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乐文小说中文>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 > 第782章(第2页)

第782章(第2页)

两年后,她的儿子到了年岁,直接就进了镇海学堂,在里头跟着先生读书认字儿呢!

再到后来,她的儿子都长成了半大小子了,东海国建立了!

她家儿郎读书读得好,小小年纪就很是不一般,竟是还未及冠就得了一份活计——去东海国定海城中新建的学堂里头做先生!

周秀秀她活了大半辈子,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她会跟着儿郎走出建安城,坐上大福船,去往一个全新的地方生活。

前几日,英烈碑落成的大祭,她和其他从建安移民至此,在定海城居住的英烈家眷被特意组织前去观礼。

当她听到李十月亲口说出“其父母,我养之!其郞婿妻儿,我抚之!”时,周秀秀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

她用力擦干眼泪,看着高台上那道黑色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与一种坚定的归属感。

她纺的每一根线,将来都可能会织成镇海军将士的衣袍,这让她觉得,自己也在为这个承诺尽一份力,她郞婿的血没有白流!

想着这些,坐在纺车前的周秀秀,就更加用心的做工了。

她旁边的妇人女娘们在低声聊着英烈碑的宏伟,感慨着李十月的恩义。

周秀秀在旁听着,嘴角微微上扬了起来。

在这片新土地上,他们这些未亡人,有了新的依靠,也有了活下去,甚至是要好好活下去的底气。

张铁明,他如今已是镇海军中的中层军官了,就在陈勇的麾下效力。

他是丁海生从东牟港上接回来的流民,当初,他是跟着其阿姐张银花一起上的船。

其实,他以前不叫“铁明”,他叫铁蛋,张铁蛋。

从东牟到了建安后,他因着年岁小,就进了学堂,被先生给改了名字,从“铁蛋”变成了“铁明。

而张银花就进了军需坊做工,如此,姐弟俩在失去了父母兄长之后,在建安终于有了一口饭吃。

再后来,张铁明就进了少年军营,他拿起了长刀,成了李十月麾下的一个兵。

英烈碑对他而言,意义尤为特殊。

那上面,有教他如何握刀的老什长,有和他一起偷喝过酒的同袍,还有许多他叫不上名字,却知道是同为一个营的自己人。

参加这次的大祭时,他站在队伍里,听着那一个个名字,眼眶通红,却死死咬着牙没有哭出声来。

大祭结束后不久,李十月便着人颁布了更详细的《抚恤恩养条例》,张铁明特意去那贴告示的地方一条条认认真真的看了。

这些条例规定的很是细致入微,从抚恤银子的数额、发放方式,到家眷的营生、居所、孩子读书,都有明确保障。

甚至上头还规定了,若是烈士的父母无其他子女赡养,他们的晚年则由李十月设立的“荣军院”负责供养送终。

张铁明看着这些条文,就觉得自己心里热乎乎的。

他想起了在逃荒路上为了给他们姐弟省下一口吃的而饿死了的爹娘和兄长,若是他们也能来到建安,或许张铁明他甩甩头,不再去想。

他和阿姐张银花现在有了新的家,就在这片全新的土地上!

他对自己说,要更努力的练兵,更勇敢的作战,不仅要保护好这片新乐土,也要保护好这土地上的每一个人,要让牺牲的兄弟们在地下能够安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