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遥如意在一边默默看着。李先生能自愿入朝自是最好,如今朝中不少官员被贬职,正是用人之际,能多一人也好。
&esp;&esp;天色渐黑,秋风吹在人身上还有些凉。
&esp;&esp;徐仪和遥如意也好长时间没在一起说话了,四人此时坐在圆桌四周闲谈,两个年轻公子哥儿时不时小声嘀咕两句。
&esp;&esp;王千山挑眉,“可有什么事不能说的?”
&esp;&esp;徐仪一愣,遥如意也呆住了,“没什么不能说的。”
&esp;&esp;王千山撇嘴,“那你们两个在说什么?”
&esp;&esp;徐仪摸摸鼻子,他心虚,“来时陛下命我一件事,若碰上十九大人,代陛下问问他为何不去御书房一同用膳?”
&esp;&esp;王千山抿嘴笑笑,他表情复杂转头去看李文静,好似想在老者脸上瞧出些什么。
&esp;&esp;但李文静也只是笑笑,“按时用膳极为重要,要谨记。”
&esp;&esp;王千山没想到上了年岁的李文静居然如此平静,这可是关乎皇家血脉的大事。
&esp;&esp;“先生……”
&esp;&esp;李文静呵呵笑着,“老夫虽上了年岁,但也不是什么都不懂之人。”
&esp;&esp;江南男风,早在三十年前就传开了。
&esp;&esp;几人呵呵一笑。
&esp;&esp;徐仪拱手,“学生佩服。”他说罢目光扫向一旁脸红的遥如意,好心岔开话题,“先生明日就要上朝了,学生能否问问,先生对如今的局势有何看法?”
&esp;&esp;一句话,让在场的人收敛笑意。
&esp;&esp;李文静沉思一会,“陛下未必会安下心来充盈国库。”
&esp;&esp;徐仪皱眉。
&esp;&esp;“内忧外患,内忧如今解决了,但外患可未必。”
&esp;&esp;“先生说的是草原?可原辽已败在韩将军手下。”
&esp;&esp;李文静笑笑不说话。
&esp;&esp;遥如意淡淡道,“是萧国?”
&esp;&esp;李文静点头,“萧国当初战败,两国相谈可并未签停战协议啊。”
&esp;&esp;
&esp;&esp;“箫国会就此发兵?”
&esp;&esp;李文静沉默摇摇头,“那倒未必。”
&esp;&esp;“此番梁乘风攻城拖了一月有余,老夫觉得……”老者眼底划过一抹愁思,“他们未必一开始就想联合草原。萧国太子,才是最好的人选。”
&esp;&esp;徐仪和遥如意对视一眼。
&esp;&esp;确实是这样,萧国相比草原更有威慑力。更别说萧国和云国前一阵刚刚停战,到现在还没过一年。若是这时开战,才是内忧外患。
&esp;&esp;草原前阵子刚从云国空手而归,对他们来讲,草原开战更像是挠痒痒一般。
&esp;&esp;没有威慑力,但烦人。
&esp;&esp;草原人天生英勇善战,打起仗来不怕死。若是和他们缠上,那可有的恶心了。
&esp;&esp;苍老慈祥的声音低笑两声,李文静瞧了瞧天色,“好了,老夫该回去了。明日上朝,也得让老夫准备准备。”
&esp;&esp;“先生慢走。”
&esp;&esp;“先生慢走。”
&esp;&esp;辞别两位先生,徐仪和遥如意相视看了一眼,“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