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诗词一万首 > 第650章 萧衍赠逸民诗其八(第1页)

第650章 萧衍赠逸民诗其八(第1页)

赠逸民诗?其八

萧衍

思怀友朋。

远至欢适。

躬开二敬。

径延三益。

绸缪宿昔。

善言无违。

相视莫逆。

情如断金。

义若投石。

……

赏析:

《赠逸民诗·其八》聚焦于友情,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真挚深厚的情谊,展现出一种理想的人际交往状态,传达出对高尚友情的珍视与赞美。

一、对友人到来的欣喜

“思怀友朋,远至欢适”:开篇直接点明对友人的思念,“思怀”二字直白地表达出内心对朋友的牵挂。紧接着,“远至欢适”描述了朋友远道而来时诗人满心的欢喜与舒适。这种从思念到相见欢喜的情感转变,迅奠定了诗歌温馨愉悦的基调,凸显出友情在诗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让读者能够真切感受到诗人对友人到来的热切期盼与由衷喜悦。

二、以礼相待与对益友的看重

“躬开二敬,径延三益”:“躬开二敬”体现出诗人对友人的敬重,亲自以恭敬之礼相待,显示出对友情的重视与珍视。“径延三益”则表明诗人乐于结交有“三益”之德的朋友,追求与正直、诚信且见多识广的人建立深厚情谊。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自身对友情的高要求,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美好品德和有益人际交往的崇尚,进一步深化了诗歌中友情的内涵与层次。

三、回忆往昔情谊与当下默契

“绸缪宿昔,善言无违”:“绸缪宿昔”带领读者回溯到过去,展现出诗人与友人在往昔岁月中情谊深厚、亲密无间的状态。“善言无违”则强调了他们交流的纯粹与真诚,彼此间所说皆为良善有益之言,且毫无违心之语。这不仅体现了过去友情的美好与坚固,也暗示了当下情谊依旧延续着这份真诚,为下文描述当下的默契做铺垫。

“相视莫逆”:描绘出诗人与友人之间高度的默契,仅仅通过眼神交汇,便能心领神会,心意相通,没有丝毫抵触与隔阂。这种默契是长期深厚友情积累的结果,生动地展现出两人之间心灵契合的程度,让读者感受到他们友情的真挚与深沉。

四、对深厚情谊的极致赞美

“情如断金,义若投石”:运用两个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友情。“情如断金”将情谊比作能够截断金属的力量,突出友情的坚固无比,任何困难都难以将其破坏。“义若投石”把坚守道义比喻成像石头投入水中那样坚定不移,表明在面对各种情况时,彼此在道义上都能坚守原则,毫不动摇。这两个比喻生动且深刻地表达出诗人对这份友情的高度赞美,将诗歌对友情的歌颂推向高潮。

五、艺术特色

情感真挚,直抒胸臆:诗歌从思念友人、友人到来的欢喜,到回忆往昔情谊、赞美当下友情,情感表达真挚自然,毫不隐晦。诗人通过直接叙述内心感受,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其对友情的珍视,极易引共鸣。

用典巧妙,内涵丰富:“二敬”“三益”等典故的运用,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不仅展现出诗人对传统道德观念的遵循,也使诗歌所表达的友情具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使读者在感受真挚情感的同时,领略到古代文化中对美好品德和友情的推崇。

比喻生动,形象鲜明:“情如断金,义若投石”这两个比喻生动形象地将抽象的友情和道义具象化,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诗人与友人之间情谊的坚固和对道义坚守的坚定,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解析:

思怀友朋

-解析:此句开门见山,直接点明诗人内心对朋友的思念之情。“思怀”二字,简洁而有力地传达出诗人对友人的牵挂,这种思念是深厚且纯粹的,为整诗奠定了情感基调,引领读者进入到一个关于友情的情感氛围之中,暗示着友情在诗人心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远至欢适

-解析:承接上句,描述了诗人思念的朋友从远方到来后的情景。“远至”强调朋友行程之远,体现出这份相聚的不易。“欢适”生动地描绘出诗人因朋友到来而产生的愉悦感受,这种欢喜不仅源于朋友的到来,更源于彼此之间深厚的情谊。此句将诗人从思念到相见的情感转变展现得淋漓尽致,进一步强化了诗歌中对友情的歌颂主题。

躬开二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