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嬴魚 第186節(1 / 2)

小說:大秦嬴魚 作者:一口香

楚王看著手中斥候送上來的貿易單子,長長嘆了口氣,問景陽:“君可有信心能從安平君手上奪回彭蠡澤?”

景陽老臉漲成豬肝色,訥訥不能言。

明顯就是打不過的意

思。

楚王道:“彭蠡澤,南方瘴氣瀰漫之地,越人也不甚馴服,既然搶不回來,就不要搶了吧。”

“以後,輕易不要和安平君起衝突。”

景陽:“......諾。”

楚王可算是看出來了,秦王雖然跟發配似的將趙魚遣去封地,但軍隊、財貨任其取用,寵信比以前並不少多少。

而且,說不定,秦王是故意的,故意將安平君遣回封地,目的就是為了攻打他楚國的。

只要楚國不主動與安平君產生摩擦,以安平君的為人和性格,應該不會輕易來攻打楚國才是。

彭蠡澤,這麼遠的地方,跟楚國的飛地也差不多了,還是景氏的封地,少一點多一點的,與他楚王並沒有多大幹系。

楚王覺著大江沿岸的土地離楚都遠的很,景氏也覺著彭蠡澤有則添彩,沒有了也沒什麼,景氏難道缺這一點封地嗎?

於是,在楚王的無視和放縱下,蒙嫣和終於將船隊開到了大江入海口。

在這裡,她遇到了東夷越的軍隊。

那又如何?

她是來做生意的,來來來,看看她帶來的軟紙和紅糖,你們不來一點嗎?!

第169章 去邯鄲(霸王+12)

長江入海口這個地方,昔日是吳國和越國的土地,再往上淮河入海口那裡,則是淮夷人的聚居地,等楚越大戰,楚國勝利之後,這裡就都是楚國的領土。

楚人打散了吳越舊人,小部分留下來,大部分則是被各自的首領帶領著向東南沿海一帶逃竄,逐漸分化形成了眾多支系,“百越”這個詞,也慢慢出現在了中原各國的君臣口中和文獻記載中。

當年,楚威王大敗越國,盡取吳越之地之後,曾將北面的淮夷人遷過來,和部分留下來的吳越人混居,久而久之,吳越之地也就被叫做東夷越,或者叫做九夷越。

楚威王的時代,楚國則還是奉行周禮分封那一套。因為這些沿海地域,山林茂密,毒蟲橫行,夷人混居,每年還要受到颱風季的影響,開荒條件實在惡劣,因此,楚國大貴們都不樂意來此居住,楚王將這裡封給誰誰都不願意帶著族人遷過來。

別看楚人對中原自稱蠻夷,但他們也正經看不上這些披髮紋身的夷人,所以,這裡雖然被楚國打下來了,但楚王並沒有派遣官員來治理這裡,讓這裡徹底楚國化,而是在諸多部落中,選出幾個比較有名望的首領出來,然後由楚王對他們進行冊封,將他們能力範圍之內獲得的土地就是他們的封地。

這樣,這裡就既是楚國的土地,這裡的首領們也能互相牽制,不至於合攏起來,將這裡重新從楚國的版圖上分裂出去了。

所以,一開始,這片土地上生活的,無論是越人,還是後來遷徙而來的楚人和夷人,他們的主人或許換了一個,但百姓還是百姓,奴隸還是奴隸,一切都還跟以前一樣,只不過就是上一任主人戰敗了,來了新的主人,然後頭頂上有了一個需要每年朝貢的大王罷了。

但也只是一開始。

隨著楚國跟齊國、跟秦國征戰接連戰敗之後,楚國的國力也在急劇下滑,對周邊分封的政權的掌控力也是一年不如一年,加之,楚國一直是分封制國家,分封制國家的一個特點,那就是領主們各自為政,然後定期向他們的君主上貢,聽從君主的軍事調派,其他的,就全部都是領主說了算。

