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天下英才入彀中(1 / 3)

關於姜夔是誰的問題,平安最後並沒有回答,因為就在這關鍵的時候,外頭有人敲門。

平安立刻如蒙大赦般的走過去開門,順便將這個問題拋在了腦後。

站在門外的是傅彥的弟子,見來開門的人是平安,有些驚訝,旋即低聲問,“這位兄臺,請問我家先生現下是否忙碌?”

這個……“你自己進來看吧。”平安說著讓開了地方。

傅彥現在當然不忙,但似乎也不太好打擾的樣子。

卻不曾想敲門聲和兩人的對話聲,卻將傅彥驚醒過來。他嘆了一口氣,轉頭問道,“子明,什麼事?”

“先生,那邊又過來送東西了。說是昨日酬神剩下的,佈施給周圍的人,祈福禳災。”那個叫子明的學生道。

傅彥微微皺眉。

平安忽然想起,傅彥那位少時好友兼情敵,好像就是在天機觀裡出家啊!

剛剛子明說的是“又過來送東西”,說明這件事生過不止一次。看傅彥的樣子,顯然不會收,但是弟子們卻不敢自己拒絕,而是要過來請示,這其中種種微妙,真是難以用言語表達。

見傅彥不說話,子明又問,“先生,還是打他回去麼?”

傅彥張了張嘴,忽然轉頭去看桌上的那幅畫,然後嘆了一口氣,“東西留下,讓他回去吧。”

子明便告退出去了。

傅彥這才轉身看向平安,恢復了之前那種平靜的表情,問,“你今日過來拜訪,可是有什麼為難事?”

他跟馮璋一樣,覺得平安無非是想要拜師,若真如此,單憑他之前的表現,收下他也無妨。只是看馮璋的樣子,分明十分滿意他,為何不自己收下這個學生?

可不要以為這些文壇宗師們就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間煙火的人了。事實上他們比尋常人還要放誕豁達,恣意任性,基本上不受什麼拘束。

所以如果他們看中了一個學生,很有可能想方設法乃至死纏爛打的去收徒。

平安上前一步道,“晚輩此來,的確是有個不情之請。希望先生能夠出山,為我大楚萬民教育事業出力。”

“哦?你是朝廷的人?”傅彥問。

平安點頭道,“在下司禮監隨堂太監平安,見過傅先生。”

“你是太監?”傅彥上下打量了他幾眼,語氣平平道,“可惜了。”

馮璋在一旁看得無奈。他自己當時是盡數將惋惜之情收斂起來,就怕引動平安的傷心事。畢竟這種事,他自己是沒有選擇的。傅彥倒好,直接說出來了。

好在平安再多不甘心,穿來的時候都已經經歷過了。現在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又跟趙璨兩情相悅,倒並不覺得太監的身份對自己有多大的影響。因此笑道,“多謝先生。如今我只願以殘破之身,做力所能及之事,為天下萬民謀福祉罷了。”

“你方才說的……教育事業是什麼?”傅彥看了他一眼,問。

其實在某些方面,他比馮璋可直接多了。先問清楚是怎麼回事,然後能答應就答應,不能就回絕,絕不會考慮各自的臉面問題。

平安轉頭看了馮璋一眼,見他點頭,方才將自己請馮璋出山擔任教育部長的事情說了,又大略說了說自己的計劃,最後道,“只是如今的天下,要讓所有人都能唸書受教,卻是十分不易。歸根結底,乃是因為讀書所耗費金錢無數,許多人根本支付不起罷了。因此我打算成立圖書館,奏請陛下允許,將皇家藏書都印一份放入其中,供普通人閱覽。”

圖書館這個概念,兩位文壇名宿倒是可以理解。因為朝廷中就有弘文館作為藏書之地。而他們自己私人的藏書也十分豐富——可以說,他們能夠有如今的文壇地位,無數弟子追隨,這些藏書是十分重要的。弟子們拜師之後,才可以借閱這些藏書,自己手抄一份使用。

正是因為這種理解,所以他們很快就明白了平安的意思,“這些書可以免費讓人借閱?”

“對。”平安肯定的道,“如此一來,即便是自己買不起書,也可以在圖書館中借閱,大大降低學習成本。寒門士子,亦不會因為底蘊不如人而前途渺茫了。”

“如此,那就是要在全國各處都開設圖書館了,資金從何而來?”馮璋一針見血的問。

平安微笑道,“圖書館的地點選擇和建造,由當地官府負責。至於藏書,一部分會由皇室帶頭捐贈,另一部分則從民間籌集資金自己印刷。先印一部分必要的書,然後再慢慢增加,壓力不會太大。”

“你的計劃十分周全,那我能做什麼?”傅彥問。

平安道,“我欲邀請先生就任皇家圖書館館長一職,掌管天下圖書館,與馮先生相互配合,為教育事業出力。”

“朝中那麼多大臣,想來不會卻少這樣一個人。”傅彥淡淡道。

話雖如此,但平安覺得,他應該是有一點動搖了,否則只需說一句“我不做官”,何必跟自己掰扯這些東西?這倒像是買東西,決定要買之後,講價的時候想方設法挑出瑕疵時的樣子。

斤斤計較,乃是因為在意。

於是平安自然是不要錢的好話全都說了出來,一會兒誇傅彥德高望重,學貫古今,一會兒說朝中大臣們彼此利益相關,找不出合適的人,最重要的是,“大楚六路三十二州幾百個縣,目前最多隻能在州里開設圖書館,至於下面的縣城,便只能隨便選個地方,然後放一定量的圖書,只需足夠供給那些開蒙的學生們使用即可。等到他們考過童生,自然可以到州府就讀。”

“如此一來,便需要挑選甚至編纂合適的書。此事非先生不能承擔,因此只能懇請先生出山了。”

當然,編書除了這個原因,還有另一個非常必要的理由分門別類。如今的書大都不成體系,像是許多文人的筆記,無所不包,政治歷史哲學乃至一部分自然科學相關的內容都有,十分不便於閱讀和學習。

所以如果能將其中內容整理出來,進行編纂,到時候自然順勢就能分出學科。等到知識體系架構越來越完成,教育部那邊自然應運而生相應的教學和考試,潛移默化之間,便將大楚的教育事業展起來了。

最妙的是傅彥跟馮璋是好友,彼此溝通和合作都會非常順暢。

所以雖然只是平安在早餐桌上才想到的辦法,但是他自己卻是非常滿意的。只要按照這個思路做下去,一定能夠成功。

傅彥看向馮璋,“你答應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