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四时歌?夏歌?其四
萧衍
含桃落花日,黄鸟营飞时。
君往马已疲,妾去蚕欲饥。
……
赏析:
萧衍的这诗,以简洁文字勾勒夏日图景,展现男女生活片段,抒深切思念与牵挂,质朴动人。
一、精巧的时令描绘
物候点明时节:“含桃落花日”,借樱桃落花点明时令为初夏。樱桃花期早,其落花暗示春去夏来,时光流转,营造出淡淡的惆怅氛围,为全诗奠定基调,引读者对时光易逝的感触。
禽鸟增添生机:“黄鸟营飞时”描绘黄莺忙碌飞翔,展现夏日生机。黄莺穿梭于绿树间,其灵动姿态与含桃落花动静结合,既展现季节变化,又使画面鲜活,充满生命活力,让读者感受夏日蓬勃气息。
二、细腻的情感表达
对远行之人的牵挂:“君往马已疲”,写男子出行,马已疲惫,从侧面烘托旅途劳顿。女子未直接写对君的思念,却通过马的疲惫,委婉表达对远行男子深深担忧与牵挂,体现对他旅途艰辛的心疼,展现女子细腻情感。
自身生活与思念交织:“妾去蚕欲饥”,女子提及要去喂蚕,表明自己生活忙碌。这不仅体现女子勤劳,还暗示两人虽身处不同场景,却都为生活奔波。在忙碌中,女子仍心系远方的君,将劳作与思念自然融合,深化彼此间的情感羁绊,凸显思念的深切与无奈。
三、艺术特色
以景衬情,情景交融:前两句景语描绘夏日物候,为后两句情语铺垫。含桃落花的伤感、黄鸟营飞的活力,与后两句男女生活状态和情感相呼应,景中含情,情因景生,使情感表达更自然、深沉,让读者在感受夏日氛围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思念之情。
白描手法,质朴自然:全诗运用白描,简洁勾勒画面与人物状态,无过多修饰。如“马已疲”“蚕欲饥”,直白展现男女生活片段,质朴文字传递真挚情感,贴近生活,引读者共鸣,展现生活真实与美好。
……
解析:
含桃落花日
-解析:“含桃”即樱桃,在古代诗词中常作为时令的标志。樱桃花期较早,通常在春末夏初开花结果。“落花日”描绘樱桃花瓣纷纷飘落的场景,表明此时正值暮春初夏时节,意味着春天即将离去,夏天悄然来临。这一景象不仅点明了时间,同时落花的意象往往带有一种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感伤色彩,为整诗奠定了淡淡的哀愁基调,引读者对于季节更迭和生命流转的微妙感触。
黄鸟营飞时
-解析:“黄鸟”一般指黄莺,是春天和初夏常见的鸟类。“营飞”生动地刻画了黄莺忙碌飞行的状态,它们穿梭于树林间,或觅食、或筑巢,充满生机活力。此句与上句“含桃落花日”相对,一静一动,形成鲜明对比。樱桃落花是静态的、略带忧伤的画面,而黄莺营飞则是动态的、充满生机的场景,两者共同构成了一幅富有层次感和季节特色的初夏图景,让读者在感受到时光变迁的同时,也体会到生命的不息与更迭。
君往马已疲
-解析:“君往”明确指出诗中男子踏上行程,开始远行。“马已疲”从侧面烘托出男子旅途的漫长与艰辛。马作为古代主要的交通工具,它的疲惫暗示着行程的遥远和道路的坎坷,连马匹都不堪重负,更遑论骑马的人。此句虽未直接描述男子的疲惫,但通过对马的描写,让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男子在旅途中所经历的劳累,同时也流露出女子对远行男子深深的担忧与牵挂之情,展现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
妾去蚕欲饥
-解析:“妾”是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谦称,表明诗中主人公的身份。“蚕欲饥”体现了女子此时的生活状态和责任。在古代,养蚕是女性重要的劳作之一,蚕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频繁进食,“欲饥”说明蚕宝宝急需喂养,女子必须立刻去照顾它们。这一句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勤劳和对家庭事务的担当,同时也暗示了女子生活的忙碌。在这样忙碌的生活中,女子仍心系远行的男子,将自己的生活与男子的旅途相对照,更凸显出她对远方爱人的思念,以及两人虽身处不同情境,却彼此牵挂的深情。
……
句译:
含桃落花日:樱桃纷纷落花的时节。
黄鸟营飞时:黄莺忙着飞翔穿梭的时光。
君往马已疲:你远行在外,连马儿都已疲惫不堪。
妾去蚕欲饥:我得去照料蚕儿,它们快要饿了。
……
全译:
樱桃纷纷飘落的日子,黄莺忙着飞翔穿梭。
你出门远行,连马儿都已疲惫不堪,而我得去照料蚕儿,它们快要饿了。
喜欢诗词一万请大家收藏:dududu诗词一万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