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趕鴨子上架(1 / 2)

小說:走出十里坊 作者:輝榮珍

在黑銅山,毅花做了人流手術,白寧和毅彩都認為是金鎖的孩子。也許,他會陷入矛盾的漩渦,這裡暫且不表。

在鷺城,毅虹成為梅菜香酒店的服務員,一份穩定的工作對於她來說是多麼重要,她把對德義和彩香的感激之情全部融化在工作之中。

服務好顧客是本分,讓酒店越辦越紅火,更是毅虹追求的希望,正因為有希望在,她才有了報答德義夫婦厚愛的信心。

在為客人點菜的過程中,有不少客人與她嘮嘮叨叨,說梅菜扣肉賣得貴,主食太單調,除了米飯和麵條沒有選擇餘地。

梅菜扣肉是酒店的招牌菜、主打菜,顧客的意見毅虹怎麼能不重視?她在琢磨為什麼貴,貴在哪裡。

五花肉中的肥肉遇熱易化,瘦肉久煮不柴,因此,做梅菜扣肉非它莫屬。

這是與豬肋排骨長在一起的肉,依次為豬皮、肥肉、瘦肉、肥肉、瘦肉五層組織,肥瘦相間紅白如花,故此得名五花肉。

最好的五花肉當為接近豬後臀尖的部位,這裡的五花肉層次分明,肥瘦厚度相當,縱切面如頁岩雲母一般。

德義和彩香秉承重德重質、薄利多銷的原則,選用上乘的五花肉為原料精心烹飪梅菜扣肉,贏得了顧客的青睞,使酒店漸漸興旺起來。

賣肉師傅規勸過德義,不要死心眼兒,買五花肉還挑選什麼部位?剩下的賣給誰?如果買統貨,單價可便宜不少,為啥有錢不賺?

德義不這樣想,他堅持寧缺毋濫,買不到上乘的五花肉寧可不做這道菜,不掙這個錢,絕不降低標準濫竽充數,糊弄顧客。

毅虹恍然大悟,上等的食材,精益求精的烹飪,是梅菜扣肉比別家賣得好、賣得貴的主要原因。

德義對梅菜扣肉品質的執著追求,使吃貨們對這裡產生了一種迷戀,看到了美食所充滿的力量。然而,吃貨畢竟是少數,眾多的食客不明就裡,總與別人家的菜品進行價格比較,使這裡的生意慢慢清淡下來。

毅虹想,降低梅菜扣肉品質,這是砸酒店牌子的行為,萬萬做不得。但是可以先易後難,譬如顧客提出的主食單調問題,應該是可以解決的,她就想建議酒店推出一兩款點心。

點心?倘若德義和彩香問做什麼點心,如何回答,這不是庸人自擾嗎?

她忽然一拍大腿,嘿嘿地笑出了聲。燒餅,三排樓的燒餅一下子把她的思緒拉回到了三四歲的童年。

外公在唐閘鎮開了一家熟食店,以豬頭肉最為出名。別說唐閘鎮地區,就是海通城裡的人都慕名前來購買豬頭肉下酒。

娘是長女,聰穎漂亮,雖不是心目中所期盼的兒子,但外公對她還是喜歡有加。都說獨門絕技傳男不傳女,但外公還是沒有保留地把煮豬頭肉的秘笈傳給了娘。

她嫁到沈家後,說出開一家豬頭肉小吃店的想法。可她的男人沈萬固卻說,沒有本錢,再說十里坊一片農田,開什麼店?

不日,三牌樓有個老闆三顧茅廬請娘去店裡掌勺專煮豬頭肉。娘也不想丟了這門技術而辜負了外公的一片好心,與萬固商量他就應允了。

哥哥、姐姐跟著父親下地幹活兒,而毅虹尚小,娘不放心她一人在家,就帶著一起去三牌樓。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洗把臉,喝點第一天晚上的剩粥,就跟著娘步行去上班。娘見她跑得鼻孔出血,就揹著她走。娘一邊走一邊嘮,這樣也許能分散點注意力減輕疲勞吧。說到豬頭肉,孃的話多得就像開啟的閘門。

洗泡焯撈走一遍,料多料少量固定,大火小火很關鍵,停火悶鍋不能變。從去毛洗淨,到浸泡析血;從加料焯水,到撈去浮沫;從大料伺候,到燒火大小;從停止火燒,到悶鍋撈出;從剔骨儲存,到涼拌紅燒,娘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天天聽娘嘮叨,毅虹的耳朵都快長出老繭了。到了店裡她待在娘身邊,看著娘忙上忙下地煮豬頭,一直瞅著也就煩了。

旁邊有個燒餅店,毅虹喜歡去玩兒。

一間小房子,一隻大爐子,一張長桌子。這就是燒餅店的全部家當。

毅虹對燒餅店特別感興趣,她依在門邊,仔細看著師傅忙碌的雙手。拌麵、擀麵,加餡、再擀,刷油、撒芝麻,一氣呵成,長桌上擺滿了等待進爐烘烤的軟耷得拿不起的燒餅坯子。

只見師傅右手掌輕輕地貼在燒餅坯子表面,左手指頭挨在它的邊緣。眨眼間,像變戲法似的,雪白的圓圓的燒餅坯子玩弄於他的左右掌之間,當它最後回到師傅右手掌的瞬間,燒餅坯子已從他的右手經爐口貼上了爐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