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熟睡后,处在后方马车里的姜姑娘还派人过来寻他,想要把他请到后头去说话。
季听松用手里的书微微掀开帘子,面对婢女惊讶疑惑的目光,他眸如寒冰,唇却带笑,温声道:“男女有别,还望你提醒你家主子,莫要忘了这句话。”
婢女脸色一阵青一阵红,最后低头尴尬地跑回去了。
不多时,季听松便隐约听见了后面马车传来的些许喧嚣吵闹声,但很快,就消失不见了。
季听松手里的书看不下去,他盯着书页上的文字看了许久,最后将其放下,视线转向躺在榻上熟睡的人。
谢春酌睡着后,比醒来时看着要乖,纤长浓密的睫毛垂着,在眼睑下方软软地耷着,像是一小片蝴蝶翅膀。
身上还盖着绯红色的斗篷,鲜艳的颜色将他的皮肤衬得更白更通透,像是上好的羊脂玉,没有丝毫瑕疵。
不,是有的。
只是被隐藏在衣衫之下。
季听松蹙紧眉头,强忍住想要上前的冲动,侧开头,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他不该有其他想法,也不该……逾矩。
第138章
陆路比起水路而言,更加颠簸,但更好走些。
因着平越府一过,除却一些密林,前头便是宽阔的官路,若是疾行赶路,指不定在天彻底冷下来之前,就能到达京城。
不过由于第二日便是中秋,一行人也只是行了一天的路,第二天,便放慢了速度,转而寻找城镇以此来过节。
在翌日傍晚时分,他们在一处驿站落脚休整。
队伍里配有擅长厨艺的婆子和奴仆,一下马车,便进入了驿站的小厨房里开始忙碌,谢春酌与季听松上楼漱洗,下楼后,没多久,就看见姜姑娘缓缓出来。
天冷了,姜姑娘穿得也依旧不厚,长发挽起,乌黑,略有些湿润,像是刚沐浴完不久,身上还带着淡淡的香气。
姜姑娘下楼,第一时间看向谢春酌。谢春酌面色不变,对她笑了笑,便继续和季听松一起吃饭。
季听松倒是抬起头看了一眼姜姑娘,二人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对视,双方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森然的冷意。
姜姑娘丝毫不怵,迈步朝谢春酌走去,在他身旁坐下。
婢女很有眼色地开始叫人端菜上碗筷,细细洗过,让他融入了谢春酌与季听松之中。
一餐饭吃得沉默,谢春酌觉得这种气氛叫他浑身难受,他蹙眉,看着碗里的汤水,没了胃口,干脆就不吃了。
一旁候着的侍从见状,上前询问:“公子,我叫厨娘给您做些糕点?”
侍从叫小金,是赵老爷特地选来陪着谢春酌进京,伺候他的,察言观色一绝。
谢春酌微微颔首,小金便转身去了厨房。
“今夜是中秋啊。”
姜姑娘侧头看向门外,圆月高挂,乌云却如絮,凝结飘荡在空中,隐约遮住了莹白月光,但被风一吹,又接着散开,忽明忽暗。
他们一行人在这驿站里,处在异乡,仰头望月,不知家乡中的亲人是否也一样,正在思念他们。
闻羽是没有半点思念感伤,黑山寨的人,他该遣散处理的全部都遣散了,剩下的,不愿意走的崔婶子等人已然在另一条路全速入京,除此之外,其余的一些人,也都被魏琮在那一夜杀了,尸骨埋在那座山中。
想到魏琮,闻羽就不禁看向了谢春酌,也不知道这人怎么这样水性杨花,真是叫他又恨又爱!
谢春酌倒是想起了木李村中的人,以及柳夔,不过也只是略想了一瞬,念头就消散了,与其有空去想他们,不如想想接下来的日子和要做的事情。
而季听松,则是看着月亮不久,最后垂下目光,转而看向谢春酌。
同一张桌子,每个人心思各异,但最后,视线聚集处都是在同一个地方。
谢春酌回过神,察觉到这一点,心下烦躁,干脆起身想要上楼,避开二人,却没想到,他刚站起身,还未离开位置,便听到了细微的破空声。
这声音来得蹊跷,来得突然,谢春酌下意识抬头往前看去,便看见一道银光携带秋风直冲而来。
一切发生在一瞬间。
长箭刹那间突破长空落在了桌面,发出“铮——”的颤动声,箭头深深插入木桌缝隙当中,尾羽晃动。
桌椅挪动,谢春酌连连后退几步,惊惶抬头,便看见驿站门口前方的密林当中,有不少人影有序地靠近,并且在月光之下,他们身上都闪着细微的银光。
来者不善。
在场所有人看见这一场景,心下不约而同地冒出这四个字。
可是到底是谁,会惹来那么大阵仗,且有目的性的杀手?
谢春酌第一时间看向坐在自己身侧的姜姑娘。
与他不同,对方在察觉长箭射来的一瞬间,表情就骤然冷凝下来,仰头看向前方。
姜姑娘冷冷地嗤了声。
见此情形,谢春酌立刻就明白,祸事肯定是对方惹出来的。
真是倒霉。
眼见着那群人要靠近,离在驿站外不远,谢春酌当机立断,看了季听松一眼,对他侧头,示意他离开。
季听松怔愣,随后站起身,来到谢春酌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