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這之後將會發生的事(11):魚羊為鮮!(1 / 2)

在南宋宮廷苦練三十年後,郝賢拜謝師恩,前往了下一個地方。

他自己也已經現,每位老師授課的時間似乎都在變短。這是否意味著他的廚藝越精進,師傅們能教他的東西已經越來越少了呢?

不過當郝賢站在華國十大名廚之一梵正的身邊,看著那一碟碟精緻如藝術品的輞川小樣時,他深刻地認識到,他還有的好學呢!

梵正是五代時一位精通廚藝的尼姑,乃是冷菜拼盤的始祖,她的成名作品“輞川小樣”融風景於拼盤,被譽為“菜上有山水,盤中溢詩歌”。

唐朝時的王維詩畫雙絕,九年制義務教育告訴我們他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但九年制義務教育沒有告訴我們的是,他可土豪了。

王維擁有一座風景極美的別墅——輞川別業,他親自將輞川別業化作了一副名為《輞川圖》的壁畫。

梵正觀看了《輞川圖》的臨摹本後,驚為盛景,以之為藍本,創造出了“菜中有詩,菜中有畫”的輞川小樣。

輞川小樣以瓜果、蔬菜、醬汁等食材作為原料,經雕刻,拼制而成,共二十碟,每碟中都是《輞川圖》中的一處風景,將二十碟同時放在桌上,便彷彿重現了王維的輞川別業!

中華美食,講究色香味俱全,而梵正的輞川小樣在“色”之一道上,可謂登峰造極,華國古代再也找不出在顏值方面能夠有所越的美食!

郝賢用了二十五年,學會了梵正精湛的刀工,精巧的藝術構思,以及深厚的文化修養。從一個沒什麼像樣審美觀的直男單身狗,一躍成為美學大師!

梵正之後,便是膳祖。

膳祖聽上去和彭祖似乎有點像,但其實沒有直接關係。

彭祖是中華廚道之祖,作為祖師爺的他當然不會再被名列十大名廚,那些對他都是晚輩。

而膳祖是唐朝丞相段文昌的家廚,是唐朝時一位廚藝精湛的女廚。

作為十大名廚之一,她自然也是刀工、火候、調味無所不精,幫助郝賢又補全了自身不足,提升了一個臺階。

二十年後,郝賢來到了太和公的面前。

太和公是春秋時期的名廚,精通各種水產品的烹飪,尤擅炙魚。

雖然郝賢已經跟著宋五嫂學習過做魚菜的精華,但魚之一道玄妙無比,怎麼鑽研都到不了盡頭,甚至廚道之始本就與魚有著莫大關聯。

傳說中,彭祖所製作出的第一道菜,就是將魚肉放在羊肉中烹煮,不料竟是無比美味。

彭祖無法用已有的語言去描述這種美味,便將魚字和羊字拼在一起,變成了一個新的字——

鮮。

魚羊為鮮。

廚道方始。

因此,郝賢學習做魚菜時,總是難免有種獨特的朝聖感,正是所謂“為往聖繼絕學”。

郝賢追隨太和公做了十五年的魚菜,十大名廚他已學盡其八,所前往的朝代也越古老悠遠。

他的倒數第二位老師,讓他又有些惴惴不安起來。

和麵對董小宛時那種直男見到大美女的尷尬不同,當他來到易牙面前時,郝賢是心生恐慌。

這裡就不得不提到一個有名的歷史典故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