看看周王朝的沒落,就可知道,這種分封制的缺點對君主來說,是致命的。楚國也曾學魏國、秦國那樣變法,楚國也出

現了吳起、屈原這樣的改革家,但很可惜,吳起人死政消,屈原更是不被君王接納,流放十幾年在外,楚國的變法,因為楚國大貴們的阻撓,一直都不成氣候,最後也是不了了之。

所以,楚國看上去是一個整體的國家,但實際上,是由一片片的大小領地組合而成的,其中以屈、景、昭三氏最大,其他小氏系或抱團取暖,或自由無為,看似閒看潮起潮落,但其實,他們都是誰都不服誰。

這也就形成了了,楚人之間好鬥、好武、但不服管教的散漫性格。他們上級管理鬆散,下級百姓日子過的也鬆散,這種自由的散漫,也就逐漸變成了一股楚地獨有的浪漫風俗。

既然楚王的權利被景、屈、昭三家節制,且越來越有倒逼王權的趨勢,楚國對邊緣地帶的掌控力,更是直線下降。

所有人的眼睛都盯著王權這塊肥肉呢,誰還有時間有精力去管荒蠻之地啊。

之前蒙嫣和帶領的越人叛亂,後來秦魚乾脆遣十萬大軍征伐彭蠡澤,楚國君臣的反應一開始是強國入侵的恐慌,然後發現不是,就乾脆捨棄掉了這塊邊緣地,繼續保持與秦國相安無事,就是內部各方關係緊張無暇他顧的緣故。

彭蠡澤是被楚國君臣主動捨棄的,東夷越那就是不服管教,雖然還沒有脫離楚國的統治,但對楚王的尊敬和進貢,那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蒙嫣和率領船隊第一次到達東夷越的時候,東夷人以為有敵軍來犯,東夷君直接帶著軍隊全副武裝的趕到岸邊迎敵。

此時,蒙嫣和已經率領船隊入海了,在海上小小轉悠一圈之後,先跟東夷君表示,自己是來越地做生意的,不是來打仗的,但如果東夷君想要跟她較量一番,她也欣然應允。

東夷君一見這船隊的領頭人竟然是個青春貌美的女郎,立即將警戒心丟開,熱情的邀請女郎去他的王宮做客。

蒙嫣和嫣然一笑,帶著美酒、糖果、軟紙、胭脂、肥皂以及裝訂成冊的紙質書籍和成套的筆墨紙硯去了東夷君的居所,一所在吳國、越國王宮遺址上建立起來的宮殿。

東夷君的宮殿與中原的宮殿相比,自然缺少了那種恢弘壯闊之氣,但也不失精巧與志趣,只是,從這宮殿的規格上來看,不難看出東夷君不臣的野心。

有野心好啊,有野心,才有矛盾,才有市場嘛。

蒙嫣和不僅與東夷君簽訂了一系列的貿易條款,還從他手裡獲得了散落在海中的幾十座島嶼的擁有權。

東夷君封蒙嫣和為麗君。

啊這,麗君這個封號,指代性暗示性都太強了,東夷君的心思昭然若揭啊。不過,麗君不麗君的,蒙嫣和倒是不在乎,重點是那些海島,從大江出海口,一直延綿向南幾百海里之內的所有海島,以及陸地沿岸的一些沙灘等無人開墾的荒地,就都是她的了。

有了這些海陸和海島,趙魚說的海軍、海船什麼的,就可以練起來了,以及,聽趙魚說離大海不遠處的東方,還有一個規模頗大的海島,海島上面金銀銅鐵煤等礦石無數,如果將那個海島據為己有,與這邊海島成掎角之勢,這片望不到盡頭的海域,就都是秦國的了。

到時候,大王怎麼也得封她個海君(王)吧?

讓那什麼麗君見鬼去吧!

蒙嫣和站在臨海岩石上對著望不到盡頭的東方暢想了一下美好的未來,就收拾好美妙的心情,去組建工廠,招募越人船工和奴隸來為她做工了。

話說,東夷越的船她已經看過了,與秦國的船有些許不同,至於哪一種更有優勢,只有比過才能知道了。

不管是伐木還是建船塢、建工廠、組建海軍,到處都少不了人啊,不行,她得派人回去送信,讓趙魚再多給她送些大官小吏技術匠人過來,最好他也能過來一趟,應付應付這東夷君,都四十好幾奔五的人了,她是真的不好這一口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