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 > 第778章(第1页)

第778章(第1页)

更多的则是地裂中喷涌出的炽热蒸汽和毒气。

硫磺的恶臭弥漫在空气中,许多躲在地下室或洞穴中以为安全的人,在不知不觉中就被高温蒸汽烫熟或因吸入毒气而窒息身亡。

天空被火山灰笼罩,白日如同黑夜,仅有下方大地上的烈焰提供着诡异的光源。

在这一日一夜间,他们经历了真正的末日。

父母眼睁睁看着孩子被裂缝吞噬;

夫妻在洪水中失散,最终力竭沉没;

幸存者聚集的高地,可能下一刻就因山体滑坡或新的地裂而消失。

食物、饮水、生命所有维系文明的东西在天地之威面前瞬间失效。

哀嚎声、求神拜佛声、崩溃的哭喊声,混杂在地震的轰鸣、海啸的咆哮和火山的怒吼中,构成了一曲绝望的交响乐。

维系社会的秩序彻底崩溃,幸存者为了争夺一线生机,可能为了一口干净的水、一块干燥的地方而争斗不止,乃至失去性命。

传承了数百年的氏族、村落,其物理存在和文化记忆,都在这一天一夜中被抹去。

当第二天的阳光,艰难的穿透依旧弥漫着烟尘的污浊空气,照射在这片焕然一新却又死寂沉沉的大地上时,幸存者们看到的,是一个被彻底清洗过的世界。

曾经人口稠密的河谷平原,如今要么被新的沉积土层覆盖,变得异常平坦而空旷,要么被泛滥的河水改道淹没,成为新的沼泽湖泊。

沿海地区,旧日的港口和渔村消失的无影无踪,只留下被冲刷得异常干净,却又遍布残骸碎片的陌生海岸线。

内陆的山地,许多变得低缓,植被大面积消失,裸露着新鲜的岩石和土壤。

四大岛上的人口,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李十月在后续派出的探查小队带回来的消息,是这般说得——本州岛西部、近畿、关东等人口核心区,因地震、地陷、海啸及火山活动的多重打击,死亡人口估计超过八成。

还有许多郡县直接就从原本的舆图上被彻底抹去,无人生还。

四国岛、九州岛的沿海地带几乎被海啸清空,内陆山区则因山体滑坡和泥石流损失惨重,整体人口折损亦达七成以上。

即使是相对偏远的虾夷地,也因剧烈的地震和伴随而来的海啸,人口损失超过六成。

综合估算,四大岛上的人口,在这场由李十月主导的“天地重塑”中,十去其七,甚至更多!

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减少,更是社会结构,文化传承的断崖式崩塌。

幸存者们分散在广阔的面目全非的土地上,缺衣少食,伤病缠身,失去了家园、亲人,文明几近倒退至原始状态。

他们如同惊弓之鸟,在废墟和陌生的环境中挣扎求存,昔日的语言、习俗、信仰,在生存的本能面前,都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消息传到已经停泊在新形成的大阪深水港外的“破浪”二号上,李十月听闻了那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

她的脸上,没有流露出丝毫的怜悯、愧疚或是动摇。

在她看来,这是达成伟大目标必须支付的代价,是清扫旧世界,建立新秩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阵痛。

他们的死亡,为她的大隆的汉人移民腾出了广袤、肥沃且地质稳定的土地,从根本上消除了未来可能发生的民族矛盾;

也以最血腥的方式,向所有幸存者和后来者宣告了旧时代的彻底终结。

李十月她站在船头,眺望着这片被鲜血与灾难洗礼后,等待着她重新规划与填充的“新土”,目光中只有掌控一切的冷静与对未来的无限野望。

文明的更迭,从来都伴随着铁与火。

而她,只不过是将这过程,以更彻底、更决绝的方式,提前并完成了。

一片近乎空白的画布,已然铺开。

接下来,将由她,李十月,用华夏的笔墨,描绘全新的篇章。

“倭国”之名,自此永绝!

倭国原住民的哀嚎与尸骨,则成为了李十月“创世”的这幅宏伟画卷下,最深沉、最不被提及的底色。

天地重塑的余波尚未完全平息,空气中仍弥漫着淡淡的烟尘与海水的腥咸气息,混合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血与火的味道。

曾经动荡不安的大地,如今呈现出了一种诡异的、近乎死寂的稳定。

广袤的新生平原向远方延伸,河流如同温顺的巨蟒在沃野上蜿蜒,改造后的海岸线勾勒出了深水良港的轮廓。

然而,在这片被强行扭转了命运的土地上,断壁残垣、被泥石流掩埋的村庄痕迹、以及海啸退去后留下的满地狼藉,无不诉说着那场“创世”之下的残酷。

半年后,就在这片满目疮痍与新生交织的土地上,响起了整齐而沉重的脚步声。

黑底金边的“李”字大旗再次飘扬在大阪港,密密麻麻的如同乌云压境。

李十月麾下的镇海军,这支经历了血火淬炼,如今更添几分冷酷的军队,重新登陆了。

他们的任务明确而残酷——对这片土地进行最后的清理。

镇海军分成数股,分别在四大岛的各个方向上登陆,结队向内陆推进。

他们的目标,并非是想象中的大规模倭人平民的抵抗——那样的力量早就已经在天地之威中灰飞烟灭了;

而是那些如同惊弓之鸟,在这片土地上的废墟中挣扎求生的零星幸存者。

这些曾经的倭国平民,如今大多衣衫褴褛、面黄肌瘦,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恐惧、茫然与创伤,他们的行为近乎未开化的野人一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