腹地,圍困信州城。

大楚內部出現了叛徒,有人將這邊的所有安排透露給了那些蠻夷!

如果說之前的訊息是炸彈,只是讓人耳鳴眼花。那麼現在這個就是地動,讓人搖搖欲墜,站立不穩。甚至可能會造成房屋坍塌,人員傷亡。

趙璨準備多時,說出來的每一句話都有證據,有些甚至還有人證,將這些東西往朝堂上一擺,任何人都不能夠去懷疑他。

當然現在也沒有人會懷疑他,大部分人是露出一臉恍然大悟的表情。就說這次戰爭開頭怎麼會那麼不順利?畢竟大楚可是準備了近兩年的時間。原來是因為有內奸!

這讓一部分人鬆了一口氣,但讓另一部分人徹底的提起了心。

其實這件事,之前也不是沒有人懷疑,畢竟之前生的事情實在是太明顯了。

但是既然打勝了仗,大家都不知道皇帝有沒有追究的心思,所以都還在觀望。因為這種事情,往往牽涉深廣,真要查下去的話,也許連同剛剛立功的那些人,也會被牽連進來。

而且這種事情又不能夠對外宣佈,只能內部處理。這樣一來,外面不知情的百姓,會不會以為朝廷鳥盡弓藏,要對功臣下手?所以既然打勝了仗,這種舉國歡慶的時候,大家多半都會選擇和稀泥,否則的話影響就太惡劣了。

沒想到趙璨直接調查清楚,連同證據一起擺了出來,讓大家即便是想要回避,也不可能了。

這件事,大概也只有他敢這麼做,而且能夠做到了。

這也讓一部分人唏噓不已。從前根本沒怎麼聽說過這位殿下的名字,原以為是個不堪造就的,沒想到居然這麼厲害。能夠隱忍至今,也算是胸有城府了。只是這時候站出來,未免太過得罪人。

官場中的關係,不是能夠那麼清楚明白的分離出來的。上司獲罪,下面的人就算清清白白,也要跟著受牽連。或者當時情勢所迫,明知道上司做得不對,但下屬也只能聽命。結果出了事就要自己來承擔責任。即便是普通的事情,這種種情況也層出不窮,何況眼下是通敵叛國的重罪?

那可是要誅九族的!要查這件事事,勢必會牽連一大批人,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要查清楚可沒那麼容易。除非皇帝下定決心,快刀斬亂麻,否則最後往往都會變成大規模的連坐案,反倒將自己陷了進去,平白樹敵。

這也是大部分人明知道有問題也不去提的原因。

到底還是年輕啊!

但實際上,趙璨這麼做,並非無的放矢。朝臣們認為他做得太輕率,這樣很可能釀成無法挽回和承受的後果,殊不知趙璨就是在敲山震虎,打草驚蛇。

內奸隱藏在眾人之中,原以為自己一定很安全,等過了這段時間,這件事情自然不會有人提起。

但現在趙璨愣頭青一樣的將事情丟擲來,他們必然就會坐不住。畢竟這種事,大家知道歸知道,但卻是不能夠擺到明面上來的。既然被提出來了,勢必會查出個結果。

藏在背後的人動了,趙璨才能夠抓住對方的尾巴。畢竟這件事,上輩子並不曾生過,或者即便生過也沒有被揭露出來。誰也不知道隱藏在幕後的推手,究竟是一個人還是一群人,甚至可能會是一個大勢力。

而且,這件事對於許多大臣來說已經有了默契,但有一個人卻未必知道。那就是御座之上的天子。

朝臣們彼此之間可以既對立又合作,一切都只按照利益來進行,但這些藏在水面下的東西,卻是絕對不能夠讓皇帝知道的。反正只要做出皇帝還能夠掌控這個國家的樣子,繼續維持這種錯覺,這件事大家做得十分順手,十分熟稔。

所以這會兒,聽見趙璨說完之後,朝臣們是一片沉默,各有心思,但皇帝已經是暴怒不已。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