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们这些底下人都挺期待的,终于不用住帐篷了!
&esp;&esp;赵妈妈道:“公主之前特意吩咐了。府后和府左都留了位置建庑房,像你这样的一等女子,一个人一间。二等往下四人一间。府右一条街也特意让平整了土地,之后方便再建房。”
&esp;&esp;说到这个,伍嬷嬷插话道:“那府右建房的银子,用的是公主自个儿的私帛,偏偏也是比照京城这边的规制来的,耗费不少。哼,我回头要好好跟秋华讲讲,让他们陪嫁户也知晓。放在外头这样的屋子要建成也是不容易的。现在至于少许银,相当于白送一样。”
&esp;&esp;絮絮叨叨说了一会儿话,看着天色,荣儿回到正殿去伺候,时间掐得正好。里边刚刚谈完事。
&esp;&esp;事情应该顺利,公主的神色很轻松。
&esp;&esp;荣儿奉了一盏温温的蜂蜜桂花绿茶上前,请公主用。
&esp;&esp;暮雪接过,喝了几口,甜味恰到好处。
&esp;&esp;“挺好。”她笑眯眯道,“晚上叫北来鲜预备着送来些羊肉锅子,大家都热热闹闹吃一场。”
&esp;&esp;云起方才告诉她,曹家上折子请求承担办铜事宜,万岁爷准了,将新的额度匀给曹家去办理。
&esp;&esp;云起趁机也与曹家好好寒暄了一番,约定了更低的旧花样丝绸价格。同时议定,由云起派人跟着协调疏通这次办铜事。
&esp;&esp;暮雪听了,道:“你办的很好,归化城公主府府左,我给你留了个小院。”
&esp;&esp;她虽然嘱咐要让手下人都能有瓦遮着头顶,但也不是真的平均主义。房屋大小、规制各有差异,能者居处自然更好。起一个小小的激励作用。
&esp;&esp;云起立刻谢恩:“谢主子赐宅。”
&esp;&esp;“好啦,也是你应得的。”暮雪道,“不过这次之后,咱们的人还是少跟着曹家去走这个路,做做前后的服务工作就行。”
&esp;&esp;“公主是担心之后铜价恐有变?”
&esp;&esp;“谁知道呢。”暮雪讲,“咱们到底长久不在京城,重心不好放在办铜事上,维持着现有的样子就行。重心还是在漠北商贸以及值年这桩生意上。”
&esp;&esp;“奴才明白了。”
&esp;&esp;“我还有一事,打算做,却不知妥不妥。”暮雪说,“回到归化,仍是地处偏远,纵使我能与汗阿玛书信往来,可到底疏于京城动向。所以,我在想向汗阿玛提议修书一部,记录我朝平定大漠的功劳。你觉得如何。”
&esp;&esp;云起思量片刻,抚掌道:“修书这事当真妙极了!公主是如何想到的?您到底是女儿身份,不同于阿哥们能直接领差事。可是修书一事,倒没那么忌讳,看似是闲散事,反而可以借此机大有所为。既可掌修史之权柄,与蒙古诸部议定战绩,又可近朝廷之中枢。”
&esp;&esp;一旦答应了,这本大书的编撰,自当从翰林院派遣人手,由重臣负责。此书一修,少说要四五年功夫方成,且绝对绕不开漠北的公主,如此一来,便不愁身处边地无法与朝廷往来。
&esp;&esp;云起忍不住道:“实乃大善之举,奴才惶恐,竟然未曾向主子献策如此。”
&esp;&esp;“你肩上挑了许多事,哪能面面俱到。”暮雪道,“我也是整日爱看书,才琢磨着这个念头。”
&esp;&esp;这次进京,若是能将这事办妥了,那日后来不来都无所谓了。
&esp;&esp;递了牌子进宫求见汗阿玛。
&esp;&esp;康熙皇帝日理万机,但看在四公主难得回来一趟的份上,特意空出了午后的时间。
&esp;&esp;阴雨天气,乾清宫提前点上了灯。
&esp;&esp;奉茶宫女安静将茶盏摆好,悄无声息退到外间。
&esp;&esp;康熙皇帝盘坐在临窗炕上,神情惬意,手里拨动着一串念珠:“回去的日子定了?”
&esp;&esp;“是,五日就回去。”
&esp;&esp;他点了点头:“你出嫁后,倒是很有长进。”
&esp;&esp;“托汗阿玛的福。”
&esp;&esp;暮雪坐在宫墩儿上,垂着眼眸,很恭敬的模样。
&esp;&esp;“外头走一趟,倒见识了许多事。好歹也是汗阿玛的女儿,民间都说,虎父无犬女。”
&esp;&esp;康熙皇帝微笑起来:“很好。你如今很聪慧,在归化待着,朕放心。”
&esp;&esp;“女儿在漠上待了两年,倒有一些感悟,只是不大成熟。”
&esp;&esp;“对阿玛有什么不可说的,你讲,朕保准不笑你。”
&esp;&esp;暮雪捏着茶盏,笑起来:“仰仗汗阿玛天威,蒙古得以平定,女儿所到部落,都诉说博达格汗的功绩。我特别喜欢听,觉得有荣与共,只是零零散散的,恨听不全。何不编著一部大书,将汗阿玛平定朔漠的来去以及赫赫战功完备的记下来?此书若成,当世可宣于蒙古诸部,宣扬天恩。也可为后世留名留鉴。”
&esp;&esp;彰显文治武功、青史留名,如此提议让康熙皇帝不自觉拨动了一下念珠。
&esp;&esp;他心动了。
&esp;&esp;暮雪察觉到这一点,起身郑重道:“儿臣请修《平定朔漠方志》,使千秋皆知,我大清平定朔漠,是以人心为长城,天命之所归。”
&esp;&esp;“好一个人心为长城,天命之所归。”康熙皇帝大笑起来,以一种很欣慰的目光看着她,“修书之事,确实不错。只是非你一人之力可成,回头我让阁臣与翰林院好好商议一番,拿出个章程。你可帮着瞧一瞧。”
&esp;&esp;暮雪笑道,“女儿本就是满蒙之桥梁,此书有关蒙古事,义不容辞。”
&esp;&esp;正说着话,忽然听见外间梁九功为难的声音:“万岁爷,有紧急军机送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