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2 / 2)

劉晉有些牙酸,這馬屁拍的,讓人怪舒服的。

“坐,聽聞裴太守注重教化,大力興學,不知道如今成果如何?”

裴瑾一愣,隨即向張誠和張任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太子剛到蜀郡,所有訊息自然是來自這兩人,什麼都不說了,以後你們的事就是本太守的事。

乖乖坐下,裴瑾思考著該怎麼回話,很快就有了想法,只見他嘆了口氣:

“其實說出來不怕公子笑話,什麼大力興學,不過是裴某在前人的基礎上蕭規曹隨罷了。”

功績嘛,不一定要自己親口說出來,那隻會適得其反。

既然已經有其他人說了,那自己就得謙虛一下,不能沾沾自喜,也不能擺出一個滿足的態度,得憂心忡忡,得雄心壯志。

“哦?”果然劉晉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

裴瑾繼續解釋道:

“景帝、武帝時期,文翁任蜀郡太守,清正仁愛、聚賢興教、勵精圖治,深受蜀地民眾擁戴。”

“有了文翁的帶領,成都才能建立學堂,實行有教無類,給蜀地百姓所有人一個機會。”

“後來,一場大火,差點將文翁的心血毀於一旦。”

“成都百廢待興之際,是上任太守李君,毅然挑起大梁,以當年文翁留下的石室為基礎,大力推進教化。”

“李君修庠(xiang二聲)序(學校)、設條教、明法令,恩威並行。”

“如此,興教之道,才得以火種不滅,薪火相傳。”

“而裴某,不過是在效仿兩位先賢,略盡綿薄之力罷了,只希望能為國家多培養幾個德才兼備的人才,只希望蜀地百姓,人人可明智。”

裴瑾說的慷慨激昂,不知道是真還是假,反正眼眶都紅了。

劉晉沉默,文翁嘛,他知道,是歷史上最早創立官辦學校的地方領導人,而文翁石室,則是第一個興建的地方官辦學校,可以說是拉開了面向平民招生的序幕。

這是教育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不服不行。

“文翁功績,確實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值得世人敬佩。”

劉晉倒了一杯酒,對著虛空敬敬,算是敬先賢一杯。

其他人有樣學樣,都敬了文翁一杯。

敬完酒,劉晉就看向裴瑾,問道:“李君,是李膺吧?”

“正是。”裴瑾點點頭。

劉晉再次沉默,李膺,他聽自己那便宜老師說過,“八俊”之首,天下楷模。

荀爽年輕的時候去拜訪李膺,為李膺趕了一次車,結果他吹噓了一輩子。

所以,能被荀氏八龍都敬仰的存在,你就說牛不牛吧。

可惜,第二次黨錮之禍的時候,遇害了。

只是劉晉越想臉色越怪異,臥槽,你裴瑾這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啊。

喜歡人在漢末:開局簽到龍象般若()人在漢末:開局簽到龍象般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