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015房屋抵押

第15章 o15房屋抵押

唐植桐回家安慰好唐母,利用空間把房本收起來,表揚了一下大妹,留下錢,家裡有事讓她還是打電話給自己,接著跟家人告別準備回工地。

上車時,對面院子已安靜下來,唐植桐果斷放出了二三十隻蜜蜂,言語上的刺激總不如身體上的疼痛記憶深刻。

車進崇文門,一直往北開,小王在唐植桐的要求下,開進了西石槽衚衕。

西石槽住了一戶姓萬的人家,以前也是花市有名的大戶。

萬家在花市那片名氣挺大,有一座四進的大院在唐家西邊,兩家勉強算近鄰。

萬家乾的行當挺多,建國後關了一些,再後來又合營了一些,花市的大院今年也經租了,但有一行萬家有所收斂,卻一直沒斷過,那就是放貸,也叫放印子錢。

“萬掌櫃在家嗎?”唐植桐讓小王把車停在西石槽衚衕口,自己單槍匹馬進入王家。

“吆,這不桉子嗎?稀客稀客,來坐下喝茶。”老萬穿著對襟汗衫躺在樹蔭下的躺椅上搖著蒲扇逍遙自在,見唐植桐進門,坐起來指著旁邊馬紮讓道。

“茶就不喝了,今兒來是有事相求。”唐植桐坐下後,掏出房本,開門見山道:“最近手頭緊,來找您週轉一下。”

“都是老街坊,若是缺個三十五十的,你直接拿去用。”老萬一聽來了精神,沒再躺下,假裝大方的說道。

“我也是為你好,估價低,到期容易還一些。”老萬被點破,老臉也不紅,一副為唐植桐考慮的模樣。

“規矩我都懂,但您得給個公道價。”唐植桐不願給老萬多扯落,擺明車馬道。

“有點意思。”老萬櫃略微詫異,抿了抿嘴,沉思一下道:“你那宅子,以前是老程家的,不過沒蓋完,你奶奶接手這麼多年也沒繼續建的意思。買賣房屋要先估分,你這房子地界不行,我估摸著最多能有6o分,房管所指導價一個分是十二塊三,我能出到2ooo,月利依舊是一分五,但要逐月還。”

“萬掌櫃,這估價低了點吧?”現下銀行一年定期利率是14.4%,摺合月利一分二,月利一分五確實是借貸界的良心價,但唐植桐沒答應。

“成,誰讓咱是知根知底的老街坊呢。我今天破次例,2ooo,月利一分五,一年期,到期一把付。我把醜話說在前面,假如你到時候還不上,就得騰房,可不能怪我不講街坊情面。”老萬爽快答應下來。

宅子最終還是抵了出去。

“您說的在理。”唐植桐點頭認同,又以退為進道:“這房子如果放我小時候那會,甭說2ooo,能賣1ooo就燒高香了。今年經租後,像我這種產權清晰的房子可越來越少了,這幾年國泰民安,四九城人越來越多,房子都建到五棵松、慈雲寺了。您眼光肯定比我看的長遠,您估摸著再下去幾年,這房子還會不會漲?”

解放後,上面收編了一批口碑良好的,放過了沒有惡行的,還有一些上不得檯面的,比如欺行霸市、收保護費、吃拿卡要的,前幾年肅清的時候,都拉去了清河農場。

“一千,你先拿去用,月利一分五。老太太雖然沒了,但我得承老太太情,跟你就不用逐月拿利錢了,一年到期連本帶利一塊給我就成。如果到時候錢實在不湊手,咱再想辦法把房子折現,多的歸你,怎麼樣?”老萬不緊不慢的搖著扇子,說完也不催,笑眯眯等回話。

纖費有收費標準,按行規是成三破二,即買家給中介成交額的3%,賣家承擔成交額的2%。

“這是老太太過戶給你了?”老萬拿起房本,開啟看了看,是本真玩意。

中人,也叫中介,解放前叫牙行、掮客、拉縴的,拉縴的收纖費,也就是中介費。

這5%憑藉的舌燦蓮花,憑的是資訊差,也有昧了良心做局進行坑蒙騙的,那就賺的更多了……

“缺口有點大,您先驗驗房本。”場面話聽聽就得了,當不得真,唐植桐把房本往前推了推。

兩人商量好價格、細節,直接找了中人走手續。

唐植桐沒接茬,老太太想的確實長遠,去年的時候唐植桐還沒想明白,前面有劉張氏和大舅的例子,也算明白過來。

“你這可不是借貸,是奔著賣房子去的啊。”老萬呵呵一笑,“我吃這碗飯靠眼光不假,但以後的事情誰又能說得準呢?何況我看走了眼,賠了也不能找你麻煩不是?”

“年前的事,當時奶奶和我爸身體都不好,奶奶就直接過戶給我了,少投一次稅,也給國家省點紙。”唐植桐隨便扯個理由糊弄一下。

所以,四九城還有句古話:車船店腳牙,無罪也該殺。

“2ooo就2ooo,月利一分五,但要到期一塊還,如果還不上,您收房,我沒二話。”唐植桐考慮一下,果斷道。

“那可得承您情。”唐植桐接了一句,等著萬掌櫃的下文。

此時已沒有纖費一說,改叫潤筆,中人自備筆墨紙硯,紙、字都不錯,潤筆也不高。若以後這單有了糾紛,中人也有作證或調解的義務。

四九城裡的三教九流,經此一役,偃旗息鼓幾十年。

有種歷史悠久頗具特色的行為叫“吃絕戶”,這是一種把人往死路上逼的行為。唐老太太見得多一些,鑑於兒子身體不好,就採取了必要的措施,在臨終前直接把房子過戶給了唐植桐,更換了房產證。

“誰都有困難的時候,當年老太太點的南瓜,我們這夥老街坊有幾個沒吃過?大夥都知道老太太仁義,現在你有難處,我也不能幹看著不是?”老萬聲情並茂,三言兩語就把關係拉近了。

“老太太想的長遠啊。”老萬合上房本,放面前的石桌上,感慨道。

中人是萬掌櫃出面尋的,一切都按老規矩走的手續。

白紙黑字、墨幹毫散、錢契兩清。

唐植桐依照規矩給了潤筆,留下房本,拿著小兩千塊錢和一紙契書跟小王回到了工地。

買賣房屋一直有一套估分的方法,千禧年之前四九城一直在用。官方指導價普遍偏低,據統計,實際成交價是指導價的3-5倍。資料來源《四九房地產志》171頁,感興趣的可以去瞅瞅。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lwxszw.com All Rights Reserved