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我是科舉文男主的貴人[12](1 / 4)

俞珏又把自己先前杜撰的那個馬甲拿出來當工具人表揚了。

他還感慨道:“這位先生當真是大賢, 將棉花種子送來給朕,既不慕名也不為利,朕想給他封賞他亦是推辭不受, 朕欲要為他傳遍美名, 卻忽然想起這位大賢竟然從未告知過姓名。真是令人慚愧。”

林宥:“……”這是哪兒來的穿越者擱這兒立淡泊名利的世外高人的人設呢?

可惡,真是可惡至極!這豈不是襯托得他像是一個貪慕名利的俗人嗎?

林宥不說話了, 他感覺接什麼話都有些怪怪的。

那位剛向林宥拜下感恩的老農, 現在又朝俞珏跪下, 叩謝道:“老朽在這裡代天下百姓叩謝大賢先生的大恩大德!”

林宥無語了,這感謝詞兒都不帶改的,就換了個感謝物件。

俞珏帶著眾人繞著棉花地走了一圈, 還抽了一朵棉花放在手中撕拉了起來, 將棉花絲撕開給眾人看看, 果然是細如髮絲, 雖比蠶絲略粗,但紡線織布都沒問題, 將這棉花積累在一起縫進衣服夾層裡, 也保暖得很。

眾朝臣們在俞珏遞過棉花後一個個傳看, 七嘴八舌的低聲討論著棉花的用途。

棉花用途越廣泛, 大家就越高興,不停的讚美那位不慕名利的無名大賢先生。

“有了這棉花, 就可以製作保暖的棉襖了, 但願天下再無受凍捱餓之人。”俞珏望著一片片田地,感嘆道。

俞珏帶著朝臣們見識過畝產千斤的高產量新糧食和能保暖的棉花之後,所有人都認為俞珏是千古聖君, 不然這等聖物怎會被他所找到呢?

別說是因為林宥和不知名的大賢主動推薦送上門的, 如果不是因為陛下乃天命聖主, 千古一帝,這二人為何不將這等聖物送給當初在位當政的太上皇,而是送給當初還只是個三皇子的陛下呢?這就是天意垂青啊!

俞珏下令推廣種植新糧種和棉花,剛開始只是在一些地點進行試點種植,因為是從未見過的新糧種,百姓都沒見識過,也不怎麼相信官府宣傳的畝產千斤的廣告,覺得是虛假的,想騙他們浪費田地去種沒見過的東西。

但朝廷強硬推廣,又說最少只需要種植一畝地即可,不限上限。種了新糧種的田地可以抵一半的賦稅。

這才有百姓願意多種一些新糧種,土豆和玉米從種植到收穫中需要兩三個月的時間,紅薯也只需要四五個月就能收穫成果。

現在是三月份,正是種植土豆的時間,待一個月後,四月下旬,又是種植玉米和紅薯的好時候。

百姓們衝著抵賦稅去官府領了糧種按照官府教的方法種了下去,雖然對畝產千斤不抱任何希望,但好歹是可以吃的糧食,他們還是捨不得浪費的,伺候得很用心。

幾個月後陸續開始收穫了。

最先收穫的就是種植最早成熟最快的土豆,土豆埋在地底看不出來產量如何,當百姓們挖開泥土,刨出一窩又一窩的土豆時,全都大為震驚。

因為這土豆一窩就有那麼多,而看整畝地的情況,起碼也有八百多斤了。

八百多斤意味著什麼?這簡直就是他們種稻子種小麥的好幾倍啊。

百姓們挖出第一窩土豆之後,就迫不及待的挖出了剩下的土豆,一畝地挖完,堆在田邊的土豆都堆成了小山,再一稱重,有九百多斤。雖然距離一千斤還差點兒,但已經差不了幾斤了。

所有種植了土豆的百姓都迎來了大豐收,臉上掛滿了豐收的喜悅笑容,而那些猶豫著沒種的人頓時後悔不迭,連忙跑去官府領種子。

不過土豆種植季節已經過去了,他們只能領玉米和紅薯種子,還得等到六月中旬才能種植紅薯,七月中旬才能種植玉米。現在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種了新糧種的人迎來大豐收。

而這些種了新糧種的百姓高興歸高興,同樣有些後悔,後悔早知道產量這麼高他們就該多種幾畝地的。

至於新糧種好吃不好吃,那都不重要,能有得吃就很好了。

等玉米和紅薯都成熟了,產量也高得讓百姓們喜笑顏開,原先都不願意種植的人現在都搶著想種新糧種。

試點種植新糧種迎來大豐收的訊息傳開了,各地百姓都盼著什麼時候自家這邊也開始發新糧種。

天下間對新帝的讚揚聲不絕於耳,這個時候若是再有人提新帝逼宮篡位的事,周圍聽見的百姓一人一口唾沫都能把他給淹沒了。

百姓最是實在,才不管是誰當皇帝呢,能讓他們吃飽穿暖的皇帝才是好皇帝。

俞珏推廣新糧種之後又推廣了棉花,並且將棉花的價格進行官方把控,禁止高價販賣棉花,讓百姓們慢慢都能穿上平價棉衣棉襖。

能讓百姓們吃飽又穿暖,俞珏在民間的聲望是極高極高的。

就算有些迂腐之人看不慣俞珏逼太上皇禪位,也不敢在民意之下對俞珏進行抨擊了。

俞珏的聲望可比林宥這個提出去海外尋找新糧種的人要高多了,因為新糧種的出現,官方是這麼宣傳的:

陛下為自己的子民餓肚子而感到傷心痛苦的時候,就有一個叫林宥的人前來為陛下出主意,說海外有高產量糧種可以為陛下解憂。

於是陛下大喜,派鄧洑帶人出海尋找高產量新糧種,陛下受天意垂青,有陛下保佑,鄧洑終於成功的找到了新糧種帶了回來。

陛下親自派老農培育新糧種,還親自日日觀察新糧種的培育情況,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新糧種培育成功,可以大面積推廣,讓陛下的子民再無捱餓之憂。

而關於棉花的來歷也有一個故事:陛下為自己的子民受凍而死感到無比的傷心,悲痛欲絕之際,有大賢隱士被陛下愛民如子感動了,特意送上棉花種子,可以用來製作棉衣棉襖保暖。陛下大喜,遂種植推廣之。

這兩個故事都是朝廷官員對百姓宣傳新糧種和棉花時編出來的,基本屬實,只是重點主角放在了陛下身上,就好像是陛下的愛民如子,為天下百姓挨餓受凍感到傷心,他的這份心意感動了上蒼,所以才藉著林宥和大賢先生之手為陛下排憂解難的。

天下百姓作為受益人,聽到這兩個故事都是深信不疑的,甚至在傳播過程中,故事還被神化了。

林宥意外聽說了新版本的傳說故事之後,氣得臉色發青:“什麼鬼?獻上新糧種訊息的人明明是本侯爺,怎麼就成了什麼仙女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