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出成效拉攏試探(1 / 2)

半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平安手底下的人果然沒有讓他失望,即便平安中間一次也沒有出手去做調整,他們最終也取得了成功。非但完成了本月的標準,而且還大大出。

這下子所有人看平安的視線都不同了。就是小全,也不情不願的向平安道了歉,並且如同他承諾的那樣,並不再阻止大家做工的時候彼此交流,只要說的不是無關的閒話即可。

其他人見狀,也紛紛效仿。說不準平安能提高產出,就是因為這個呢?反正又不費什麼事,大家自然也不會阻攔。

這項舉措為平安贏得了不少人心——大家都知道小全是打賭輸了才會同意,其他監工也是因為平安才跟風。

平安不怕大家跟風,因為他本來的目的就在於此他要讓所有人都習慣於向自己學習,自己做什麼他們就做什麼,將來推廣流水作業阻力才不會那麼大。甚至不需要他去推廣,別人就自己學過去了。

至於有沒有人會過自己?平安更不擔心了。那就更能鼓勵自己手下的人,讓他們不要因為有了進步就驕傲。能同甘更能共苦,也是對這個新集體的考驗。

自從平安來了這裡之後,幾乎每個人都覺得兵仗局好像比以前更加熱鬧,也更加有人氣了。最重要的是生產效率提高了許多,上面的人樂得看到這種場面出現,對平安也難免另眼相待。

比如崔掌司,如今就覺得平安簡直是自己的福星了。

在戰事將起的這個時候,這邊做出來的東西越多,軍隊的物資儲備就越豐富,最後很有可能就是比敵人多了這些弓箭而取得勝利,因此是絕對不能夠輕忽的。

一開始只有平安帶的人完成任務,雖然還有所出,但數量畢竟不多,還沒有人在意。結果後來大家都開始跟風,反跟的不光是可以在工作時交流的風,還有產量達標的風。結果接下來兩個月的產量越來越多,終於驚動了上面的人。

兵仗局的掌印太監姓王,長得高高胖胖,臉上常年掛著笑容,看上去不像個太監,更像是個心地善良的地主員外。實際上他雖然是掌印太監,但平日裡到軍器廠來的時間並不多,大部分時候要麼在宮裡跟其他人應酬了聯絡,要麼就住在自己京城的宅子裡享受,過的正是平安從前最羨慕的那種日子。

在知道這兩個月的產量大幅提升之後,他終於離開了自己的宅子,歡歡喜喜的去覲見皇帝了。

這可是大大的功勞,王太監雖然沒有往上爬的野心,但是能夠有更多功勞,讓皇帝記住自己,何樂而不為?

其實皇帝知道得比他還要多還要細緻。畢竟他吩咐張東遠多注意平安,自然是有什麼動作張東遠都彙報給他了,所以這些事情早就已經心裡有數。不過聽到王太監親自彙報,心中還是高興。

不枉他如此看重平安,果然不管在哪裡都是這麼能幹。

皇帝心裡甚至隱隱有些後悔。因為以平安這種能力和才幹,要不是做了太監,就算只是出身平民,將來的前途也是不可限量,大有可為,說不準便是千古留名的賢臣能臣。可他是個太監,所以只能在這宮裡打轉,做些不甚緊要的事情,著實可惜了。

而且皇帝也沒有了從前那種壓榨打磨平安的想法。因為他已經看出來了,平安就像是那麥芒,即便是裝進了口袋裡,也依舊鋒芒畢露,無法遮掩。這種人壓是壓不下去的,反而浪費了他的才幹。

但是平安實在是太年輕,現在才十七歲,資歷不足,就算是出於愛惜他的理由,皇帝也不能過分提拔,免得他為人所嫉。

真是讓人又愛又恨。

所以即便知道這都是平安的功勞,最後皇帝重重獎賞的,反而是眼前侃侃而談的王太監。非但口頭褒揚,又賞賜了銀兩絹帛等物,最後還把品階提了提。職位沒變,但是地位卻更重要了。至於平安,則只有賞銀百兩。

這個獎勵是張東遠提議的。而他之所以會如此提議,也是得到了平安的暗示別的都沒用,賞點兒實在的。

還有什麼不銀子更實在的?

