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修筑驿道之事牵扯众多。首先要把这个驿站建起来,驿站有大有小,有点规模的驿站少说要八九十匹马,驴子十头,还得要三四十个马夫并几十个差夫。就是小的驿站,怎么着也要八匹马、四个马夫。还有营造驿站房屋的费用。
&esp;&esp;其实就是运营。驿站驿道可不是一锤子买卖生意,这是必须得长期维护的,比如喂养马匹,修缮房屋,平整驿站地面,只要存在一年就要花一年的钱。
&esp;&esp;而归化城至喀尔喀蒙古的驿道路线多,距离又特别的远。就算是现在要修的这条归化至库伦驿道,按百里设一站计,也得要十四、十五个驿站。真要整个喀尔喀蒙古都有可使用的驿站,大约要修百来个。
&esp;&esp;“朝廷呢是拨了一些银两来的。但是可能也只能建一半的驿站。且只是作为营造之费,之后的马夫马匹等维序费用,就需要沿途各自筹措了。”
&esp;&esp;硕岱的意思,是由公主使人出面,与理藩院官吏一起,沿途蒙地部落请人商量。
&esp;&esp;暮雪静静听完,问:“我倒是听不大懂,什么叫做沿途各自筹措。”
&esp;&esp;硕岱一愣,只得解释道:“意思就是蒙古部落,供应羊马差人等,就近取用。”
&esp;&esp;暮雪皱一皱眉:“那不就是新加了一层徭役么?”
&esp;&esp;“也不是这样说的,不大好听,不过是应服的役罢了。”硕岱道,“何况也不算是新加,之前漠南的驿站,也有这么做的。”
&esp;&esp;“漠北的情景又不同,幅员辽阔,且你也说了没有那么多朝廷拨款,那么不就意味着有许多驿站需要各部落各旗自己承担经费。”暮雪严肃道,“喀尔喀归附十年不到,且前因战乱,许多牧民本来生计就艰难,如今承平了几年,好不容易能缓一口气,这时候又征发驿站之役。让他们如何想?若我理解的不错,所谓征发,不就是把人拉过来,强要人当站丁却不给酬劳,少则几月,长则多少年都说不定呢。还有差使的牛羊马,是不是把人家自己养的牲畜拉过来?”
&esp;&esp;“这样做,或许前些年人们忍也就忍下来了,长此以往,积怨日久,你就不怕引起喀尔喀民变吗?”
&esp;&esp;这一句话说下来,硕岱额头上直冒冷汗,立刻跪下道:“臣万万不敢有此心。公主明鉴,实在是朝廷之命,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esp;&esp;殿中一片沉寂,良久,才听见公主的声音。
&esp;&esp;“起来吧,我并不是针对你,只是此事,未必没有更好的做法。”
&esp;&esp;更好的做法?
&esp;&esp;硕岱起身,掀起眼皮子飞快看了宝座上的公主一眼:“请公主指教。”
&esp;&esp;暮雪却道:“你为官多年,难道就没有一点法子吗?”
&esp;&esp;硕岱苦着一张脸:“回公主,倘若不是沿途负担,那么就得由大户出资了。公主觉得若是能说动,也可一试。”
&esp;&esp;大户,也就是皇商和蒙古王公台吉了。就如同从前县里遭灾,找大户化缘一样。但是没哪个大户会那么无私奉献出钱的,王公台吉?更是很难。
&esp;&esp;这位公主心倒是好的,不过未免太天真了些。纵使看在她身份上,面子能给,可是真金白银哪里是那么容易讨要到的。
&esp;&esp;暮雪轻轻一哂:“本公主倒是有个想法,特许皇商或者部落台吉分段承包驿路,供给驿丁禄米,建成后,可收十年费用,如过路商队歇脚费、牛羊饮水吃草费、私人信笺物件邮递费等。当然,若有战,则转为军台之用。太平时则如上述所言。时限过,驿路移交朝廷所用,届时国库必定充盈,或可减免过路费用,但驿丁待遇等仍不变。”
&esp;&esp;基建初期官府没钱,那就用特许经营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草船借箭先把路修起来再说。
&esp;&esp;这样的思路,硕岱闻所未闻,满脸惊愕。
&esp;&esp;但细思之下,他不得不承认,确实有几分道理。
&esp;&esp;硕岱先赞了一番,然后说:“公主此策妙不可言,只是兹事体大,臣还需与其他同僚商议,请公主体谅。”
&esp;&esp;“这是自然。”暮雪道,“若有不懂的,你可问我的长史。”
&esp;&esp;硕岱恍然大悟,感情是一场请君入瓮啊。
&esp;&esp;他拱了拱手,起身告辞。正要跨过门槛,却忽闻公主的声音。
&esp;&esp;“硕岱,你的年纪不小了罢?”
&esp;&esp;“回公主,臣五十有四。”
&esp;&esp;“这般年纪,倘若下次‘大计’之考,再无政绩,那年逾六十,就该致仕了。”暮雪望着他,“这是个机会。”
&esp;&esp;都统府的心思不得不说,公主这一句话……
&esp;&esp;不得不说,公主这一句话正中下怀。硕岱心下一动,但为官多年,却也深知任何一件新策都没那般容易,只是客客气气地表了一番忠心,并不允诺什么。chapter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