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1937年的日子 > 第25章 顺水推舟潜龙归渊(第2页)

第25章 顺水推舟潜龙归渊(第2页)

三、悄然撤军,满载而归

第二天,十里坡的交接很顺利。国军送来的武器弹药堆成了小山,还有几箱进口的盘尼西林(青霉素),连周桂兰都忍不住惊叹:“这下伤员有救了!”

李明远让人仔细清点,确认数量无误后,对黄副官说:“告诉赵师长,县城我们会打扫干净,保证没有鬼子残余。”

黄副官皮笑肉不笑:“多谢李队长。”

当天夜里,八路军开始悄无声息地撤军。战士们背着缴获的武器,抬着药品和粮食,还有从伪县政府抄出的金银财宝(打算运回根据地充作军饷)。

百姓们舍不得他们走,拉着战士的手问:“你们还会回来吗?”

李明远站在城门口,对百姓们说:“我们会回来的,等把所有鬼子赶跑,我们就回来。现在,你们跟着国军,也要好好生活,别给鬼子当汉奸。”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老爷子拄着拐杖,送了他们很远:“山里不比城里,万事小心。”

“您放心。”李明远握着他的手,“我们在狼牙山等着您,到时候还得请您给新工厂设计图纸呢。”

天快亮时,最后一批战士撤出了县城。李明远回头望了一眼,县城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放弃一座刚打下的城确实可惜,但他知道,这是目前最明智的选择——保存实力,才能打更长久的仗。

四、归山蓄力,闷声展

回到狼牙山根据地,战士们刚放下行李,就投入到了新的忙碌中。

-扩军练军:县城一战打出了名气,不少青年农民和镇上的学徒都来参军,队伍一下子扩到了五百人。李明远把他们分成三个营,赵铁山、马老根、水生各带一个,每天天不亮就出操,练射击、练刺杀、练山地作战。他还请了王老爷子教战士们看地形、挖工事,“在山里打仗,得把山变成咱的帮手”。

-升级工厂:新缴获的机床和钢材派上了用场,铁厂扩建成了“兵工总厂”,刘铁匠带着徒弟们仿造“中正式”步枪,还试着造迫击炮。周先生的化学坊开始提炼硝酸,研究更厉害的炸药——他说要造出“能炸穿坦克的炸弹”。

-储备物资:从县城带回的粮食和药品,足够根据地用半年。张老汉的运输队往山里运了更多的煤和矿石,山洞里的仓库堆得满满当当。周桂兰的医疗队办起了“卫生员培训班”,教村民们急救知识,“每个村都得有能救急的人”。

李明远没闲着,他带着陈参谋在山里转悠,规划新的防御工事。他们在狼牙山的入口处修了三道关卡,用巨石和铁丝网封锁,还在悬崖上挖了隐蔽的射击孔。

“鬼子要是来搜山,就让他们有来无回。”李明远指着地图上的伏击点,“这里设地雷阵,这里用滚石,这里埋伏机枪,让他们知道,大山不是好惹的。”

这天,刘铁匠兴冲冲地跑来:“队长,咱造出第一门迫击炮了!”

李明远跟着他去看,那门迫击炮用铁轨钢锻造,虽然看着粗糙,但炮管笔直,透着一股硬朗的劲儿。

“试射一下!”李明远下令。

战士们把迫击炮抬到山坳里,装弹,瞄准,点火——“轰!”炮弹呼啸着飞出,落在远处的空地上,炸出一个丈许宽的大坑。

“好!”战士们欢呼起来。

刘铁匠抹了把汗,嘿嘿直笑:“下次咱再改进改进,争取打更远、更准!”

李明远看着硝烟弥漫的山坳,心里充满了力量。放弃县城不是退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前进。他们在大山里积蓄力量,造更多的枪,练更强的兵,等时机成熟,就能像出山的猛虎,把所有侵略者都赶出家园。

夕阳落在狼牙山的顶峰,给山洞工厂的烟囱镀上了一层金边。那里的机器声日夜不息,像一充满希望的歌,在山谷里久久回荡。

喜欢年的日子请大家收藏:dududu年的日子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