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大唐:早九晚五,我从不加班! > 第422章(第1页)

第422章(第1页)

第422章

“陛下选择贞观为年号,自当做到公平公正,采用糊名制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一来能让百姓明白贞观的意义;二来表明陛下真的在用心为民;三来能激励读书人。”

魏征立马会意。

糊名制能大大打破士族垄断,这是冲着士族去的,但不好说出来。

也能极大地杜绝有关系的人走后门,也是在打破垄断。

不愧是叶尘啊,提出来的谏议无一不是促进国家发展的国之良策。

“嗯,好,这糊名制非常不错,科举必须公平公正。”

“诸卿以为如何?”

李世民不停点头,目光锐利地扫过百官。

能入朝堂的哪个不是人精,当然不会在此刻公然反驳,抵制公平和公正,这罪名担待不起啊。

传到民间能被骂死。

而其实真正不爽的不是士族,而是那些家世一般的官员。

人家士族底蕴摆在那里,哪怕不走关系,中举率依旧很高。

“既然诸卿没意见,那么糊名制从今年便开始施行,由门下省负责,国子监、礼部、吏部配合。”

李世民直接定下。

“此外,科举还需增加一试确保公平,也更好地筛选人才,京试之上增加一个殿试。”

“由陛下亲自领衔官员拟定试卷,亲自监考,通过京试者为举人,举人参加殿试,通过殿试者为进士。”

叶尘再次提议。

“臣附议,如此更好区分举人和进士,皇帝亲自监考,说明对科举的重视,也能激励读书人。”

“皇帝亲自带领百官出题,也能证明进士的含金量。”

魏征再一次附议。

“附议。”

“附议。”

“。。。。。。”

百官纷纷附议,糊名制都定下了,增加一个殿试又有什么呢?

主要无从反驳叶尘啊。

叶尘非常满意,就说李二镇得住百官吧。

主要李世民杀兄弑弟囚父,又把颉利可汗活捉了,杀威赫赫啊。

现在没人敢想着造反,打不过李二啊。

造反必输,各方势力自然底气不足。

殿试是后来武则天发明的,糊名制到宋朝才开始出现,现在提前用上,打破垄断,扩大寒门学子上升通道。

如此,大唐必定更加繁华昌盛,削弱士族的垄断。

“好,楚国公真能大唐柱石也,所提无一不是国之良策,诸卿该多向楚国公学习,为国谋,积极提议。”

李世民大赞,他果然没看错叶尘,国士无双,大唐盛世离不开叶尘。

说着特意看了一眼魏征,仿佛在说别学魏征一天到晚就盯着朕不放。

这厮实在可恶,他都得被这厮气得少活几年。

现在他非常怀疑叶尘给他推荐魏征,就是让魏征来气他的。

“陛下,童试在前,国子祭酒恐怕短时间满意康复处理政事,臣举荐孙伏伽和孔颖达负责此事。”

“孙伏伽是大唐第一位状元郎,孔颖达是孔圣人之孙,由二位负责,更具有说服力,也能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为学子们讨一个好彩头。”

魏征才不管李世民暗讽他。

“附议。”

“附议。”

“。。。。。。”

百官纷纷附议,李纲都吐血了,不休养几个月肯定好不了。

用孙伏伽和孔颖达总比用别人好,至少孙伏伽是站在文官这边的,而孔家本就是山东士族的一分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