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山下的镇海英烈碑,不仅仅是一座建筑。
它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个李十月精心构建的政治和文化的核心装置。
首先,它极致的凝聚了镇海军的忠诚。
李十月通过将每一个牺牲者的名字永恒化,给予了士兵最高的荣誉和尊严。
配合着那不容置疑的抚恤承诺,她让活着的将士看到,他们的牺牲不会被遗忘,他们的家人会得到最好的照顾。
这极大的激发了军队的归属感和战斗力,使得镇海军不仅仅是职业军人,更是与东海国休戚与共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其次,它巧妙的构建了东海国的立国叙事和共同体意识。
李十月在祭文中反复强调“牺牲”与“乐土”的因果关系,将镇海军的牺牲与大隆汉人移民的福祉直接挂钩。
这使得新来的移民在面对这片尚存疮痍的土地时,少了几分陌生与隔阂,多了几分感恩与责任。
周秀秀这样的烈士家眷融入到看新生活中,张铁明这样的孤儿接受教育后加入到了镇海军里,都是在强化这种叙事——东海国是大隆汉人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新家园,值得所有人去珍惜和建设。
这座以鲜血和承诺铸就的丰碑,如同一个强大的磁核,将来自大隆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汉人,以及镇海军这个核心,牢牢的吸附在了一起;
熔铸成一个新的,以李十月为绝对核心、以镇海军为武力保障、以“东海国”为认同的共同体。
李十月,这位东海之王,不仅用武力征服了土地,更开始用一座石碑和背后的承诺,征服人心,塑造国魂!
在幽州的谢明月和李望正
在幽州的谢明月收到了李十月用金雕从东海国送来的贺礼。
是有什么事,还需要李十月这个东海王来送贺礼?
原来是谢明月在近30岁的年龄上,终是生下了自己的长女。
是的,谢明月她在解决了幽州之危后,从李十月的身上,她发现了自己若是真的要为家族负责,那就得先得到权力!
所以,她拒绝了父亲嫁人的安排,开始参与军中事务,通过金雕,与李十月个月的就通一次信。
终是在李十月都已是东海王了,大隆中原的混战也逐渐停歇的时候,她,谢明月,谢家长女,打败了谢家原定的继承人——谢大兄,成为了谢家这一代新的话事人!
(我要没记错,我之前应该是这么给谢明月安排的家世,如果有看得仔细的宝子发现bug,麻烦踢我一脚,我改一下。)
至于女儿?
是她和幽州一家长相俊俏的小郎君生的,谢家乃至那小郎君的家族皆知此女乃是二人所生;
但小郎君既没有入赘到谢家,也没有来谢家下聘,二人之间的这个孩子,不过就是谢明月需要一个继承人罢了。
这会子,谢明月看着金雕送来的信和从金雕锋利的爪子腿上拿下来的皮制袋子就微微一笑,她放下孩子的襁褓,对身边的婢女吩咐了一声:“可给那金雕喂了鲜肉?”
“娘子放心,现杀的嫩羔子,绝对新鲜。”
谢明月点点头,然后才拆开铜制管子里的信,信中不过一页纸而已,写得也都是恭贺谢明月一举得女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