白花花的賞銀送來,平安直接讓人搬到了車間裡,看得所有工匠都眼紅不已。而平安更是當著大家的面兒,將銀兩全都給了工匠們。按照這幾個月的努力程度來,資料詳實得讓人無法反駁。

那些原本只是冷眼看著,跟從前一樣得過且過的工匠看到這個情形,哪裡還能保持冷靜?本來覺得就算做好了也沒有用,但是現在既然有了賞銀,自然就不一樣了。

趁著這股東風,平安的改革事業也開始緩緩推進了。

先是制定標準。當然本來兵仗局就有標準,並且執行也是十分苛刻的。免得到了戰場上才現弓和箭不匹配這樣的事情生。

弓和絃什麼材料來做,煣制的時候用什麼火候,有哪些工序,最後弓彎曲到哪一個角度,弦繃到什麼程度;箭頭上的鐵用什麼工藝鍛造,經過哪些工序,保證做出來的鐵材質和密度都一樣……這樣做出來的弓箭,射程會非常穩定,不至於標準射程八十步,某一把弓卻能射到一百步,又一把只能射到八十步。

不過平安還要將它細化。因為從前兵仗局雖然也有標準,但並沒有量化,而是全靠工匠們的經驗和手感來完成。所以技術熟練的工匠才能完成至關緊要的步驟。

而平安要做的,就是讓這些技術純熟的工匠將自己的經驗貢獻出來,透過種種測試,將一套行之有效的標準制定出來,就算技術不那麼好的工匠,只要按照這個工序去做,也不會出錯,那麼便能夠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

當然,也是為接下來的流水作業做鋪墊。畢竟只有具體細化的工序,才能將之拆分,由每一位工匠單獨負責其中的一部分。

工匠們從前並沒有這種想法,但是聽到平安的提議之後,又都覺得這個想法非常不錯。因為即便是他們,偶爾手感也會出問題,做出來的東西便不合格。

人的感覺雖然很敏銳,但有時候也會不那麼準確,這時候藉由標準來幫助判斷,自然更加容易。

不過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平安都是讓大家一邊製作,一邊記錄,慢慢的將核心資料篩選出來。這勢必要經歷一個過程,甚至可能會影響這段時間的產出量,不過一切都是值得的。

平安已經完全投入了其中。怎麼形容呢?之前他所做的那些事,除了活字印刷術之外,能夠造成的影響十分侷限。而活字印刷術,平安幫得上的忙很少,除了整理常用字之外,就沒有別的了。

但是現在這個不同,制定標準是一件非常複雜細緻的事情,平安不放心別人,只能自己主導,每天都將心神沉浸進去。而這件事一旦成功,那麼對於大楚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從軍事到工業,這種影響會逐漸蔓延開去,直到幾十幾百年之後,仍舊存在。

這種感覺,就像是自己在開創歷史。

哪怕他也只是站在偉人們的肩膀上,但是一切都是靠他自己去摸索出來的,跟照搬別人的成果差別很大。

所以平安能夠從中得到的成就感當然也更強。

不光是他在影響工匠們,把他們變成一個集體,在這個過程中,平安自己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哪怕他自己並沒有注意到。

而且因為工匠們的心思都相對更加純粹,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工藝上面,相較於其他地方的勾心鬥角和混吃等死,這裡的人做的是更有意義的事情。平安很喜歡這種氣氛,每個人都在為了目標用盡全力,不用去考慮其他的,只要埋頭苦幹就能夠獲得成功,這是最令人愉快的事。

在這種氛圍裡待的時間長了,平安本人當然也會生一些變化。

來到兵仗局的第三個月,平安打磨出了自己的第一副弓箭。雖然做工很粗糙,東西也不怎麼樣,但平安自己還是喜歡極了,當即將之掛在了牆上。遠遠看去還是挺有氣勢的。

相較而言,有泰比他厲害多了——或者說有泰不像平安這樣還要分心其他事情,所以在這方面進行得比平安快,早在兩個月之前就已經打磨出了自己的第一副弓箭不說,現在已經能跟那些技術不那麼熟練的工匠們一起做基本的材料處理工作了。

他比平安更加適應這裡的氛圍,因為他有一顆純粹的心。

平安十分高興,覺得自己帶著有泰到這裡來,果然是對的。沒有辜負有泰對自己的信任。

大概是因為這裡的氣氛實在是太好了,有時候平安覺得自己好像變成了一個純粹的工匠,外面的紛紛擾套都消失了,只剩下這些純粹的工藝。也是因為這樣,他難免會疏忽了許多問題。

總有人巴巴的趕著來提醒平安。

工序還沒有弄明白,平安平日裡走得很近的一個工匠卻出了事。

這跟當初在經廠時何其相似?平安幾乎是在聽說這件事的第一時間就警惕了起來,總覺得這裡頭恐怕有人搗鬼。

哪怕他來到兵仗局之後從不藏私,別人想學都能學去,但總有人心裡不平衡,不願意看到他那麼厲害。平安理解,但並不代表能夠縱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