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记下了。”
第二天的清早,天尚未亮透,一队人马护着一辆马车,悄悄穿过城池,走出城门。
崔重晏乔装,亲自领着一队人马,早早等候在城外二十里地之处。汇合后,他朝隔帘隐隐露出脸容的李霓裳行礼,便接领队伍,继续朝着前方行去。
车队渐行渐远,消失在了城外的黄尘道上。
曹老嬷的一张老脸挂着假笑,耐心地等着小女娃在床上熟睡,转过身来,脸色顿时垮了下去,捶着自己的腰,走去推了推屋中的窗,确认全部紧闭封死,方蹑足走出屋子,合门后,又轻轻在门上挂了一道铜锁,将钥匙纳入怀中,吩咐守门的婢妇务必整夜在此候着,有事随时叫唤自己。
全部事情完毕,她打了个哈欠,走进紧挨着的另间房,躺了下去。
负责守门的几名婢妇坐在门廊左右,背靠着墙,渐渐困意袭来,闭目假寐,几人的头越垂越深。一个年纪大些的,已开始微微打起呼噜。
曹老嬷忽然从房中走出,双眉倒竖,上去狠狠便是几个耳刮子。
那挨打最狠的瘫倒在地,不住求饶。
曹老嬷指了指门内,压低声音恶狠狠地道:“有半点闪失,我叫人把你们一个个丢到城西乱葬岗去。到了那地,你们想怎样瞌睡,都是管够!”
婢妇们骇得不轻,等到曹老嬷再次回房之后,再不敢有半点懈怠。
隔壁终于传来粗重的呼噜之声,众人知她真正睡去了,这才终于敢稍稍放松一些。
那名方才挨嘴巴子最狠的弯下肩背,抬手捶了捶自己的后腰,突然,她双目圆睁,疑惑地看着庭院对面的廊道。
另几人顺着她的目光望去,面上不禁也露出意外之色。
公主领着几名护卫,正往这边行来。
这几人都是曹老嬷的心腹,虽不知公主今日到底去往何方,但都知她一早已出远门,怎会料到,此刻人忽然又回转在了此地。
眼看她已经走到近前,几人醒神过来,急忙上去相迎。
李霓裳并无多话,只朝身后的随行看了一眼。几人立刻上去,一个抽出佩刀,仆妇还来不及阻止,那面铜锁便已被斩开。
李霓裳推开门,迎面便见阿皎穿戴齐整,正坐在床沿之上,看见她现身,飞快地奔了过来。
李霓裳接住小女娃,给她葱头到脚披上斗篷,领着转身便要离去。
曹老嬷白天乏累费神,此刻这边发出如此动静,竟然还是没有醒来。
一名仆妇反应过来,慌忙冲上去,将门拍开。
曹老嬷揉着眼睛出来,看清这一幕,脸色大变,立刻摊开双手,挡在了李霓裳的身前。
“公主?你何时回来的?你想做甚?”
李霓裳未加理睬,牵着阿娇便走。
曹老嬷大惊失色,正待放声喊人,早被跟上来的护卫紧紧捂住嘴巴,往她口中塞了预先备好的的口堵,又将双手和脚全部捆起,从头到下,结结实实,被绑得如同一只粽子。
剩下几人也全部被牢牢捆起,与曹老嬷一道,被推进屋中,门反扣起来。
李霓裳牵住阿娇的手,领她径直朝外而去,出来,上了一匹预先备好的马,将阿皎放上马背,跟着翻身而上,叮嘱她抱稳自己,纵马便往城外而去。
她此行外出之事极为隐秘。所知者,不过长公主和她身边的亲信,就连李长寿也只知她有事出城,并不清楚详情,更何况是旁人。
各道门防的守卫见是公主夜出,谁敢多问半句,一路畅行无阻,李霓裳顺利出城。
李忠节领着人等候在道旁,远远看到李霓裳一行人如约到达,急忙迎了上去,从李霓裳的手中抱过小女娃。
“阿皎,你跟他去,他会将你送回家的。”
李霓裳对着小女娃低声说道。
“公主放心,我定会尽快送到!”李忠节说道。
李霓裳点头:“去吧,这里不宜久停!”
李忠节抱着小女娃,正待上马离去,不料阿皎忽然从他身上挣脱落地,飞快地跑到李霓裳的面前,伸手攥住她的衣袖,仰头道:“你放走了我,你不怕那些坏人找你麻烦吗?你跟我一起走吧!你救了我,我阿爹阿娘,还有叔父,他们都会对你很好的!”
李霓裳一愣,蹲了下来,平望着对面小女娃那一双充满关切的眼睛,微微一笑:“放心吧,我是公主!”
小女娃松了一口气,眼中闪着亮晶晶的光芒:“我喜欢公主!我什么时候能再见到你?”
李霓裳一顿,轻轻抚了抚她的头,道:“等我有空了,我便去找你,到时候便能再见面了。”
“好一言为定!我等着公主来找我!”
李霓裳应好,看了眼李忠节。
他从地上抱起阿皎,吩咐护卫护好公主。
护卫都是李忠杰的亲信,早也对李霓裳死心塌地效忠,齐齐应是。
李忠节朝她点了点头,不再耽搁,带着阿皎上马,立刻领人疾驰而去。
李霓裳目送骑影消失在夜色之中,微微吐出一口气。
……
车队出城已是第二日了。
日暮将至,一行车马按照预定的计划,终于在天黑之前,抵达了今晚预备过夜的驿馆。
此间的驿丞早已接到公主将要下榻在此的消息,领着全部人恭候在外。
马车停在驿馆的大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